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網商記者 丁潔
618還沒結束,云鯨天貓店的商品已售空下架,并發出店鋪告示:13000臺庫存全部售罄,下次上架時間為7月1日。
這個產品上市半年的公司,為何會有這么強的爆發力?
云鯨智能創始人、出生于1990年的張俊彬,與大疆創始人汪滔一樣,都是香港科技大學超級教授李澤湘的門徒。整個團隊用了整整三年攻克難題,完成了能洗拖布的拖地機器人。
而且受疫情影響,“智能健康”“機器人”等概念新品也開始集中爆發。天貓618數據顯示,6月16日首小時,洗地機成交同比翻36倍。
產品賣點加上合適的賽道讓云鯨一夜爆紅。
5月30日晚8點半,云鯨的“小白鯨”拖地機器人出現在劉濤的直播間,7000臺被搶走。6月16日零點,上線30秒就賣掉12000臺。
針對大促,云鯨提前備了24000臺貨品,在天貓618期間已全部售罄。按照每臺售價3699元計算,銷售額約8800多萬。
但正是因為大家“搶不到”,各種負面聲音撲面而來,有人說是饑餓營銷,也有人說供應鏈跟不上。
云鯨智能科技CMO閻樂表示,2020年上半年斷貨時間超過86天,但并非供應鏈跟不上,而是在有意控制產量。作為一個新品牌,并不想在上線初期盲目擴大銷量,而是希望將現有的精力服務好每一位用戶。
在天貓小家電新品牌負責人曹鴻飛看來,目前云鯨在業內幾乎沒有競爭者,在受到業內廣泛關注后,未來他們必定會遇到一系列挑戰,現階段最關鍵的是要加強品牌力的建設。
從劉濤直播間走出來的爆品
5月30日8點半,云鯨的拖地機器人出現在“聚劃算官方優選官”劉濤的直播間里,“這款產品就是‘拖掃機器人’,它又能掃地又能拖地,功能和其他掃地機器人相比有很大區別,我身邊的家長們,在家長、媽媽群里都會推薦,評分很高。”
劉濤一邊拿著云鯨拖地機器人展示,一邊介紹。還沒等劉濤介紹完,云鯨準備的5000臺庫存全部售罄,而后又緊急增加了2000臺,又被搶空。
這家入駐天貓半年多的新品牌又又又一次大爆發,同時,天貓也是云鯨唯一的線上銷售平臺。
閻樂看到劉濤直播間里,有用戶整晚都在彈幕求加貨。也是通過劉濤直播間,當晚云鯨天貓店進店人數同比增長2500%,直接引入4、5萬新客。
5月30日聚劃算劉濤直播間介紹云鯨
“直播間對我們最大的意義是曝光、種草。”閻樂表示。
毫無疑問,直播是今年各行各業都在發力的重點,對拖地機器人品類來說也是一大機會點。直播的形式能更好的表現產品力,據介紹,云鯨平日的直播也并非由主播坐在鏡頭前進行單純的產品介紹,而是通過在家居環境下多情景地原來呈現產品亮點。
與此同時,劉濤的“收納達人”身份也加強了云鯨的產品說服力。劉濤會更傾向于售賣新行業新領域的商品,盡量避免與同行銷售類似的款式,云鯨拖地機器人就很符合劉濤直播間的選品邏輯。在直播前,劉濤親自體驗了這款產品。
這已不是云鯨第一次發力明星直播帶貨,在此前王祖藍也為品牌帶過貨。明星帶來的話題傳播度和用戶覆蓋度,對一個新銳品牌在成長初期的幫助是巨大的。
也可以說,這是一款從直播間里走出來的爆品。
團隊最低配置也是研究生
這臺拖地機器人的誕生是源于生活的啟發。在一次家庭聚會中,張峻彬的親戚提出彎腰拖地太累了,希望能有一臺能自動洗抹布的拖地機器人。
這個看似荒謬又不成熟的想法,卻成為了云鯨打破掃地機器人格局的制勝武器。
于是,一群工程師進入“小黑屋”開始了長達3年的產品研發,“不少同事都從華為、大疆等企業放棄豐厚的薪水來創業,在創業初期研發工程師的薪資甚至低于一萬元。”閻樂表示。
用他們的話說,公司員工都是“高配置”,最低配置也是研究生。云鯨的研發團隊人員多數來自華中科大、中南大學、香港科大、杜克大學等國內外高等學府。云鯨創始人張峻彬本科畢業于華中科大,研究生畢業于上海交大。
