自7月14日恢復放開跨省團隊旅游業務以來,人們向往的暑期旅游休閑生活正在漸漸回歸。森林公園、濕地公園、沙漠公園、特色森林小鎮等森林旅游地人氣爆棚。炎炎夏日,森林旅游市場迎來旺季。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此前表示,森林旅游正在成為繼經濟林產品種植與采集業、木材加工與木竹制品制造業之后,年產值突破萬億元的第三個林業支柱產業。
蓬勃發展的森林旅游產業改變著旅游地的經濟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讓山更綠、水更清、民更富,實現生態美與百姓富的有機統一,生動地印證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過去5年森林旅游游客量翻番
盛夏,位于江西省龍南縣臨塘鄉森林旅游特色小鎮虔心小鎮,漫山遍野的茶樹在竹林環繞的山坡上,一壟一壟地延伸至山頂,空氣中彌漫著茶葉的清香,令人心曠神怡。行走在茶林間,穿過一條幾百米長的花間道,在古色古香的榨油坊、豆腐坊、虔酒坊、土窯雞坊里,打茶油、拉腐竹、釀米酒、打糍粑等客家民俗吸引著游客駐足體驗。
與虔心小鎮相鄰的龍南南武當山夢里桃鄉旅游景區。游客們饒有興致地坐上觀光小火車,在桃林里穿梭而過,享受著游園的樂趣,參加“桃花流水鱖魚肥”垂釣比賽、桃花秘境尋黃蓉、桃園燈謎等頗具特色的活動,再來到桃心廣場參加桃花客家宴,品嘗客家小吃和客家米酒。
在廣西龍勝縣,龍脊梯田國家濕地公園以獨特的稻田、森林、河流景觀,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人。龍勝縣將全縣作為大森林來打造,根據各民族村寨資源的分布特征和森林旅游資源的相互依存度,將森林旅游扶貧區的空間結構布局規劃為“一心四廊”,森林旅游扶貧大環線促使縣內的8個鄉鎮聯動發展,覆蓋面積達1500平方公里,占縣域面積的59.1%。
依托森林旅游,當地群眾端起了旅游“金飯碗”?!斑@兩年,我的農家飯店生意紅火,旅游旺季一天可以接待20多桌客人,年凈收入15萬元以上?!?0歲的龍勝縣龍脊鎮金江村村民潘紅妹說。
在森林旅游發展中,不少地區念好“綠”字經,寫好生態文章,守護綠水青山,依托生態資源探索出一條綠色可持續發展之路。
來自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的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森林旅游長期保持快速增長態勢,全國森林旅游游客量從2014年9.1億人次增長到2019年的18億人次,5年內實現了游客量翻番,占國內旅游人數的比重持續穩定增長;2019年全國森林旅游創造社會綜合產值1.75萬億元。
“綠水青山”漸成“金山銀山”
地處大金湖畔的福建三明市泰寧縣水際村森林人家是福建省首批森林人家示范點之一,是福建抱團式發展森林旅游的先行者。近年來,水際村森林人家在當地黨支部的帶領下,依托良好的生態發展森林旅游,組成了“1個支部+3個協會”的產業發展模式,推進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目前,這一抱團發展促進精準脫貧的模式已在福建省內廣泛推廣。
可持續發展的森林旅游,助推扶貧開發攻堅工作取得了明顯的階段成效,“綠水青山”漸成“金山銀山”,更多群眾吃上“生態飯”“旅游飯”,擺脫貧困奔小康。
根據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測算,2018年通過森林旅游實現增收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達到46.44萬戶、147.5萬人,年戶均增收5526元。
“各類自然公園是帶動貧困人口受益的主要載體,其中,依托森林公園、濕地公園等森林旅游地的建設發展實現創收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為22.57萬戶,占森林旅游扶貧總戶數的48.6%,年戶均增收6580元;依托其他森林等自然資源發展森林旅游直接或間接實現收益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為23.87萬戶,占森林旅游扶貧總戶數的51.4%,年戶均增收4963元。”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有關負責人說。
從觀光旅游為主向多業態融合發展轉變
曾經,我國森林旅游產品單調雷同、特色不足,只能滿足“走馬觀花”“到此一游”的觀光式旅游需要,難以滿足人們觀光、度假、康養等多樣化的需求,無法留住游客。
經過多年的探索,目前,我國森林旅游新業態百花齊放。森林旅游已經從觀光旅游為主,向觀光旅游與森林體驗、森林養生(康養)、休閑度假、自然教育(研學旅行)、山地運動、生態露營等多業態并重方向轉變。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國有林場和種苗管理司司長程紅指出,發展森林旅游需要大力推進“四大轉變”,即森林旅游形態從“看風景”向“過生活”轉變、森林旅游開發從“工業化模式”向“生態化模式”轉變、森林旅游經濟從“單一門票”向“綜合產業”轉變、森林旅游管理從“粗獷型”向“精細型”轉變。
在產業升級的大形勢下,各地努力摒棄單一“門票經濟”做法,把森林旅游與森林種植業、戶外運動產業等結合起來,促進森林旅游從觀光旅游為主向多業態融合發展轉變。
湖北羅田縣整合資源打造國家級森林公園等森林旅游園區,打造以林業觀光、采摘、體驗為主的森林旅游景點20余處,建立全域森林旅游大格局;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指南村挖掘森林紅葉文化,打造“紅葉小鎮”“森林人家”,帶動村民增收;安徽皇甫山國家森林公園發展集自然教育、紅色教育、戶外游憩和觀光休閑為一體的森林旅游,建設以康養休閑、古跡尋訪、紅色旅游、禪文化體驗、農林體驗、森林戶外運動等為主的綜合服務森林生態型旅游度假景區,走出融合發展新路。
“森林旅游發展中,要圍繞主要風景點,融合周圍的自然生態、鄉風民俗、人文歷史打造出相互銜接、互為依托的森林生活核心圈、輔助圈和拓展圈,真正形成生活氛圍濃厚的‘旅游大社區’?!背碳t說。
近5年來,全國森林旅游直接收入年增長率保持在18%以上,森林旅游游客量累計達到46億人次,年均增長15.5%。
一些省市也從森林旅游中嘗到了甜頭。2018年,廣東省認定省級森林康養基地10個,成功承辦2018中國森林旅游節,全年實現旅游人數超3億人次,旅游收入超1800億元;據湖南省34個數據監測點的統計,2019年“五一”期間,湖南省內各大森林公園共接待游客237.17萬人次,同比增長22.6%,實現旅游總收入8.65億元,同比增長28%。
2018年,江西省森林旅游(林業類)年接待人數突破1.64億人次,實現旅游收入937.2億元。其中,森林公園森林旅游收入130.4億元,接待總人數達8989.3萬人次,帶動社會人員就業近4萬余人。
?
以上信息由經濟帶網—長江經濟帶(http://www.iic21.com/21cjjj/)小編整理,如若想要了解更多相關資訊,可立即前往了解。
?
2021-04-30 經濟帶網發布了 《政策支持民宿經濟發展 專家給出四方面建議》的文章
2021-04-30 經濟帶網發布了 《多部門正密集謀劃 布局一批未來產業》的文章
2021-04-30 經濟帶網發布了 《鋼鐵行業再迎重磅政策 5月1日起146類產品取消出口退稅》的文章
2021-04-29 經濟帶網發布了 《農業農村部發布新一輪畜禽遺傳改良計劃 未來十五年路線圖定了》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