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主打陌生人社交的App探探發布6周年數據報告顯示,自2014年上線至今,探探全球用戶數已超3.6億,其中90后用戶占比近80%,成絕對主力人群,60%以上活躍用戶完成真實頭像認證。
但隨之而來的質疑聲,也把探探推向了風口浪尖。有效匹配率低、惡意扣款、泄露用戶隱私等問題接踵而來。
惡意扣款、泄露隱私、色情泛濫……探探成PUA殺豬盤新寵
截止目前,黑貓投訴、聚投訴平臺顯示,探探如今的投訴量累計達2271條,其中“惡意扣費”、“誘導消費”、“虛假宣傳”等為投訴重災區。
蘋果App Store用戶評論區中,多名用戶反饋探探存在亂收費現象,想體驗探探任何功能,都需要先交錢,甚至還不經用戶同意,擅自惡意扣款。
除了上述問題外,在大數據匹配方面,探探鼓吹的黑科技也接連遭到質疑,有用戶反映探探系統匹配不精準,真人少,匹配到一年前登錄的僵尸用戶。同時,探探還存在卸載后,收到騷擾信息的情況。
此外,還有用戶反映,探探為拉新用戶,不擇手段,靠發“有人暗戀你”等曖昧信息,以此吸引用戶關注下載。
事實上,“色情”二字一直是探探繞不過的坎,去年4月28日,探探就曾因傳播淫穢色情等違規違法信息遭全面下架整改。7月11日,剛恢復上架不久的探探又因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被通報整改。
和訊科技發現,在微博搜索探探相關話題,有網友甚至直言:“探探上酒托、直播托、游戲托、博彩托、投資詐騙者……屢見不鮮?!?/p>
綜合來看,無論是上述用戶言語過于犀利,還是探探上真的“亂象頻出”,面對大眾的質疑,探探都應該重新審視內部審核機制。用戶資料真實性的審核認證、隱私信息安全、涉及色情信息等都是探探丞需解決的難題。
上市聲音消散 資本想象力減弱
公開資料顯示,探探于2014年6月上線,主打基于LBS用戶地理位置的陌生人社交,先后四輪融資總計合計1.2億美元。2018年2月23日,陌陌以7.6億美元收購探探。而后陌陌發力直播,而賣身于陌陌的探探,則肩負起陌生人社交的重任,但在此過程中,難免引起外界的爭議。
去年2月,曾有消息稱探探將拆分上市。不少互聯網獵頭信息展示給目標人事的職位中描述中稱,該公司將于2020年前后分拆上市。
不過,從陌陌的股價來看,探探的IPO之路似乎并不理想,今年1月,陌陌股價最高每股報40.87元,而截止7月1日,陌陌股價報17.48美元,市值為36.48億,跌幅過半,所以現階段是不是探探沖擊資本市場的好時機還有待觀察。
當“灰產”暗藏洶涌,與平臺監管斗智斗勇,接連被下架約談的探探應該引起重視,一味簡單粗暴的路數,恐怕會導致探探資本空間想象力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