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網商記者 王安憶 黃天然
買車是一件自己拿主意的事,卻總有人替你的決定著急。
花一樣的錢,買國產品牌不如買合資進口品牌;買電車不如買油車;買國產電車又不如買國產特斯拉,這是流傳在車友鄙視鏈的三大說教定律。
于是,當蔚來車主決定花三五十萬,買一輛比國產特斯拉更貴的國產電車時,注定很難從外界獲得理解與認同。
2020成都車展期間,蔚來EC6上市,補貼前價格為36.80-52.60萬元
少數派的選擇,只能激發少數派的共鳴。
在蔚來社區里,蔚來車主有自己的興趣共同體,他們在這里抱團取暖,加深認同。
在李斌“最慘”的2019年,不少蔚來車主自掏腰包,從全國各地趕來為蔚來新車發布會站臺,為李斌打氣;
上海一位蔚來車主,花了能買五六輛頂配ES8的錢,包下上海1萬多輛出租車的廣告屏幕,為蔚來打廣告;
湖南一位蔚來車主,前后邀請396位朋友體驗蔚來ES8,一個人為蔚來創造了超過2000萬的銷售額——據說,蔚來69%訂單由老用戶推薦。
在汽車博主董買買的推薦下,超過100人支付大定
在外人看來,蔚來車主像被洗腦了,可是蔚來車主卻覺得被洗腦的是他人:
“蔚來車主都很滿意,沒買的人都很不滿意。”
當蔚來賣出15000輛車時,某知名車評人說蔚來社區的一邊倒好評,其實就是幸存者偏差,可是現在蔚來賣出50000輛車了,幸存者偏差的解釋是不是也存在偏差?
依照常識判斷,忽悠50000個大伯大媽掏退休金買保健品也許不難,可是能掏大幾十萬買蔚來的人,眼界智商都不低,很多人都是BBA車主,要忽悠50000個這樣的車主,蔚來靠的是什么?
汽車界的海底撈
蔚來不是神車,社區里照樣有不少牢騷與抱怨:
續航差,避震軟,方向輕,表顯續航不準,全景影像畫質感人,4G信號太差,經常音樂聽到一半車機斷網……
可是這些缺點,往往在長篇大論中一筆帶過,車主更愿意多提優點,特別是蔚來的服務。
圖源知乎“絕版初號機”
一位ES8車主說,他駕車駛入地庫時險些失控,擔心剎車失靈,就用App上的一鍵維保功能叫來了售后顧問。
售后顧問上門取走了車,經過一番檢查發現沒有問題,可是他們不單向車主反饋了檢查結果,還將另一輛蔚來ES8和一輛沃爾沃XC90開到地庫,讓車主用其他車型體驗到了如出一轍的感覺。
實驗給出一個令人信服的答案——因為梅雨天,地下車庫環氧地坪濕滑,導致車輛ABS 啟動,制動踏板抖動……
ES8地庫“失控”事件還受到李斌的關注
這樣的“小題大做”,在蔚來社區中比比皆是。
輪胎扎了,一鍵維保上門補胎;車輛保養,一鍵維保上門取車;甚至雨刮水沒了,也能呼叫一鍵維保……
車評人顏宇鵬記錄了一次蔚來上門補胎的經歷
一些蔚來車主還喜歡曬長途自駕游,里程焦慮仿佛并不存在,只要你提前預約,攜帶發電機的移動充電車,就會早早趕到前方你預定的高速服務區里。
有時候,蔚來的服務,還挺有心機。
一位ES6車主追尾后把車送修,售后提供的代步車是同價位的奧迪Q5L,兩天后朋友問他哪款車更好開,他第一句話就是“我的ES6什么時候回來。”
一些體驗感極強的增值服務,包含在起價12800元(包含保險)的無憂套餐里,但其實只要是蔚來首任車主,基礎服務便足夠強大:
終身免費換電、終身免費質保、免費專屬充電樁,終身免費道路救援,終身免費車聯網,終身免費異地加電……
