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美的包裝往往能為商品帶來品牌溢價,這極大地促進了上游包裝機制造廠商的發展。?
我國包裝機行業起步較晚,在研發、設計、生產與技術方面和發達國家存在相當大的差距。所以我國早期包裝機市場基本被國外廠商壟斷。?
經過不斷發展,近年來,我國包裝機行業技術的平均水平已處于國際中上游,部分技術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行業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后起之秀,鴻銘股份就是其中之一。?
鴻銘股份的主營產品包括各種智能包裝設備和智能包裝配套設備,這些是生產精美包裝盒必不可少的設備。?
包裝機單位價值較高,使用時間較長,是紙盒生產的關鍵設備,因此,包裝機的品牌知名度及行業口碑成為了下游客戶選擇供應商的重要標準。鴻銘股份如何在知名度不如國外廠商的情況下攻城略地?在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的當下,它能否延續穩定的高速增長??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我國包裝機械進口額已經開始出現負增長,國產設備替代進口產品成為趨勢,中國企業逐漸占據國內市場的主導地位,鴻銘股份也成為實現包裝機國產替代的重要力量。?
技術優勢是鴻銘股份提升行業美譽度的利器。鴻銘股份擁有自主研發專利259項,其中發明專利44項、實用新型專利213項、外觀設計專利2項,軟件著作權45項。?
通過對系統科學、信息科技、控制技術與工程理論等跨學科知識、技術的綜合運用,鴻銘股份使產品在控制、調度、管理和決策功能等方面均具有較強的技術水平,目前已經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及產品系列。?
比如,鴻銘股份將絲印涂膠模式引入制盒生產過程中,通過不同領域的技術融合,大幅提升了面紙過膠的質量,改變了行業內面紙局部無法過膠的難題。?
鴻銘股份擁有如此多的先進技術,離不開公司的大力投入。鴻銘股份2017年至2019年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132.90萬元、1257.26萬元和1385.38萬元,占最近三年累計營收比例的5.71%。?
隨著消費者越來越追求包裝盒的個性化,包裝盒的品種不斷增多,結構和功能也日趨復雜。在這樣的背景下,包裝盒產品和設備的生命周期逐漸縮短。為了適應市場的變化,生產商除了要加快新產品的設計開發進程外,還要根據新產品的特點不斷地對設備和生產線進行調整。?
在頂層研發設計上,鴻銘股份采用模塊化的設計理念,對產品生產過程中的各工序進行拆解,設計出一系列功能模塊,再通過不同模塊搭建構成整套智能包裝設備,以滿足不同客戶的生產需求。模塊化設計使得生產線的柔性化程度較高,能夠快速響應客戶對產品的需求,具有較強的靈活性和適應性。?
此外,鴻銘股份還將人工智能、機器視覺、邊緣計算等新技術不斷應用于智能包裝設備,進一步增強公司的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
目前,鴻銘股份的產品總體技術水平和品質與國外同類產品相當,部分技術指標已超越國外先進水平。其產品價格與國外先進企業的同類產品相比,也有明顯優勢。?
Grand?View?Research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包裝機械設備市場規模約為434.60億美元,預計在2019-2025年期間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5.2%。2017-2019年鴻銘股份的收入分別為1.76億元、2.17億元和2.68億元,同比增長23.30%和23.50%,遠高于行業平均增速。而鴻銘股份所在行業也迎來眾多利好。?
隨著我國人口紅利逐步消失,勞動力成本快速上升,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生產成本日益增加,亟需發展智能制造。?
此外,政策的支持也將持續利好包裝機行業的發展。2006年以來,國務院、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食品和包裝機械工業協會、中國包裝聯合會陸續出臺了多項政策,以促進裝備制造業的發展。?
賽道優勢明顯,必然會吸引大量玩家爭相涌入。如何在競爭中脫穎而出,是鴻銘股份必須面對的問題。而差異化競爭,是鴻銘股份制勝的方法。?
國內紙包裝機械行業集中度較高,生產企業整體呈金字塔狀。底部企業數量相對較多,主要生產技術含量較低的產品,設備品質不高,價格競爭激烈,利潤率較低;中端產品的制造企業具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及新產品開發能力,但設備仿制多、創新少、技術含量及附加值不高,難以進入高端市場。而鴻銘股份一開始就專注高端市場,打造行業壁壘。?
包裝機行業周期性明顯,為此鴻銘股份采取“計劃生產”和“訂單生產”相結合的生產模式。“計劃生產”即根據歷史銷售記錄、手持訂單和對未來市場的判斷,結合庫存情況編制銷售預測和生產計劃,保持合理的存貨倉儲量并進行動態調整;“訂單生產”即由客戶提出產品要求并下訂單,公司根據訂單組織產品研發、生產、交貨。?
值得一提的是,鴻銘股份是國內智能包裝設備行業為數不多的走出國門、業務布局海外,與國外一線同行競爭的企業。截至目前,鴻銘股份已與裕同科技、美盈森、金箭印刷、重慶海派、新洲印刷、銘豐包裝等眾多海內外知名印刷包裝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
其智能包裝設備已遠銷德國、美國、韓國、越南、阿根廷、法國、意大利、印度等國家,未來,出口銷售將成為其新的盈利增長點。
鴻銘股份憑借高壁壘的技術優勢,已在我國一眾包裝機企業中殺出重圍。未來,隨著“馬太效應”的顯現,龐大的市場內需將會助推鴻銘股份繼續做大做強。
本文來源于億歐,原創文章,作者:張偉超。轉載或合作請點擊轉載說明,違規轉載法律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