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使人們沉浸在完全虛擬的環境中;AR創建虛擬內容的疊加層,但無法與環境交互;MR是虛擬和現實的混合體,它創建可以與實際環境交互的虛擬對象。XR將所有三個Reality(AR,VR,MR)歸為一詞。你會不會也好奇今天我提出的這個問題,別的R呢?
咱們就直接切入正題《從AR到ZR:盤點和創造關于虛擬現實的各種概念》:
AR(Augmented Reality,增強現實)
增強現實是一種交互式技術,它通過擴展現實世界,在現實世界之上增加數字信息層。與虛擬現實(VR)完全用虛擬現實代替現實世界相反,AR在現實世界中直接顯示,并往現實世界中添加聲音、視頻、圖形、GPS數據等等。 AR改變、增強了人類對現實的感知。
AR在工程實踐中越來越受歡迎,尤其是在工人們裝配或維修復雜的機器時,哪怕你是一個初學者,經驗不是那么豐富,戴上AR眼鏡,就可以在提示下一步一步完成工作。
AR(Alternative Realities,替代現實)
自古以來,人類已經被我們自己之外的現實的思想所吸引。想象一下幾千年前的場景,一群人擠在夜晚的篝火旁,聽著講故事的人編織的故事,涉及神靈和超自然實體,大膽的事跡和神話般的失敗,男英雄和女英雄,勝利者和失敗者以及怪物和神話中的生物。
每當我們打開書本,看電影或看戲時,我們都會被帶到另一個現實世界。只要是現實世界之外的東西,都是替代現實。
BR(Business Reality,業務現實)
不管你描繪的VR/AR前景有多么宏偉,咱還得回到業務現實。Business Reality,相對于Business Perception來講,就是實實在在的“在商言商”。
當然,我們都想從Bad Reality發展到Better Reality,最想要的無非就是BestReality。
BR還代表溴、Best Regards、Brother、British、Brazil、Bedroom。。。誰說英文縮寫好美妙,一眼就能看出來是啥意思來的?
CR(Cinematic Reality,電影現實)
這就是Google投資Magic Leap的概念。這主要是為了強調與VR和AR技術的區別。Magic Leap用光纖向視網膜直接投射整個數字光場(Digital Lightfield),人們通過Magic Leap看到的物體和看真實的物體從數學上是沒有什么區別的,是沒有信息損失的。理論上,使用Magic Leap的設備,你是無法區分虛擬物體和現實的物體的。
CR還作為Cross Reality的縮寫,Cross Reality=Extended Reality,二者同義。
DR(Diminished Reality,現實減退)
DR又稱為刪除現實,是AR的反面或補充。與向現實世界中添加信息或刺激相反,DR涉及從現實世界中刪除或減少信息或刺激。例如,當你在嘈雜的環境中與某人交談時,淡化(或消散)多余的聲音或其他聲音,使正在查看的場景中選擇忽視的部分褪色或模糊,或者將物體或人從與之現實的環境中完全移除,都是DR的內容。
說了這么半天,不就是美顏功能嗎!
ER(Escape Reality,逃避現實)
當人們對現實不滿意的時候,就會想著逃避現實。問題是,你跑得掉嗎?跑了,不還是得回來嗎?
FR(False Reality,虛假現實)
百聞不如一見,你以為你看到的這個世界就是真實的嗎?花紅柳綠,只不過是大腦根據視覺輸入信號計算的結果,人類的眼睛能夠感知的電磁波的范圍,在整個電磁波譜上只不過是很窄的一個區域,是我們的大腦定義出來什么是赤橙黃綠青藍紫。我們感知到的現實世界,只是四維時空間中的一個局部尺度范圍的信息而已。比如下面這句非常有名的話:
研表究明,漢字的序順并不能影閱響讀,比如當你看完這話句時,你會發這現里面的字全是都亂的。充分證明了你獲得的信息是大腦計算的結果。
魔術利用了你的錯覺,甚至很多藝術,也是利用了你的錯覺(Illusion),政治家們。
嚴格意義上,人是沒有辦法得到全局信息的,我們所獲得的信息,不管再怎么努力,也只不過是盲人摸象而已,嘲笑他人,只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
《楚門的世界》、《矩陣革命》、《盜夢空間》,還有莊周夢蝶,到底什么才是真實的?
