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農業農村部召開《全國鄉村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新聞通氣會,農業農村部鄉村產業發展司司長曾衍德介紹了規劃有關情況。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基礎。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鄉村產業發展。近日,依據《國務院關于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指導意見》,農業農村部編制《全國鄉村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這是第一次對鄉村產業發展做出全面規劃。
目前,鄉村產業發展有一個好的基礎。2019年,農產品加工業主營業務收入達22萬億元,鄉村休閑旅游營業收入超過8500億元,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產值6500億元,農村網絡銷售額1.7萬億元,返鄉入鄉創新創業人員累計達850萬。但從總體上看,鄉村產業仍存在產業門類不寬、產業鏈條較短、要素活力不足和質量效益不高等問題,亟需加強引導和扶持。《規劃》的編制,有利于引導更多資金、人才、技術、信息等資源要素鄉村集聚,匯聚起鄉村產業振興的磅礴力量。
《規劃》有以下三個特點:
第一,《規劃》聚焦二三產業發展。鄉村產業內涵豐富,涵蓋一二三產業、貫通產加銷服、融合農文旅教。《規劃》重點對農產品加工業、鄉村特色產業、鄉村休閑旅游業、鄉村新型服務業等二三產業進行重點布局規劃。農產品加工業規模大、潛力大、提升價值的空間也大。鄉村特色產業,是優勢特色資源的發掘,能夠拓展更多的產業門類。鄉村休閑旅游業,是農業功能的拓展、價值的發掘,發展的潛力也很大。鄉村新型服務業,豐富產業業態和類型。同時,對農業產業化和農村產業融合發展及農村創新創業也進行了布局規劃。
第二,《規劃》明確了鄉村產業發展路徑。體現在“五動、五新”。一是延伸鏈條帶動,拓展鄉村產業發展新空間。《規劃》以延長產業鏈、打造供應鏈、提升價值鏈為主線,提出農產品加工業、鄉村特色產業、鄉村休閑旅游業等發展的方向。二是融合發展促動,形成鄉村產業發展新模式。《規劃》提出,培育多元融合主體,發展多類型融合業態,建立健全融合機制,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三是集聚發展推動,打造鄉村產業發展新高地。《規劃》提出要推進政策集成、要素集聚、企業集中、功能集合,支持發展一批“一村一品”、農產品加工園、農業產業強鎮、現代農業產業園、優勢特色產業集群,構建鄉村產業“圈”狀發展格局。四是培育主體拉動,構建鄉村產業發展“新雁陣”。發展鄉村產業,重在培育鄉村企業。《規劃》提出要以深入推進農業產業發展為主線,壯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隊伍,形成國家、省、市、縣級梯隊。五是創新創業驅動,培育鄉村產業發展新動能。《規劃》提出要培育返鄉創業、入鄉創業、在鄉創業三支創業大軍,形成以創新帶創業、以創業帶就業、以就業促增收的格局。
第三,《規劃》提出了鄉村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規劃》提出,加強統籌協調,建立調動各方力量積極參與的推進機制,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加強政策扶持,完善土地、資金、人才等要素支撐的政策措施,完善財政扶持,支持工程項目建設,強化金融扶持,引導更多金融資金支持鄉村產業發展。強化科技支撐,建立技術創新體系,研發技術工藝、創制設施裝備,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營造良好氛圍,解讀產業政策,宣傳做法經驗,推廣典型模式,推動規劃目標任務落實。
下一步,我部將按照中央部署,以《規劃》為指引,扎實推進各項措施落實,努力促進鄉村產業振興。一是搞好《規劃》解讀。《規劃》印發后,要組織專家對《規劃》的思路目標、重點任務、保障措施等進行解讀,指導地方和經營主體抓好產業發展。二是推動《規劃》實施。對《規劃》提出的重點產業、區域布局、支撐條件等,逐項細化、逐區落實。三是抓好項目實施。《規劃》提出來一些重大項目和行動計劃,要搞好資金籌措和項目實施方案,加大投入、加強管理,確保項目落地、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