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商君
7月10日,阿里巴巴集團發布2020財政年度報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勇在致股東的信中表示,要讓阿里巴巴的能力成為中小企業發展的能力,成為社會發展的動力,因為“社會好了,阿里才會更好”。
這是張勇作為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第一次致信股東,也是阿里站在20周年節點上回望來路,總結初心。張勇在信中說,“20年來,阿里巴巴一直在為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做準備。一路以來,我們不僅在互聯網中構建起全新的商業世界,也在努力幫助實體經濟的各個產業全面擁抱數字化。”
此外,這封信中,“社會”出現17次,“創新”“創造”出現10次。在這個非比尋常的2020年,張勇表示:“我們將一如既往建設好面向數字經濟時代的基礎設施,為未來投入,為未來孵化,讓阿里的創新為社會帶來更多美好。
立足于中小企業,聚焦“創新”和“社會價值”,其實也是阿里巴巴面對不確定性時一以貫之的答案。
要讓阿里的能力,成為中小企業的能力
阿里巴巴為中小企業而生,因中小企業而興,今年更是宣布將向中小企業開放20年來沉淀的所有數字化能力。張勇在致全球股東的信中再次強調了這一點,“感恩的最好方式,就是能夠為解決社會的共同問題,推動時代發展做出我們的貢獻。疫情帶來的挑戰為我們提供了全面回報社會的機會,這是我們應有的責任和擔當。”他表示,阿里巴巴的終極目標,就是為社會創造價值。
越是危機時刻,阿里巴巴和中小企業的連接就越緊密。2009年3月,阿里巴巴在全球經濟危機期間首次啟動“春雷計劃”,幫助國內中小企業乘互聯網之勢沖出寒冬。時隔11年,阿里在今年4月再次啟動“春雷計劃”,出臺五大方面16項扶助措施,通過數字化轉型,希望幫助中小企業度過眼前的“危”,找到未來的“機”。
兩聲春雷,“中小企業”是共同的關鍵詞。
隨著覆蓋全球近10億年度活躍消費者、數千萬商家、服務商和合作伙伴的數字化生態形成,阿里巴巴的社會角色也早已超越電商公司,成為全社會須臾不可離的數字基礎設施。同時,無數中小企業在阿里平臺成長壯大,涓滴成流,匯聚成推動社會發展的巨大力量。
今年2月,淘寶聯合網商銀行推出免費“0賬期”服務,商家一發貨就能收到由網商銀行墊資的貨款,以此紓解中小企業資金流轉困難。4個多月,網商銀行累計墊資超過2000億元。此外,這一服務推出首月,全國有2.66億消費者在淘寶上主動點擊“確認收貨”,幫助商家回款。
數據顯示,扶持政策帶來的回暖效應,讓參與618的淘寶中小商家數量同比增長166%,每天有4萬人涌入淘寶創業。
除了積聚生機,向善的平臺也能凝聚更多善意。當天公布的年報顯示,通過阿里巴巴中國零售市場,有超過250萬商家和超過4.8億用戶參與互聯網公益,相當于1/3中國人參與,年募集資金超過6.1億元,直接幫扶600多萬人。這些數據來自于公益寶貝、公益網店等部分,最重要載體正是聚集了最多中小企業的淘寶。
“我們希望到2036年,能夠服務全球20億消費者,創造1億就業機會,幫助超過1000萬中小企業盈利。”張勇在信中描繪阿里下一個20年的藍圖。中小企業過去是、現在是、未來也將繼續是阿里巴巴發展的同路人。
阿里巴巴創新的原點是為中小企業創造價值
在這封最新的信中,張勇判斷,面向未來的最大確定性,就是整個經濟和社會生活全面走向數字化的大趨勢。他指出:“在日新月異的數字化浪潮中,只有那些真正從零到一、從無到有、持續為客戶創造價值的創新,才經得起歷史的考驗。”
2016年,張勇在致股東信里提出,阿里巴巴永遠是一家立足當下、著眼未來的公司,新零售將更好地滿足消費升級的需求,幫助傳統零售運行更加高效,云計算和大數據將為各行各業提供新引擎、新能源。2018年,他再次強調,阿里巴巴一直在創新和創造中布局未來,阿里巴巴商業操作系統將為企業客戶完成全面數字化轉型提供新方案。
現在,這些戰略思考已一一成為現實。
為幫助中小企業更好地經營發展,阿里巴巴逐漸搭建起一套服務于全社會的數字基礎設施,同時為商業、金融、算力、物流等服務賦予新的內涵。在20年來的投入和創造中,淘寶、支付寶、天貓、阿里云、菜鳥、釘釘、盒馬、淘寶直播陸續破土而出,使全球超10億人、數以千萬計來自不同行業的中小企業從數字經濟的發展紅利中受益,也讓阿里巴巴具備了穿越波動和周期的能力。
每一種創新出現時,阿里往往也開辟出一條嶄新的商業賽道,吸引更多公司加入競爭。與此同時,阿里自身則不斷向社會價值更大、技術難度更高的創新發起挑戰。
張勇認為,競爭讓阿里巴巴成為造風者,但阿里巴巴發展的動力并不來源于競爭。這家公司的獨特之處,正是在于始終堅持自我,將客戶價值作為創新的原點。
他同時表示,阿里巴巴將繼續推進全球化、內需、云計算大數據三大戰略:“全球化是我們的長期之戰,內需是我們的基石之戰,云計算大數據是我們的未來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