還有,不管是怎樣的Funny Reality,我們也要做到Facing Reality。
FR(Future Reality,未來現實)
未來是什么樣子的?未來是我們一起創造的。數字化的技術就是用來創造世界的。設計師們設計的材料、藥物、產品、工廠、建筑、城市等等,通過仿真驗證、優化,能給消費者帶來最佳體驗的產品將變為現實。
GR(Game Reality,游戲現實)
Game Reality大概意思是AR/VR/MR應用于游戲產業,而Graphic Reality(圖形現實)則說的是平面設計師們對VR的應用,在此不再贅述。
HR(Hyper Reality,超現實)
首先,我們必須區分Hyperreality(一個詞的超現實)和Hyper Reality(兩個詞的超現實)。前者是意識無法將現實與對現實的模擬區分開來,尤其是在技術先進的后現代社會中。超現實被視為一種條件,其中真實與虛構無縫地融合在一起。超現實還允許將物理現實(PR)與虛擬現實(VR)和人類智能(HI)與人工智能(AI)混合在一起。
相比之下,兩個詞的超現實(Hyper Reality或者Hyper-Reality)表示總的信息過載,可以參考松田慶一(Keiichi Matsuda)的超現實概念電影。Hyper-Reality呈現了一種挑釁性的,千變萬化的未來新愿景,物理和虛擬現實已經融合在一起,城市媒體呈現飽和狀態。
IR(Intelligent Reality,智能現實)
智能現實是一種技術增強現實,提高了人類的認知和決策能力。在物聯網和工業互聯網的時代,工廠、設備、產品流動的各種現實世界的實時數據,在此之上,智能現實能夠讓工作人員工作的更好、更有效率。
設想一個技術人員,他戴著頭盔看著機器。他既可以查看服務歷史記錄,又可以查看未來的故障預測,這使技術人員可以在時間的第四維度上向前和向后查看,頭盔將遙遠的資源帶入技術人員的操作現實中。這使他不必拆開機器,就可以看到由工業互聯網驅動的MR渲染投影在頭盔顯示屏上。
JR(Just Reality,現實而已)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不管多殘酷,現實而已,大實話一句。
(英語)You mean, just reality.
(法語)Tu veux dire, juste la réalité.
(英語)May be this is just reality.
(法語)C'est peut-être juste la réalité.
(英語)That's just reality.
(法語)C'est juste la réalité.
KR(Kill Reality,殺死現實)
《Kill Reality》是一部2005年上映的美劇。大概意思是講人設崩塌的。除此之外,還有一位西方禪學大師、哲學家Alan Watts,他說過一句名言,“別想太多,否則會殺死你的現實”。
LR(Life Reality,人生現實)
最近廣為人知的一句話,No, I wouldn't say so. But perhaps that's been the story of life. That does happen on occasion and I've noticed where some people have been tested fairly quickly.
關于人生現實的名言層出不窮:
MR(Mixed Reality,混合現實)
將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融合以產生新的環境和可視化效果,其中現實和數字對象實時共存并互動。混合現實不僅在現實或虛擬世界中發生,而且是現實和虛擬現實的混合體。
MR(Mediated Reality,介導現實)
由多倫多大學教授Steve Mann提出,介導現實采用視頻透視技術,通過雙目攝像頭實時采集你看到的“現實”世界并進行數字化,然后通過計算機算法實時渲染畫面,既可以疊加部分虛擬圖像(AR)也可以完全疊加虛擬圖像(VR),VR,AR都是MR的子集,此外MR還能擺脫現實畫面的束縛對影像進行刪減更改,人眼看到的是經過計算機渲染后新的虛擬“現實畫面”,用一句形象的比喻就是現實世界的實時PS。
達索系統的沉浸式虛擬實驗室(iVLab)的“Never Blind In VR”無盲VR,就是類似的技術。
NR(Neuro Reality,神經現實)
