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36氪
作者 |?高歌?
微信群、朋友圈、公眾號、小程序,是微信生態的四大場景。商家想要在微信生態里實現最大轉化,不能僅僅依靠單一觸點,而通常是以上四者的結合。
騰訊小程序電商“小鵝拼拼”近期上線的“群小店”,可以看作是小程序與微信群深度互動的一個觀察樣本。值得注意的是,“群小店”并非由微信推出,小鵝拼拼及其群小店的開發者是騰訊PCG團隊。
“小鵝拼拼”5月2日上線,其公眾號簡介為“小鵝拼拼,來自朋友推薦”。小鵝拼拼被指對標拼多多,以拼團、低價的相似套路吸引消費者。一個是1個月前發布的電商小程序,一個盤中市值破千億美元的上市公司,二者在規模和體量上并不具備可比性。一個細節是,截至目前,小鵝拼拼并未開放搜索入口,推測原因是商品庫深度不夠。但有一點仍然留有空間,即“朋友推薦”機制,無論是騰訊還是拼多多,都探索的不夠徹底。
小鵝拼拼“群小店”是朋友推薦玩法的一種嘗試。在攻略中,小鵝拼拼詳細列出了“群小店”的四種玩法:其一,購買商品后點擊推薦到“群小店”,大家一起買。其二,每一次群友下單群小店商品,小鵝拼拼都會發出一個津貼紅包。其三,群主可以定制每天秒殺的商品。其四,把群小店分享到群里之后,群主可將其設為群工具。
群小店、群待辦、群工具使用示例 圖:小鵝拼拼
4月中旬,拼多多上線好物種草小程序“多多比優”。多多比優的新嘗試在于:其一,以信息流形式展現商品;其二,商品推薦邏輯為“2694836個有格調的人想買”。朋友推薦邏輯在多多比優的體現是,在信息流中挑選商品至購物清單后,可以選擇“好友幫選”。“好糾結,快幫我選一下,看哪一個適合我”——這個日常發生的選擇困難對話被融入到了“多多必優”的產品邏輯中。
缺乏社交基礎的拼多多還嘗試在主App中建立“圈子”。開通拼小圈后,用戶可以分享自己的拼單動態,也可以看到好友公開的拼團信息及商品評價;跟買好友的商品,好友會發出一個紅包動態,直接打款至微信零錢。
以上產品形態都不算太成熟,而“朋友推薦”作為平臺推薦的補充邏輯,探索空間還很大。
“群小店”能否成為小程序電商的標配?
由小鵝拼拼首先嘗試的“群小店”,能否成為小程序電商的標配?就目前而言,恐怕不容易。
上線一個“群小店”組件并不難,難的是揣測微信的意志。由于“群小店”并非微信發布的群工具,這使得小程序電商開發者持觀望態度。“開發應該難度不大,但不太確定會不會觸及誘導分享、尺度需要自己把握。”一位小程序電商服務商告訴36氪。
事實上,無論是否上線“群小店”,將商品信息、直播活動、購買鏈接等發送到微信群里完成成交,已經是很常見的場景。無論是新工具、新功能乃至新入口的開放,都只是讓交易過程更加順暢和規范化。
盡管群小店非微信官方工具,今年3月以來,微信群也陸續更新了不少新功能:3月21日,微信7.0.12版本上線群工具、群待辦兩項功能;4月13日,微信支持備注群聊名稱;5月21日,安卓端7.0.15版本進入內測階段,微信群新增“群接龍”固定入口。群接龍是微信2019年上線的功能,只不過此前玩法比較隱蔽,需要輸入“接龍+數字”,這一功能才會被觸發。
對于具備交易屬性的微信群而言,群工具和群待辦相當于變相提供了購物車功能,在微信群內完成交易轉化。“群小店”可以和群工具、群待辦結合在一起使用:一方面,將群小店分享至微信群,可同時設置為“群待辦”;另一方面,將群小店分享至微信群后,群主可將其設置為“群工具”并置頂。?
一個直觀的感受是,當“群小店”成為固定乃至置頂群工具之后,微信群“購物車”的感知被放大了。作為商品、活動及購買信息的發布通道,微信群是公眾號、小程序、朋友圈之外的重要觸點之一。相較于零散信息的發布,“群小店”使其作為交易場景的感知在無形中遞進了一層。
群交易場景還有一個未解決的問題,即商家如何沉淀和分析用戶消費數據,這一點有待企業微信的回答。
社交裂變的威力已被拼多多驗證。但社交推薦并非只是分享一個拼團鏈接,“幫忙砍一刀”,朋友推薦仍然有進一步挖掘的空間,這既是消費洞察在產品形態上的還原,也是各大平臺在購買轉化這一具體指標上新的增長點。
2023-04-18 鉛筆道發布了 《又一波社區經濟興起:席卷100多個社區 訂單總數超100萬個》的文章
2023-04-07 鉛筆道發布了 《智能檢測裝備產業發展按下“加速鍵” 北京跑出“第一棒”》的文章
2023-03-20 鉛筆道發布了 《制造強國征途,智能檢測裝備這個“扶車人”已開始率先發力》的文章
2022-11-11 鉛筆道發布了 《長期主義“陪跑”式服務,聲網如何構筑千億實時互動生態》的文章
2022-11-10 鉛筆道發布了 《首飛前夕,捷龍三號運載火箭重磅亮相珠海航展》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