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商君
今年是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過去30年浦東實現跨越式發展,1/5的土地面積、1/4的常住人口,創造了上海1/3的經濟總量?!捌謻|這些年持續引領著上海乃至全國的開發開放,與浦東‘敢為天下先’的精神有莫大的關系,這次創新相當于是打造了一個數字政務‘樣板間’。”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副院長鄭金洲這樣評價浦東數字政務協同平臺。
數字技術賦能,極大減輕公務人員工作壓力
這個基于釘釘系統建成的數字政務協同平臺,集在線通訊、文件協同、網絡會議等功能為一體,在疫情期間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浦東周家渡街道上南三村居委書記陳純對此感觸頗深:“疫情期間我一天最多打了358個電話,最后腦子里都是嗡嗡聲?!钡弥@個情況的區府辦電子政務處黃得志提議,可以用外呼機器人來幫忙打電話。當天阿里旗下達摩院研發的“對話機器人”就接入協同平臺,并率先用于“口罩通知”工作。外呼機器人上線前5天累計通知超過1500人,大大減輕了居委的工作壓力。
陳純只需將電話和通知內容錄入平臺里的外呼機器人系統,便可自動撥打電話。
而浦東政府辦研究處劉競文則對系統里在線通訊錄功能印象最深:“研究室每年要寫幾百篇稿子,少不了聯系各條線同志。之前找人都是用紙質通訊錄,麻煩不說還經常因為人員變動找不準,現在通過在線通訊錄找人簡直太方便了?!?/span>
以前區機管局印制的各式通訊錄
上海首個協同辦公生態誕生在浦東,近30000名公務人員可“一鍵直達”
剛剛劉競文提到的在線通訊錄是浦東數字政務協同平臺的功能之一。這個全上海首個數字政務協同平臺從去年開始建設,以釘釘系統為基礎進行個性化改造,目前已經覆蓋了全浦東新區各級機構近30000名公務人員。
“在這個平臺建成之前,不少委辦局都有自己的一套OA系統,存在著溝通困難、效率不高、安全保密性不夠等問題。”區府辦電子政務處徐瑾倫這樣說到,“而現在只要是區政府組織架構內的公務人員,哪怕我沒有他的電話也可以‘一鍵直達’。還可以通過文件數量、長度等大數據看文山會海減量情況,為工作人員減負,進一步提升工作效率?!?/span>
數字政務協同平臺背后是整個阿里巴巴的“技術加持”
這個平臺雖然是基于釘釘系統,但其背后是整個阿里的技術團隊在為其賦能。前面提到的“對話機器人”是阿里巴巴集團旗下達摩院開發的,起初是應用到快遞派送等場景,在雙11期間曾服務過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用戶。這些成熟技術在平臺上即插即用,不斷解決政務系統在新場景面臨的新問題。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疫情期間為保證全國師生網課的正常運行,釘釘連續在阿里云擴容10萬臺服務器,區地工委利用這個網絡基礎設施為全區1300多位工作人員進行常態化在線培訓;最近,剛升級為“螞蟻鏈”的支付寶區塊鏈技術再次被率先集成進浦東基礎平臺,探索為公文流轉、數據共享、合同監管等更多應用創新賦能……
區地工委開展的“431”課堂正在通過釘釘為村居工作人員進行技能培訓
浦東新區30年來引領著開發開放的潮流,關鍵在對“敢為天下先”的精神一以貫之。這次建成全區協同數字政務平臺,不僅是助力政府高效運轉,更是為區域數字化政務建設打造“樣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