保持形式真實,完全浸入式發展的下一步可能成為幾年后的通用技術:神經現實。實際上,這是通過與人腦的直接接口來改變對現實的感知的行為,這就是所謂的腦機接口(BCI)。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通常依賴于視覺、聽覺和觸覺的操縱,而BCI只需訪問大腦信號即可。
當前有兩種不同的方法可以完成此任務:非侵入式和侵入式。非侵入性BCI的最常見方法是腦電圖(EEG)。電極帽覆蓋BCI用戶的頭部,通過頭骨吸收大腦信號,然后由計算機響應這些信號。
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相信,計算機模擬將一天變得如此真實,以至于無法斷定模擬的真假。腦機接口可能是讓你無需離開家就可以感覺到太陽或過山車的關鍵。為了實現NR,馬斯克成立新公司Neuralink,開始進軍腦機接口領域。
達索系統與印度國家心理健康和神經科學研究所、Neurotargeting公司等合作,研究腦深部電刺激術、經顱電刺激等非侵入式神經調節療法,治療精神分裂癥、帕金森癥等與腦部神經系統相關的疾病,進行電子藥物的研發,為未來實現神經現實打下堅實的基礎。
OR(Operation Reality,運營現實)
實施企業戰略通常比進行組織架構變更、重新設計業務流程和培訓員工更為重要。為了真正使戰略成功落地,領導者需要創造條件,使組織能夠將自己拉向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這個未來不僅反映了戰略意圖,而且也能夠變成運營現實。
OR(Official Reality,官方現實)
真相只有一份,但很多時候我們無法找到真相。正如電影《羅生門》里面描述的懸疑故事,最終真相是什么?或許,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相信官方宣布的現實。
PR(Physical Reality,物理現實)
Paul Milgram提出一個概念,稱為Reality-Virtuality Continuum(真實虛擬連續性)。是指介于頻譜一端的100%物理現實(PR)和100%虛擬世界之間的連續標度。
Ravi K. Vatrapu甚至畫了一個更大的圖,試圖把跟VR相關的技術都包括進去。
QR(Quantum Reality,量子現實)
曾經以為地球上的生物和無機物,只不過是一百多種原子組成,學會了點石成金就掌握了宇宙,量子力學的發現卻給了我們當頭一棒。光合作用、鼻子能夠聞到氣味、舌頭能夠嘗到食物的味道、甚至我們的思考和記憶,竟然無法用原子周期表解釋,只能向微觀下探到量子作用。
施一公在一次演講中提到超微觀世界,對這一類超微觀的物質,我們只能用理論去推測,用實驗驗證,盡管知道粒子可以有自旋和能級、能量,但是我們真的很難通過直覺理解,這就是超微觀世界。
人類的認知極限就在于,我們是一堆原子,我們處在宏觀世界,但我們希望隔著兩個世界去看超微觀世界。那是一個最美好的、極其美妙的世界。
這個世界是超微觀世界決定微觀世界,微觀世界決定宏觀世界。我們人是什么?人就是宏觀世界里的一個個體,所以我們的本質一定是由微觀世界決定,再由超微觀世界決定。那里,就是量子現實。更吊詭的是,量子現實無處不在,量子現實比我們感知的世界更現實。
RR(Real Reality,真實現實)
真實現實(RR)是一個用于指代真實世界的術語,而不是在線上越來越具有吸引力和互動性的術語。真實現實用于將體驗或交互與虛擬現實或任何其他虛構、幻想或逼真的體驗區分開。從哲學上講,什么是真實和什么不是真實是一個值得辯論的問題,尤其是當虛擬現實和其他數字體驗變得越來越難以與現實生活中的體驗區分開時。術語“真實現實”旨在保留這種區別。
回歸自然,回歸原始。
SR(Social Reality,社會現實)
Wikipedia的定義是,社會現實不同于生物現實或個人認知現實,它代表著通過社會互動創造的現象學水平,從而超越了個人動機和行為。
社會是人的社會,人是社會的人,人與社會不可分割。尤瓦爾·赫拉利在《人類簡史》中戲謔地說,整個動物界從古至今,最重要也最具破壞性的力量,就是這群四處游蕩、講著故事的智人。
熙熙攘攘的社會,我一下子就想起了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
還有人將Social和VR連接在一起,將VR技術應用于社交,稱為Social VR。這也是未來VR應用的一個預期熱點,Facebook收購Oculus也是抱著這一目的。
TR(True Reality,真正現實)
真正的現實就在那里,但是我們無法觸及它的全部,甚至連局部,都曲解了真正的現實。