有車主調侃,蔚來買的是服務,送的是車。
蔚來還有一個更廣為人知的標簽——汽車界的海底撈。
用體驗顛覆行業
海底撈顛覆了餐飲業的服務標準,其實汽車行業更需要顛覆性服務。
付款之前是大爺,付款之后是孫子,這種說法,其實已經算某種程度上的美化。汽車行業幾乎一切糟糕體驗都來自三個字——不透明。
產品不透明,價格不透明,服務更不透明。
買車時的貸款服務費、車輛出庫費、上牌服務費只能算前菜,買完車的維保服務才是磨刀霍霍的正餐,不懂修車只能任人宰割。就連4S店也免不了見縫插針,總愛推銷發動機清洗劑、保護劑、清洗油路……
這輩子走過最長的路,就是4S店的套路,這種套路歷久彌新,讓人防不勝防。
知識不對稱,就要交智商稅,信息不對稱,就要被割韭菜,消費者地位過于弱勢,以至于你每天開車打開電臺,總能聽到主播咆哮著為汽車消費者維權。
傳統車企這些年也在強調以用戶體驗為中心,可娘胎里帶出來的毛病很難改。
一方面,傳統車企歷來強調以產品為中心,他們更擅長設計、發動機、變速箱、底盤調教和裝配工藝。用戶體驗,主要靠產品而不是服務體現。
另一方面,消費者與廠家之間隔著經銷商,售前售后都在和經銷商打交道,車企和經銷商利益共享,風險共擔,這種共生關系下很難打造出透明優質的服務體系。
正是看準了車主的這個痛點,蔚來打造的服務體驗,都是為了打消后顧之憂。
買一輛蔚來,幾乎跟網購沒什么區別。
下載APP,注冊賬號,蔚來就會安排Fellow和你對接,了解需求,安排試駕。
配置表里,明細列得明明白白,就連高低配車型車身材料的區別,都會交待得一清二楚。
選配,下定,鎖訂,待產,全流程車輛狀態在App上透明可見。
車輛每個階段的狀態的都可在App上看到
一旦車輛抵達交付中心,你就可以預約Fellow提車付款,除了選號簽字準備材料,Fellow會完成后繼上牌在內的所有手續。
蔚來交車儀式宛如“求婚”
至于用車服務,只說一位車主對蔚來的評價。
“用戶企業文化,是一種信仰,與獎金和KPI無關,看起來最沒有技術含量,卻是最難學的,有一本書叫《海底撈你學不會》。”
海底撈是什么體驗?省心舒心貼心,一個勁兒寵你,寵到你離不開他。
有一位女車主用完一鍵加電,發現中央扶手箱上多出個信封,打開一看,才知道服務小哥將車里外露的零錢都裝進了這個信封。
蔚來車主記錄了一次蔚來專員感動到他的親身經歷
服務帶來感動,感動增強認同,認同制造口碑,這是打造一切品牌的必由之路。
就好比蘋果,你買到的不只是一部智能手機,而是由整個生態系統驅動的體驗。
位于上海中心大廈的NIO House
而蔚來提供的服務體驗,也是由NIO House、Fellow、App社區、換電站、維修充電車組成的生態系統驅動,這樣的生態系統只一點不好,運營起來需要高額持續投入。
李斌在“2020成都車展”透露目前已建139個換電站,換電次數70萬+
財報顯示,自2016-2019年,蔚來四年運營總費用高達142.814億元人民幣,而同期歸母凈利潤總計-285.94億元。
這就是燒錢,車賣得越多,錢燒得越多。
超值服務背后的惡性循環
說到燒錢,中國人見怪不怪。
有人點過1分錢雞腿飯的外賣,有人開過一個月賺3萬的專車,大家都知道,企業燒錢圈市場的時候,資本羊毛薅到就是賺到,但也不可能一直薅一直爽。
用車不是點外賣,服務周期再短也要三五年,用錢燒出來的海底撈服務可持續嗎?
