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7月10日,第四屆GPLP犀牛財經投資產業峰會暨2019影響力評選頒獎盛典在北京千禧酒店隆重開幕。
在“2020年? 產融結合如何進行”圓桌論壇當中,各位嘉賓表示,所謂的產融結合在產業界已經有很多頂尖公司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體系,未來有非常多的機會,就看投資機構怎么思考,怎么往前推進。
以下為各個嘉賓的發言:
紫荊資本錢進:好的戰略投資人很重要
早期基金其實是一個不錯的產融結合的方式,其實如果說產融結合比較好的一個案例話,清華系做的特別好,如果沒有產融結合,清華這么多年不會順利走過來。
從資本角度來說,為什么連鎖醫院遇到現金流問題,不是資本不投,而是資金融資需要退出通道沒有退出渠道為什么要投?比較好的解決方案就是需要找一個比較好的戰略投資人,因為從財務投資角度來看沒有變現就沒有價值,必須得變現才有價值。
從投資角度來講,投資基金是需要供應商的,投資人不可能全能,某一個階段對于投資人來說,投資是一個預判,甚至可能要預判五年后,因此這個時候,投資所謂的看賽道選人,其實如果不了解產業就很難進入產業,我們希望能夠孵化出一批基于產業的創業投資人,根據產業發展找到整個產業鏈端的洼地,從洼地里找出好項目。
亦莊產投楊全文:未來還是會繼續做產業的事情
從產業角度來講,亦莊在北京算是唯一的一個高精尖制造業基地,前期的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展確實是從低附加值的產業開始,比如化妝品、化藥、傳統制造以及相關的一些服務產業。后來發現用這么稀缺的土地資源,但是創造的單位產出值并不高,另外從產業形態來看也跟北京市科技創新中心的定位不太符合,于是我們的定位就開始慢慢轉變,剛開始規劃八大產業,現在開始聚焦于四大主導產業,力爭成為中國乃至全球高精尖產業的主陣地。從去年開始,北京市及國務院又批復亦莊新城規劃,拓展了制約發展的地域空間限制,亦莊的發展由此從“開發區”階段轉入“產業新城”的發展階段。亦莊國投的投資方向也是圍繞著四個產業方向:一個是電子信息及集成電路產業;第二個大健康及生物醫藥產業,第三是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這塊是圍繞北汽新能源開展全產業鏈規劃及發展;第四是智能機器人及高端裝備產業。
從亦莊現在情況看來,這次疫情對我們產業的影響并沒有想象中那么糟糕。首先,我們主導的產業電子信息及集成電路,這個產業是國家戰略新興性產業,在中美關系發展中起著關鍵性作用,國家及社會資金支持力度非常大,產業發展所需資金源源不斷流入,部分企業的產能供不應求。最近,國家信息產業創新園區也落戶亦莊,我們在這方面也開始進行大規模投資,未來將會產生明顯的產業聚集效應和放大效應。第二個是生物醫藥產業,亦莊有大量的創新型生物醫藥企業,包括研究疫苗、檢測試劑、醫療儀器等企業,他們在疫情期間有序復產復工,也發展得很不錯。由于疫情,人們對健康的需求會不斷增加,未來對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會是持續的利好。因此,總的來說,亦莊的產業并沒有受到太大影響;而我們管委會及亦莊國投也會一如既往地支持區內企業發展,現在我們的主要任務就是服務企業。
龍德燕園馬琳:2020年我們快速成立了兩類文化產業平臺
在文化這個領域,龍德燕園基金投資了一些股權類項目,比如說張藝謀導演的全球第一部山水實景演藝-《印象·劉三姐》,就是我們通過基金的方式進入的。
2017年以后,龍德燕園基金正式做市場化的文化+領域的投資。深耕細作,進行產業布局。
眾所周知,文化行業在疫情下受影響嚴重,因此,我們也對戰略布局進行了調整,進行了平臺的混改合作,成立了兩類文化產業的平臺:
一類是文娛領域里面稅務的規范和標桿平臺,就是給文娛這個圈子進行稅務規范,也依托于此平臺展開文化資源的賦能,充分發揮龍德燕園基金在文化領域的特長;
第二是我們做了博物館業態平臺,與眾多博物館合作打造ip產品聯名合作。基于這樣很良好的開端,在我們新的博物館業態平臺上,我們準備整合博物館及文化領域資源,聚焦該產業。
大唐元一樂德芳:產業是未來母基金配置的第一優選
隨著每年的投出去的錢跟GP打交道,包括一直在談的GP2.0、GP3.0,我們發現原來我們母基金投資過程中的打法也是在不斷升級和迭代。
我們投資GP的時候會看重其背后產業的邏輯,以及產業里面的資源。
比如,在迭代母基金方法論的時候我們會去看后面的產業支持方到底是資源還是人,還是錢,這需要細化。我們也會從他們過往看到所謂產業變現運作能力,GP主要投資人里面有沒有真正在產業里干過,這可能是我們覺得比較接地氣的看得見的指標和方法論。
大家一提到產業的時候會覺得很重,覺得是產業園區那種,其實并不是,比如文化也是產業的一個方面,我們希望把產業引申到輕資產行業。
未來在母基金的配置上面,產業是我們的第一優選,包括我們也會跟產業TOP企業發起一些母基金,輻射他們很多產業上下游。
梧桐樹資本童瑋亮:好GP應懂在“符合審美”和“長期持續”中做選擇
梧桐樹對當地的產業會做非常直接的引導。
我們的做法是在大的項目上做配套,比如跟山西一家傳統的煤炭企業做新能源新材料上的突破,幫助當地政府和當地企業在新的創新和探索去做一些事情,落地在當地。不光是產和融兩方面,另外是政府還包括大學,還有創新的科技四個方面一起融合起來,我覺得這個在中國是自己的特色,學校、大的企業集團,加上政府,加上金融機構一起去做融合,是中國自己的特色。
能在中國資本市場里面上市的符合政策審美的會越來越多,這是一波機會也是一波挑戰,對于GP來說到底選擇什么樣的公司,是符合審美,還是真正能夠長期持續做好的,這是一個挑戰。選擇什么樣的公司,要不要投那些公司這是好的GP要做的選擇。
AA投資王浩澤:產融背后更多是生態融合
在產融背后更多是生態的融合和共進,這樣才能促進整個生態有共同利益向前發展,對于基金來說這也是我們需要考慮的部分。
從我們基金來說,從有很多中國一線VC給我們投資,包括一系列大佬給我們投資,我們也有很多企業后續拿到產業的投資,無論從銷售還是各方面的合作進展也非常順暢。
另外我們也看到一些現象,以前企業IPO了之后大家才會考慮在生態上做并購這方面的布局,現在變得越來越早,很多我們投進去SAAS的企業到了十幾億美金的估值也開始有前瞻性的進行布局。
我們的工作方式與大VC不太一樣,我們投后方面做的很重,既能了解整個產業的變遷,同時有一個創始人的心態,跟企業一塊兒成長。
無論是從企業角度還是VC角度來講,各個方面進行產業融合都是比之前越來越加速的過程,大家能夠把整個生態體系打通,能夠讓這些企業發展更快,創造更好的收益,這才是投資和產融的最根本目的。
2023-11-24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股份制商業銀行角逐“創新度”》的文章
2023-11-24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央企長安為蔚來換電商業模式與企業經營投出“贊成票”》的文章
2023-11-16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百模大戰再次開啟:國區爭霸 手機安家》的文章
2023-11-09 GPLP犀牛財經發布了 《新能源浪潮下,吉利猛追比亞迪》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