張峻彬在中學時期就開始鉆研機器人,2006年就拿過國際青少年奧林匹克機器人競賽金獎,從中學到研究生,一路獲獎無數。
閻樂習慣稱張峻彬為“老大”,他形容團隊都是一批有些理想主義的90后年輕人,表面上看起來很慢,但是工作起來很拼命,小團隊充滿凝聚力。
對于產品,他們苛刻嚴謹。張峻彬有嚴重的“產品潔癖”,曾經因為產品方案之一的圓形拖布在拖地時中間會產生一條縫隙,而推倒重來改為三角形拖布。這一個改變直接讓產品上市時間延后了三個月。
創始人張峻彬&聯合創始人吳一昊 討論三角形拖布
“抹布形狀調整了20幾次,前后試驗了200多次,基站、外觀造型在三年中替換了4、5個版。”閻樂表示,每次開模都需要消耗巨大的資金和時間成本,尤其對于初創企業來說更是“致命”,但張峻彬依舊堅持不能忍的細節就必須改。
“小白鯨”在上市前半年開始內測,張峻彬和公司的總監們會深入到每一個種子用戶的群里,搜集需求,解答問題。
每月一次產品迭代,三年只做一款產品。
研發邊刷
在掃地機器人大行業中,云鯨的“J1小白鯨”定價上遠高出科沃斯、小米等行業前輩,但是閻樂依舊堅持4299元的定價。在去年天貓雙11開賣前十天,投資人還略有點擔憂。但現實超過預期,“小白鯨”首次上線正是在天貓雙11,17秒即售出1000臺,3小時銷售額即破千萬。
上個月,云鯨拿下了愛迪生發明獎,蘋果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特斯拉創始人埃隆·馬斯克等人都曾獲得過該獎。
新品牌的“陣痛”
在今年天貓618期間,云鯨繼續爆火。
6月16日0點一過,“小白鯨”30秒售罄12000臺,成交超4500萬,成為天貓618智能小家電一小時TOP1爆紅單品。
買不買得到云鯨,全看運氣和手速。一位55歲的大伯搶到了機器,他告訴云鯨客服,說自己也體驗了一把年輕人的快樂。
今年618,表現搶眼的不只是云鯨,整個3C行業都在天貓迎來大爆發。6月16日開售首小時,天貓3C行業有25個品牌及品類實現10倍以上增長。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天貓消費電子事業部&家裝事業部總經理吹雪表示,天貓拿出了最大的誠意、最好的創新,“更要為合作伙伴創造未來的價值”。
而云鯨享受一夜爆紅的同時,負面聲音撲面而來:“瞬間就沒貨,咋回事?”“是不是在搞饑餓營銷?”面對質疑聲,閻樂在16日凌晨緊急寫了一份說明,第一時間發布在了云鯨天貓旗艦店首頁。
他表示,云鯨希望將更多的精力、資金集中在每一個產品和服務上。光2020年上半年,云鯨一共斷貨86天,甚至缺貨的時間比上架時間還要長,但他們并非無法量產,相反,供應鏈很扎實。
根本原因是倘若量產,后端的服務體系跟不上,用戶體驗就差了,他們并不想為了賺錢讓用戶體驗下滑。
天貓小家電新品牌負責人曹鴻飛認為,云鯨的產品由于技術性強,對客服專業性要求較高,類似打蘋果的售后電話,用戶獲得的都是蘋果技術工程師的解答,云鯨也一樣。
目前,云鯨的客服團隊有20多人,每人日均接待量超500位,大促期間更是超1000位以上。
“盡管能量產,但還是控制了生產節奏,他們會更看重消費者的反饋,產品更重售后。”曹鴻飛表示。據悉,云鯨團隊也在著重培養新一批售后客服,這是一個新品牌在快速成長中會遇到的“陣痛”。
云鯨在美國CES展會
作為一家在全行業中幾乎少有競爭對手的獨角獸企業,云鯨的破局也得到了資本市場的關注。不久前,云鯨智能完成了近億元的B輪融資,由字節跳動、源碼資本領投,老股東盈峰資本、大米創投跟投。
未來,云鯨還會遇到更大的挑戰,但最關鍵的還是提升品牌力。
編輯 陳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