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三伏的最后一天,2017年的夏天就這樣過去了,各位創業者們,你們的盛夏是否也有了滿滿的收獲?
創業并不光是決心和技術的產物,它和國內外環境息息相關。創頭條(Ctoutiao.com)致力于讓創業者更好的了解和熟悉創業的外部環境,陸續推出了很多全新系列報道。例如,創響中國系列專題,新晉推出的融資周報,以及從今天開始,每周一下午和大家見面的《創頭條政策周報》。
上一周各地陸續有新政策出臺,但對于剛剛涉足創業的年輕人而言,最讓人羨慕的應該是湖南青年吧。畢業5年內的湘籍畢業生,有望獲得20萬元的扶持資金。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8月16日,《湖南省青年創新創業扶持資金管理辦法》正式出臺。資金扶持對象為畢業五年以內的湘籍高校畢業生,擇優扶持,扶持額度根據項目情況定。
擇優扶持?看來湖南省也比較喜歡好學生。
除了直接給錢,國家發改委還鼓勵地方搭建貸款平臺,吸引大學生、農民工等群體去創業,不僅解決了創業問題,創業成功了還能帶領地區脫貧。
說到貸款平臺,很多地方已經走在前面了。
比如,山東省創業貸款新政策近日正式實施。為給創業者提供便捷的創業服務,山東文登人社局在全市率先引入銀行入駐大廳窗口辦公,業務辦理上實現“柜員制”,真正實現創業貸款的“一站式”服務。
再比如,甘肅省出臺創業擔保貸款政策,來推進甘肅個人創業和小微企業發展。不僅是原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城鎮登記失業人員、殘疾人等特殊就業困難群體,還有過剩產能企業職工和失業人員、返鄉創業農民工、網絡商戶和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都可以享受此政策。
這說明我們當下的個人信用體系建立得不錯,給一窮二白的創業者貸款也確實需要勇氣。當然,創業者不到關鍵的時候也要謹慎貸款,否則還貸壓力會讓你喘不過氣來哦。
此外,政府在資金補助方面也越來越多樣化。
重慶將重點扶持市級創業孵化基地、留學生創業園區、返鄉農民工創業園區等創業載體,預計4年投入3000萬元。和以往的扶持政策相比,新政策不再僅采取一次性補助的形式,還將設置長期的補助金,根據創業載體每年的績效評估結果予以補助。根據評估結果,優秀補助30萬元、良好20萬元、合格10萬元。
詳細閱讀:重慶出臺新政促進創業載體發展 最高可獲150萬元補助
不像過去,拿到政府補助就是本事,而是有了真本事,政府才會給出真金白銀,政府資金的投放越來越有效。
上周對初創企業最友好的是湖南省,而對高端人才最友好的,非廣東莫屬。
據廣東省最新發布的“珠江人才計劃”的相關政策,認定為高層次人才,省財政每年給100萬元生活補貼和350萬元購房補貼!
更多的政策細則如下:
入選的技術研發產業化團隊,將按檔次可獲1000萬元至1億元的資助;入選的應用基礎研究團隊,則將獲定額資助2000萬元;技術研發產業化團隊,資助額度最高可達其項目申報預算總額的50%;創新藥物領域臨床前研究團隊,資助額度最高不超過2000萬元;新引進并符合條件的團隊帶頭人及核心成員經認定為“珠江人才計劃”高層次人才的,省財政每年將給予最高100萬元生活補貼和最高350萬元購房補貼,同時按規定享受各類人才服務政策。
學知識是為了前途,現在也可以是“錢”途。
詳細閱讀:廣東省科學技術廳關于組織申報2017年廣東省“珠江人才計劃”引進創新創業團隊項目的通知
在對人才的待遇方面,各地政府也由過去零星補助,轉變成系統的人才扶持計劃。
沈陽成立千人計劃創新創業服務中心,服務企業的方式由政府直接提供向購買服務轉變。由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指派專人或組建服務(技術)團隊,為引進的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提供市場、融資、生產、管理等全方位、零距離服務。
與此同時,銀川市將出臺《銀川市“科技強市”戰略實施意見》,并將啟動大學生就業創業“萬人計劃”、創新型人才“千人進修計劃”。銀川市科技局將建立企業、醫療和教育機構創新型人才庫,每年遴選300—400人到發達地區相關企業、單位進修。進修費用由用人單位承擔三分之二,市政府承擔三分之一。進修人員完成進修后在用人單位工作三年的,再補貼用人單位已承擔費用的一半。
不僅有針對高端人才的政策,還有針對普通青年的政策。
福建省古田縣開發鄉村大學生公益性崗位,希望能幫助大學生積累基層組織建設工作經驗,通過就業帶動創業。
同時,公益性崗位還為返鄉大學生創業提供了保障。根據規定,在勞務派遣公司代大學生公益性崗位人員繳納“五險”后,公益性崗位人員每月工資定額2100元。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一句話點燃了海歸創業的激情,超過半數的海歸會選擇創業。全球化智庫(CCG)與智聯招聘聯合發布的《2017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顯示北京是海歸創業的首選城市,二線特色城市則成為海歸新的發力點。

海歸創業所在區域呈現“一線城市為主導,二線特色城市快速崛起”的特點。北京作為科技創新中心,尤其是以中關村為代表的創新創業集聚,對海歸的吸引力特別大。

海歸的創業資金來源多元化,個人存款、親朋借款、銀行貸款位居前三名,這可能與海歸國外經歷有關,但銀行借款占比有明顯提升。

海歸回國創業獲得的資源支持體現在多個方面,客戶資源、信息資源和資金資源排前三位。
在創業領域上,海歸更偏好創新技術和現代服務領域。其中,主要集中在IT/通訊//電子/互聯網,占比近五分之一。緊隨其后的是服務和和文體教育/工藝美術,選擇金融業的僅占10.3%。
相比于在國內學習,海外留學對于海歸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專業知識和技能以及國際視野都有很大的提升,并且,大約有70%的海歸會選擇回國創業,不知日后,政府方面會不會出臺更多海歸創業優惠政策呢?
創頭條(Ctoutiao.com)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鏈接及出處。本文作者丸子,郵箱:douchengyu@ctoutiao.com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