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網商記者 李丹超
家門口的夫妻老婆店里什么賣得最好?答案是,安全套。
這種大小不過方寸、售價普遍一盒20元左右的快消品,常年搶占小店收銀臺旁最搶眼貨架,大部分時候甚至無需詢價,買賣雙方會極為默契地完成交易。
因為疫情,國內安全套的產業格局正迎來變化。在杜蕾斯、岡本等國際巨頭筑起的銅墻鐵壁外,國產品牌找到了裂縫和入口。
今年3月底,全球最大的安全套生產商馬來西亞康樂公司因疫情生產受阻。據媒體報道,康樂停工10天,會導致全球安全套的短缺數量達到1億只。另一邊,安全套需求旺盛,同月進入天貓疫情消費大數據中前十榜單。
外企貨源遇困、國內“快樂”需求暴漲,這可能是二十年來國產安全套迎來的最大機會。
4個多月過去,數據有了悄然變化。針對線下小店的互聯網進貨平臺,阿里零售通的數據顯示,7月,國產安全套品牌第六感、杰士邦、名流銷量環比增長分別為30.37%、39.03%、98.23%,遠遠超過一些國外品牌的表現。
國產安全套的春天,真的來了?
套套是快消品
杰士邦在2016年入駐零售通,2017年5月開始品牌直營。
新零售相關負責人李潔介紹,除了屈臣氏、沃爾瑪等,他們很少做直營,品牌對接小店這套新的銷售模式和其中的商機對他們有所觸動。通過零售通渠道試水,杰士邦組建了公司的新零售團隊。“2017年做到500多萬,2019年2500萬,預計今年銷售額在4000萬到5000萬,每年增長幾乎翻倍。”
在國內安全套產業格局中,杰士邦雖常年居杜蕾斯之后,保持市場第二或第三的位置,但在國產品牌中,擁有不可忽視的話語權。為什么選街邊小店?李潔說,因為安全套屬于快消品,應該在哪里都可以買到。
中國人在接受“性”相關的用品時,總是表現出極為一致的含蓄。中國大陸的第一家成人用品店,出現在1993年的北京趙登禹路上,老板在租門面的時候吃盡閉門羹,好不容易開出“亞當夏娃保健中心”門店,結果半個月都沒人敢進門。
中國第一家情趣用品店
不過,時移境易。相比馬路邊小角落里閃著詭異燈光、讓人不敢正視的成人用品店,安全套的境遇要好得多。在計生用品特征的加持下,它們被裝入花花綠綠的盒子,同糖果、口香糖一起,被擺上超市、便利店收銀臺旁邊的貨架上:消費者越來越趨于年輕化、規模化,厚度、包裝、尺寸等全部配上了個性化的標簽。
至此,安全套真正成了快消品,街邊小店也成了其銷售的主戰場之一。而零售通、盒馬等新零售改革,進一步提升了零售效率,對成人用品的加成效應讓人刮目相看。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報告顯示,中國避孕套銷量將從2015年的19億美元增長到2024年的52億美元。換而言之,中國現在一年的安全套用量超過100億只,意味著你剛剛走神的一秒鐘,已經有300多只套套被用了,安全套已經成為家庭必需品。
總部位于上海的名流安全套,入駐零售通3年多,已經動銷超過15萬家小店。市場總監陳恒說,他們會定期去小店調研,及時調整產品設計和生產策略。“如果用同樣的人力、物力和時間自己去鋪設渠道,能覆蓋兩三萬小店就不錯了。”
剛剛過去的7月,名流在零售通的銷量環比增長98.23%,超過不少行業巨頭。
二十年困局
世界上沒有哪個公司敢忽略中國市場,包括安全套廠家。
