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一本財經,作者丨米格
“大家都以為,2020的風口是直播經濟,但沒想到卻是地攤經濟。”
疫情之后,為了拉動消費,多個城市的監管部門相繼宣布鼓勵發展地攤經濟,甚至專門設置上萬個地攤經營點。
“地攤經濟”瞬間刷屏,相關微博話題的閱讀量已達16.8億次。
風口之下,金融入場,給予加持和助力。
目前,12家銀行推出了“地攤貸”;各家支付機構紛紛表示,提供地攤支付碼;而一些保險機構,也表示如營業中斷可以補償。
它們不愿放過這個風口,但還有一些金融機構對此并不感冒,覺得這只是一個“短線生意”……
2020年的夏天,地攤經濟火了。
在很多地方,小販們不再被城管驅趕,地攤也不再是臟亂差的代名詞,而是成為了激活經濟與消費的小馬達。
“人間的最美煙火氣息,又回來了。”人們開始興奮地迎接地攤經濟的回歸,并開始討論地攤攻略:
“如何擺地攤?”“在哪擺地攤?”“賣什么東西?”
網上很快就開始出現各種地攤“武功秘籍”,比如《城市地攤財富秘籍》《地攤秘籍》等。
這些攻略十分詳細地介紹了地攤的消費人群,擺地攤的叫賣方式、前期心理準備等。
甚至有人給北京畫了一幅“地攤地圖”,列出了109個北京市易擺攤的點位,涉及朝陽、東城、西城、海淀、通州等多個區域。
這一消息后來被辟謠。但截至6月10日,地攤經濟相關微博話題的閱讀量已達16.8億次。
有些城市已明確鼓勵地攤經濟,比如濟南、鄭州、南京、成都、廈門等城市。
媒體報道稱,截至5月21日,成都設置臨時占道攤點、攤區2234個,允許流動商販經營點17891個。
6月初,各路人馬加入地攤經濟,一些地區變得熱鬧非凡。
毛絨玩具、多肉植物、發卡頭繩,成了地攤最火熱的“三寶”。
除了這些小玩意,地攤玩家們還創意大開,“一切皆可賣”。
有人賣擼貓,“擼一次2元”;有人賣茅臺,“都是自家存貨”;甚至還有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賣起了課題輔導,“回答一道題一元”。
有知乎網友稱,6月4日,他在深圳某商務中心的門口支起了小攤,主要提供法律咨詢、代寫文書、離婚冷靜期講解等服務。
當天,他就成交了約60個客戶,大部分是來做法律咨詢,他總計賺了370多元。
當然,還有一些人專門擺地攤賣茅臺。
他們打開豪車的后備箱,后面擺滿了茅臺,旁邊放著“誰說地攤只賣低端產品”的標語,一瓶500ml的茅臺賣2000元左右。
還有一些網店店主,在乘機鉆空子。
他們擺了地攤,卻讓顧客在網上下單。
“我的多肉只賣1元,但用戶要先在美團上下單,付18元,我再給他們退17元。”在北京擺攤的一位店主稱,他正在通過這種方式給自己的網店刷單。
因為一個人只能刷一次,所以他都是換著地方擺攤。
目前,地攤經濟已超過直播經濟,成為了2020年最讓人驚喜的拉動消費利器……
地攤經濟火了,某種意義上,這也意味著線下流量的回流。
互聯網平臺的巨頭們,多多少少都擔心線下流量的崛起,會分流線上流量。
他們開始用各種方式,加入線下流量的爭搶中。
5月29日,阿里巴巴就表示,將在供貨方面幫扶地攤經濟:攤主可以在1688上直接批發貨物,“沒有中間商賺差價”。
而拼多多準備給攤主提供練攤利器——五菱榮光售貨車。他們在6月3日上線了100臺五菱榮光,還給每臺車補貼3000元的油卡。
各路電商也生怕錯過風口,宣布給攤主提供“無息賒購”。
譬如,京東稱,已調配了500億貨源,提供最高10萬元無息賒購;阿里巴巴也宣布提供700億元的免息賒購。
崛起的風口之下,一定少不了金融的加持——各路的金融玩家都紛紛上場。
而最火、最受關注的,無疑就是“地攤貸”。
從地攤經濟開始火起來之后,前后有12家中小銀行宣布推出地攤貸。
