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2日,火幣研究院推出“區塊鏈百家講壇”第十季課程,火幣研究院的研究員陳圣樺以《區塊鏈下的“普惠”供應鏈金融》為主題,從區塊鏈結合供應鏈金融行業的優勢、模式探討、落地難點等方面進行了具體分析,并對未來區塊鏈供應鏈金融的發展方向提出思考,助力生態潛能的爆發。
目前,“區塊鏈百家講壇”第十季課程已同步騰訊視頻、愛奇藝、網易云課堂、優酷、喜馬拉雅、B站、知乎、巴比特等各大平臺,搜索“區塊鏈百家講壇”即可免費觀看。
區塊鏈+供應鏈金融助力生態潛能
當前疫情席卷全球、經濟形勢不容樂觀,中小企業面臨很大考驗。國家也在資金層面上出臺相關政策,扶持中小企業,然而因為種種原因,資金支持難以觸達實體經濟中的中小企業。而區塊鏈通過和供應鏈金融結合,為中小企業信用和融資難題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
供應鏈金融是依托供應鏈核心企業信用為中小企業解決融資問題。目前,我國供應鏈金融的發展處于起步階段,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的預測,我國供應鏈金融市場規模將呈穩健發展態勢,從2017年的13萬億增長至2020年的15萬億,行業發展空間巨大。
區塊鏈技術作為新一代的底層設施基礎,具有不可篡改、可追溯、高透明的特點。可以建立高效、透明的信任機制,有效解決多點之間相互信任的問題,幫助供應鏈金融的生態體系有效降低成本。區塊鏈技術的出現,可以有效解決供應鏈金融場景下的中小企業信用和融資問題。
陳圣樺表示:“區塊鏈和供應鏈金融的結合體現在四個方面:第一,建立信任機制,打破信息孤島;第二,實現核心企業信用多層級傳遞;第三,智能合約實現四流合一,降低履約風險;第四,建設基于區塊鏈的企業征信體系。”
通過區塊鏈技術與供應鏈金融的相結合,能打破以往數據孤島的現象,建立信任機制,并實現核心企業的信用跨級傳遞。在結合智能合約的基礎上,提升全鏈條的業務協作與融資效率,降低了以往因企業違約為金融機構帶來的履約風險。同時,也可以豐富金融機構的業務場景,提高整個供應鏈上的資金運轉效率,進一步釋放供應鏈生態的發展潛能。
區塊鏈供應鏈金融模式
供應鏈金融是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中實踐較為廣泛的場景,區塊鏈可以優化供應鏈金融中各個環節的協同運行,推進供應鏈金融的線上化及智能化發展。
“區塊鏈+供應鏈金融”的模式根據發起方的不同,主要可以分為核心企業、金融服務機構、技術服務商、政府等四大類,憑借各自的業務優勢切入供應鏈金融市場,形成區塊鏈供應鏈金融平臺的四方格局。
陳圣樺表示:“區塊鏈供應鏈金融平臺根據發起方的不同,可以分為核心企業搭建的區塊鏈平臺、金融服務機構發起的區塊鏈平臺、多方共同維護的供應鏈金融生態圈、政府引導發起的供應鏈金融生態圈。”
這四種不同的牽頭主體憑借各自的業務優勢切入供應鏈金融市場。金融科技巨頭主體憑借深厚的產業和技術積淀,最適合作為區塊鏈供應鏈金融生態的領頭羊。另外,這些主體有先天優勢,更有能力將區塊鏈供應鏈金融模式橫向復制到其他供應鏈市場中,吸引更多參與主體及優質資源加入區塊鏈供應鏈金融生態,共同建設健康、透明、高效的金融環境。
每一個新興技術在具體應用過程中都有自己的局限性,區塊鏈和供應鏈金融在結合的時候面臨行業、法律法規等現存問題的挑戰。從未來發展上看,以金融科技巨頭牽頭發起的聯盟鏈形式在短期內將成為主流,而多中心的聯盟鏈生態其實是一種更接近區塊鏈技術在現實制約下的存在形式。
長期而言,隨著技術的發展逐漸滿足供應鏈金融業務的需要,區塊鏈有能力在保護企業數據隱私的情況下,實現供應鏈金融生態主體之間的分布式協作,朝著開放的開源社區生態發展。
在區塊鏈供應鏈金融生態中,鏈上的交易數據均是動態變化且可審查、可追溯的,增強了供應鏈市場中的資產流動性,優化了傳統供應鏈金融中的金融工具。陳圣樺分析認為:“未來,定制化甚至是即插即用模塊化的金融服務將會是中小企業的最新訴求,這將促進供應鏈金融的產品創新,催生新的商業模式。”
2021-12-03 中國財經發布了 《區塊鏈技術助力城市產業轉型升級,歐科云鏈持續研發輸出創新成果》的文章
2021-11-18 中國財經發布了 《歐科云鏈:元宇宙的吸引力在于可以帶來新發展機會和希望》的文章
2021-11-15 中國財經發布了 《火鏈科技CEO袁煜明:用區塊鏈助力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