很多科幻片探討了人們對思維的理解和認知,《移魂都市》、《黑客帝國》、《異次元駭客》等等都有深入的探討。在那些世界里,他們真的了解自己嗎?他們在不了解自己的情況下隱藏了自己的真正感覺。這就是人類所發生的一切。有時候他們認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而不知道自己其實是受到策劃者的控制。策劃者知道他們的弱點和幸福,它控制著每個人的動作和決策,并向他們展示了一些快樂的事情和一些有害的事情。
UR(Ultra Reality,特別現實)
一些電視廠商在展示4K技術的時候使用的術語。比如LG最近用其新的84英寸超高清4K智能電視之一代替了辦公室的窗戶,并通過顯示流星撞擊降落在外面的鏡頭嚇到了毫無戒心的求職者;
NTT采用實時超高清環繞視頻合成技術,將多個4K攝像機圖像實時合并為一個超寬圖像,并將其同步傳輸到遠程位置。借助普通攝像機無法捕獲的超高清環繞視頻和音頻技術,原始聲音可以生成并傳輸到遠程位置而不會造成損失和時差,并可以通過遠程位置重新生成某些聲場,觀眾可以觀看體育比賽或活動內容就像他們在體育場,田野或劇院中觀看比賽一樣。
VR(Virtual Reality,虛擬現實)
VR是將用戶沉浸在完全虛擬世界中的一種方式。真正的VR環境將涉及所有五種感官(味覺,視覺,氣味,觸覺,聲音)。
VR的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數字化產生之前,藝術家和發明家們就已經在構思各種虛擬世界了。
WR(Wearable Reality,穿戴現實)
通過可穿戴設備實現AR/VR。由可穿戴設備實現各種感覺的人體交互。
XR(Extended or Cross Reality,或X代表所有的跟現實有關的技術)
按照Wikipedia的定義,XR是一種混合現實環境,來自……無處不在的傳感器/執行器網絡和共享的在線虛擬世界的融合(聯合)……。它涵蓋了廣泛的硬件和軟件,包括感官接口,應用程序和基礎結構,可為虛擬現實(VR),混合現實(MR)和電影現實(CR)創建內容。使用這些工具,用戶可以通過將數字對象帶入物理世界并將物理世界對象帶入數字世界來生成新的現實形式。IEEE擴展智能委員會認為XR甚至可以包含擴展(“半機械人”或可穿戴式)智能技術。
YR(Yesterday Reality,昨日現實)
用虛擬化的技術,讓歷史重現,Yesterday Once More。借助于虛擬現實技術,是否可以重現任意時間、任意地點的現實?
達索系統借助于三維體驗平臺技術,重現了巴基斯坦戈爾·哈特里·白沙瓦考古遺址的3D模型、吉薩金字塔、達芬奇的戰車和飛車、巴黎圣母院、艾菲爾鐵塔、古代巴黎、諾曼底登陸、最古老計算機Antikythera等昨日現實項目。
ZR(All Reality,所有現實)
還是前面提到的“可穿戴計算之父”Steve Mann,在他的一篇文章《All Reality: Virtual, Augmented, Mixed (X), Mediated (X,Y), and Multimediated Reality》中提出,應該把所有的Reality技術放在一起,稱為ZR。
在ZR的空間中,我們可以無限逼近Reality,從Zero Reality開始,到100%的真實。
電科技專注于TMT領域報道,青云計劃、百+計劃獲得者。榮獲2013搜狐最佳行業自媒體人稱號、2015中國新媒體創業大賽總決賽季軍、2018百度動態年度實力紅人等諸多大獎。
投稿請登錄:http://www.diankeji.com/member 商務合作請洽:marketing#diankeji.com
聲明:本站原創文章文字版權歸電科技所有,轉載務必注明作者和出處;本站轉載文章僅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電科技立場,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2021-12-16 電科技發布了 《羅永浩劃定重返科技界目標:AR/VR/MR,下一站元宇宙?》的文章
2021-11-17 電科技發布了 《愛奇藝2021Q3財報發布:總收入76億元 會員營收43億元》的文章
2021-11-05 電科技發布了 《將3A大作帶入大屏場景,樂播攜手天翼推出云游戲主機》的文章
2020-03-23 電科技獲得了沐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