杜蕾斯進入中國,要從1998年創立的青島倫敦杜蕾斯有限公司算起;岡本則在2002年。這兩個年份,也剛好是杰士邦和名流的創立年份。接下來的20多年,杜蕾斯、岡本兩家獨大,國產安全套生產及包裝企業則至少冒出了400個。
400多家工廠分割著不到50%的市場,除了杰士邦、名流等能在與國外品牌的抗衡中出現姓名,其他的大都成為過眼云煙。李潔說,行業每年增長20多個百分點,很多公司都想進入,但背后并不簡單。
這其中有先天不足的原因:原料缺乏、技術上干不過國外的百年企業,偏偏準入門檻又不高。在2014年以前,安全套被納入不需要申請《醫療器械經營企業許可證》的第二類醫療器械目錄。價格低、品牌認知度低、質量不靠譜,是消費者對于大部分國產安全套的固有成見。
很多國產安全套抵不住這個充氣爆破試驗
如今,部分品牌正在打破這種固有成見。前有杰士邦、名流、諾絲,后有赤尾、大象等。
陳恒說,工廠在十多年的技術積累后,和國外大牌比已經沒有明顯差距,并且國產品牌創新的速度和靈活度更快。比如名流有一款安全套,在潤滑劑中添加了玻尿酸,和傳統使用硅油相比,體驗更好也更安全,在零售通和天貓平臺銷量都很不錯。
名流新品在微博引發網友討論分享
杰士邦曾被國外企業收購,在2017年再一次成為國產品牌,工廠全部在泰國、印度、馬來西亞等橡膠園產地,保證原料的優質供應,用的也是全球質量管理體系,在很多歐洲國家已經拿到頭把交椅。杰士邦旗下品牌第六感,去年的銷售增長近50%。
有網友說,岡本是好用,但架不住國產后輩亂拳打死老師傅啊。
品牌島鏈
“我們在打造‘難以啟齒’的品牌文化。”
這句話出自大象安全套創始人趙川。坊間評價大象安全套出生就自帶光環,牛油盒的包裝、單手打開的便利,還是國內第一家真正擁有 001技術的品牌。可以說,大象在不斷挑戰著國產安全套的無限可能,也曾成為年輕人中的網紅。但從其天貓店最近的銷售數據來看,和前幾大品牌依然有很大的差距。
關于如何做大、推廣這種“難以啟齒”的文化,陳恒和李潔都認為國產品牌需要對抗和破圈,品類和產品的創新是需要一以貫之的,名流和第六感也在嘗試擴充新的生產線,涉獵更垂直化、差異化的情趣用品。品牌們達成的一個共識是,要想在混戰的中國市場脫穎而出,安全套這樣的特殊產品做營銷必須在社交網絡等另辟蹊徑。
比如“營銷魔鬼”杜蕾斯,有一條至今仍被奉為教科書級別的創意微博。2011年6月23日下午6點,杜蕾斯營銷團隊成員“地空搗蛋”發出一條圖文微博:今日北京暴雨,幸虧包里還有兩只杜蕾斯。為了防止鞋子被淋濕,他把兩只杜蕾斯套在了腳上,這條微博經過傳播后轉發量超過7萬。
趙川還提到一個詞:品牌島鏈。
大象曾和一個連鎖便利店做活動,在情人節把1000多家店鋪全部軟裝進行產品推廣營銷。為什么選便利店合作,趙川說,是因為他們發現便利店這類業態,消費群體以“90后”為主,這與他們的用戶相契合。
單個的品牌是孤獨的,眾多的品牌聯盟才能形成品牌島鏈。可以理解為,小店會匯聚一批90后喜歡的品牌,這些品牌在小店可以共享流量池。而零售通提供的品牌直營進貨渠道,能讓用戶對小店商品產生更多信賴。
數據顯示,上線零售通的國產安全套品牌去年成交額近1億元。
零售通上熱銷的國產安全套產品
街邊小店及其背后的零售通,已經成為情趣用品無法忽視的陣地。近年大火的情趣用品品牌、醉清風創始人楊昌亮,在一次采訪中坦言自己有一種危機感,他也在開始關注阿里的天貓超市、零售
通等業務平臺。
編輯 徐藝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