這也是一些蔚來車主和準車主的后顧之憂。
去年深陷財務危機的時候,蔚來開始控制服務成本,修正前期“用力過猛”。
一邊是用戶翻了三四倍,一邊是蔚來裁員近四分之一,一增一減,原本承諾的服務時效范圍難免打折,用戶體驗難免稀釋。
可是刨除人力成本,蔚來服務虧損還是高達單車每年4000元,而李斌的目標是控制到1000元左右。
今年2月,服務無憂宣布升級到2.0,可是服務內容卻縮水了,蔚來還推出了低配版更便宜的保險無憂服務。
這是務實的做法,卻要冒得罪用戶的風險,確實也有車主提出委婉批評,認為你有困難,我能理解,但以后做承諾的時候請別把話說滿。
車主確實理解,控制服務運營成本,品牌才有可能走得長遠,否則一切都成了空頭支票。
當然,車主的寬宏大量也基于一個現實,哪怕蔚來服務縮水,仍能吊打對手。
2020年第一季度,蔚來經營性虧損為15.7億人民幣,創史上單季最低。同期運營費用為環比下降45.1%。
節流初顯成效,可是服務成本下降空間終究有限,正確的做法是開源,通過賣出更多車,讓更多車主來攤薄服務生態系統的邊際成本。
然而,蔚來銷量一直起不來,很多人放棄,單純只是被最低35.8萬的門檻擋在了門外。
蔚來貴有貴的道理,單車物料從頭到腳一身名牌,幾乎找不出什么便宜貨。
大陸的空氣懸架、Brembo的制動卡鉗、蒂森克虜伯的轉向機、博世的四驅系統、諾貝麗斯的鋁車身材料、Mobileye的視覺芯片、科大訊飛的語音交互、福耀的雙層夾膠玻璃……
ES6使用了航空7系高強度鋁作為身材料
蔚來ES6內飾
就連入門級ES6用的CDC電磁懸架也來自采埃孚,而且花血本請了保時捷工程調教。
用蔚來車主的話說,“堆起料來壕無人性。”
不計成本的堆料,堆出了蔚來的產品力,可也堆高了整車成本。
蔚來ES8交付時,整車物料成本超過40萬元,ES6整車物料成本也高達28萬元。
2019年,蔚來整車毛利率為-15.3%,賣一輛,虧一輛。
車價降不下來,銷量就拉不起來,賣不出更多的車,物料、設備、研發、服務、人員等一切均攤成本就降不下來,這是蔚來至今沒有擺脫的惡性循環。
互聯網造車為什么能成功
好在,蔚來今年已經融到了超過100億元人民幣,充分緩解了資金壓力,自媒體上試駕蔚來的視頻也越來越多。
隨著造車新勢力加速洗牌,資源正進一步集中到幾個頭部玩家,理想汽車已經赴美IPO,小鵬汽車也剛宣布融資5億美元。
資本市場追捧互聯網造車,是因為同樣的題材,特斯拉演繹得太完美了。
特斯拉2003年成立,2008年發布第一款車,只花了12年就登上全球市值第一車企寶座,目前市值是豐田的1.5倍,股價一天就能漲出一個福特。
近五年來特斯拉股價漲幅巨大
連續盈利四個季度之后,已經沒多少人質疑互聯網造車是故事還是模式,僅在中國一個市場,特斯拉6月份就賣出輛14954輛Model 3。
安信證券測算,Model 3 標準續航升級版裸車成本才18.87萬元,平均毛利率高達39.37%,整個汽車行業幾乎找不出一款車能這么賺錢。
和今天的蔚來一樣,特斯拉也是一路燒錢,一路虧損,飽受爭議,九死一生才走到今天。
僅2010年之后,特斯拉便籌集到225.72億美元資金(約合人民幣1585億元),這才撐到2019年第三季度的首次盈利。
然而,特斯拉的成功模式其實很難復制,別的企業要花大力氣塑造品牌號召力,特斯拉卻自帶主角光環,因為馬斯克就是一個圈粉作弊器,哪家汽車企業的老板能在推特上坐擁3500萬粉絲?哪個老板能把自家制造的汽車送入太空?
蔚來圈粉,就要燒錢服務堆料,特斯拉卻可以專心砸錢搞技術。
特斯拉的核心技術其實還是電池,單論加速或續航,誰都有信心挑戰特斯拉,可既要跑得快又要跑得遠,特斯拉幾乎沒有對手。
互聯網造車,是用新模式、新技術對傳統汽車行業的降維打擊,蔚來選擇從創新模式入手,一步步走到今天也不容易。
7月2日,在蔚來宣布二季度交付10331輛汽車,首次實現季度交付破萬之后,市值連續大漲一度逼近福特。
這也說明,無論基于自身降成本的需要,還是出于資本市場的期待,蔚來的未來還是取決于能不能賣出更多車,這便需要他們加大技術產出,不斷優化產品。
正如一位特斯拉車主對蔚來的評價,完美的車其實不需要花哨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