鈦媒體快訊 | 6月16日消息,近日,阿里云宣布今年計劃投入20億專項資金,用于產品技術的聯合研發、生態服務體系的構建和核心生態伙伴培養,并幫助50家合作伙伴實現云上營收過億。
阿里云此舉旨在深耕“被集成”戰略,做強生態。
?
而今年也正好是阿里云提出“被集成”戰略一周年。
在去年的阿里云峰會上,阿里云智能總裁張建鋒首次對外闡述了阿里云“四級火箭”的加速戰略,其中“被集成的云”與“達摩院加持的云”、“數據智能的云”、“最佳實踐的云”并列成為火箭中的“四級”。
那時,張建鋒特別強調,阿里云自己不做SaaS,要"練好內功被集成"。在阿里云看來,“被集成”戰略即,阿里將行業解決方案的搭建、實施、復制交由合作伙伴,阿里云只承擔基礎設施(IaaS)、技術中間件(PaaS)、數據平臺(DaaS)層面的產品技術。
“我們希望阿里云變成合作伙伴行業解決方案的一部分,幫助合作伙伴完成基礎設施轉型,技術轉型,系統轉型。其次,阿里云自己不做SaaS,讓大家來做更好的SaaS,把阿里云的技術和理念變成客戶和合作伙伴解決方案的一部分。阿里云只做最擅長的部分――基于技術的創新和突破。”
張建鋒在當時表示,被集成也對阿里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大的挑戰。張建鋒在看來,這是阿里云要解決的核心問題,同時也是阿里云的信心和能力所在。
而在一周年后,2020年的阿里云合作伙伴峰會上,阿里云公布未來的三大方向:“做深基礎”,從飛天云操作系統向下延伸定義硬件;“做厚中臺”,將釘釘這樣的新型操作系統與阿里云進行深度融合,實現“云釘一體”;“做強生態”基于云和新型操作系統,構建一個繁榮的應用服務生態。
值得注意的是,“做強生態”被放到了與“做厚基礎”、“做深中臺”同等重要的戰略方向。張建鋒(行癲)坦言,“做強生態”與“被集成”緊密相關。他說:被集成與做強生態是一脈相承的。
此次專門推出20億專項基金扶持生態,也表明了阿里云“做強生態”的決心。據悉,阿里云與合作伙伴已發布500多款聯合解決方案,覆蓋30多個重點細分行業,一批伙伴在阿里云上已營收過億。
“阿里云的被集成不是簡單體現在商務層面的被集成,而是產品,技術,服務等多方面的被集成。”阿里巴巴副總裁郭繼軍表示。
例如,伯俊已與阿里云合作研發8款方案,并全面集成阿里云PolarDB數據庫,助力數千家零售業客戶以更低成本向云上遷移。
藍凌是最早踐行“云釘一體”的伙伴,與阿里云共同研發了專屬釘釘和數字化協同辦公平臺聯合解決方案,已幫助中廣核和陜旅集團等多家企業實現移動辦公的信息協同。
去年開始才跟阿里云建立戰略合作關系的神州數碼,目前已聯合拓展數千家伙伴和客戶。基于阿里云混合云、IoT等產品,雙方聯合開發的解決方案幫助東風日產及北汽新能源增產增收。
此外, SAP、Vmware、埃森哲、畢馬威等國際頂級ISV與阿里云的合作也不斷加深,諸多聯合解決方案已正式落地。今年5月,全球第一大核心銀行業務解決方案提供商Temenos也加入ISV行列,將推動金融服務機構關鍵業務“上云”。
“今年是云、新型操作系統打造客戶豐富應用生態的關鍵一年。”張建鋒說。
生態能力本就很強的阿里云,在這極為關鍵的一年,準備再拿“20億”繼續“被集成”,在如此的馬太效應下,今年的云計算行業是否會產生新的變數也未可知。(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 | 秦聰慧)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