比如,齊河農商行、山東臨淄銀行、長春經開融豐村鎮銀行等。
它們的宣傳語都很熱血。
比如,“擺攤吧!少年”“輕松‘貸’你擺地攤”“創業資金不用東借西湊,農商銀行全部幫你搞定”。
除了貸款,一些銀行還盯上了支付。
銀行從業者高南鶴表示,最近,行里已組織他們發了好幾波地攤收款碼的廣告。
“它是一款聚合類的收款碼,支持微信、支付寶、云閃付、工行APP等軟件掃碼。”高南鶴介紹,
目前,他們還不收傭金。
在小攤主這里,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已非常好用,打印個人二維碼一貼,就可以完成收款。
高南鶴自己都承認,與巨頭們搶飯碗不太容易。
甚至保險也上場了 ,一些保險機構推出了“地攤保險”。
譬如,騰訊微保。
“保障期90天,停業即賠,最高賠300元。”知情人士稱,目前這款產品不收費。
這些金融機構對地攤經濟無比熱忱,但同時,行業也開始出現這“只是噱頭”的質疑……
地攤貸出來之后,一些攤主就開始聞風而動,去申請貸款。
結果他們發現,地攤貸并沒有那么好申請。
現在對外宣傳提供地攤貸的銀行中,有30%的銀行,要求申請人必須要有本地房產,且要有穩定收入。
譬如,長春經開融豐商業銀行的宣傳單就顯示,申請人需在長春市有住房,全款、按揭均可。
“有房有工作,誰還去擺地攤?”一位攤主在微博上質疑。
此外,基本上所有的銀行,都提出要看用戶的“還款能力”。
“我們要看用戶半年的銀行流水,借10萬元,流水至少要達到十幾萬元才會放款。”博興農商行業務員表示。
但是,這樣的貸款,和普通的信用貸幾乎沒有區別,并未體現地攤貸的特點。
因此,有網友和媒體指出,大部分的地攤貸都是為了“蹭熱點”“造噱頭”,實際上并無新意。
一些金融機構也不看好這片市場。
“不知道地攤經濟能存在多久,是不是特殊時期的特殊產物,我們擔心這是短線市場。”多位金融從業者稱。
目前來說,地攤經濟的未來發展方向并未清晰。
一些城市還未完全放開地攤經濟,比如北京。
最近,有媒體報道稱,地攤經濟不適合北京,“不利于樹立良好的首都形象和國家形象,不利于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6月5日,一本財經走訪了北京多個地攤市場,發現大部分地區的擺攤者都在被城管驅散。
“目前,北京并沒有出明文規定說可以擺地攤,現在還不能擺。”一位城管表示。?
能干,還是不能干?這都是個問題。
多位金融機構的高管表示,他們還在觀望,“還要看后期監管如何界定”。
同時,地攤貸的風險,極難控制。
在銀行從業者看來,地攤金融的客群風險很高,“他們很可能今天出攤,明天人就消失了”。
高南鶴表示,很少有機構會愿意借一個煎餅果子攤20萬元用于地攤經營。
生命周期短、業務不穩定,這是銀行極為不喜歡的客群。
通常的小微企業貸中,最重要的一項風控措施,就是去經營場所核實經營狀況。
比如,如果借款人開了一家燈具廠,金融機構就會去廠里核實生產、人工、財務、水電等多方面的情況。
而地攤就是一個流動攤點,怎么去核實經營狀況呢?
在一本財經調查的12家銀行中,有一半以上的銀行表示,需要實地考察經營地點。
“我們是需要客戶經理和攤位合照。”一家農商行的業務員介紹。
但這樣的實地考察,意義有限。
于是,一些銀行提出了新的風控策略——將地攤貸和支付碼結合起來。
鄞州銀行業務員表示,申請鄞州銀行的“地攤貸”,必須使用鄞州銀行的支付碼。
這樣可以監控流水,然后在流水的基礎上,再提供授信額度。
地攤經濟還是一個新鮮事物,地攤貸的風控嘗試,也才剛剛開始。
注:文中受訪者為化名。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