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交通問題日益凸顯,共享單車市場卡位賽已然告一段落,隨著3至10公里中短途出行需求日益顯現,共享電單車市場正在成為新一輪角逐賽的發力點。
作為最早一批闖入共享電單車領域的哈出行,背靠螞蟻金服,自2014年成立以來,已完成14輪超百億元融資。面對滴滴和美團的步步緊逼,哈出行的電單車市場正在被迅速瓜分。電單車在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亂停亂放、消毒安全等問題也隨之產生……
據黑貓投訴、聚投訴平臺顯示,哈出行目前投訴量達6924條,其中有關哈電單車 “亂收調度費”、“用車途中壞車率高”、“按約定地點無法正常還車”等問題為投訴高發區。
聚投訴平臺顯示,哈嘍出行電單車涉嫌惡意收取用戶調度費,且存在亂扣費的情況。用戶喇先生表示,哈嘍出行在未經用戶同意情況下自動還車,強行收取調度費。魏先生也表示,哈羅出行存在亂收調度費,月卡自動強制扣費的情況。
此外,哈嘍出行電單車約定地點無法還車、用車過程中壞車率頻發等問題屢屢發生。張女士在聚投訴稱,哈嘍電車解鎖后無法正常使用,也無法還車。而用戶陳先生則表示,哈電單車掃碼后3分鐘發現是故障車,收到提示短信卻無法退費,而類似的情況張先生已碰到過2次。
除了上述問題,政策的紅線、安全等方面的考量,讓共享電車的發展舉步維艱。今年3月,哈出行因違規投放電單車被武漢交通運輸局約談,并下達《責令整改通知書》。2019年12月,哈出行違規投放電單車被上海市閔行區交通委約談。目前,多數一線城市對共享電單車依然設限。如北京在2020年5月發文稱明確規定不發展共享電動單車。
現階段,共享出行用車市場經過巨頭之間的博弈,市場占有率已趨于穩定,而使用高頻且客單價高的電單車市場正在經歷新的一輪跑馬圈地。
綜合來看,除了資本市場不斷洗牌,共享電單車未來更多的是用戶體驗、用車效率及技術的爭霸賽。從近期哈、滴滴、美團的打法及運作上看,滴滴、美團兩輪車市場仍在不斷擴張投入,而哈出行則是收編整合裁員。
有觀點認為,對于滴滴、美團來說,目前階段不需要明確的盈利數據,市場占有率才是首位,而對于哈出行來說,留給哈CEO楊磊的時間并不多。未來哈如何在政策紅線上合法合規發展,有效提高利潤率,強化精細化運營,和訊科技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