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鏈得得注:本文編譯綜合自Coindesk
根據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的報告,2019年進入香港的區塊鏈公司數量超過了其他金融科技子行業的公司。
去年,香港投資推廣署(Invest HK)吸引了57家金融科技公司,其中區塊鏈公司占39%,超過了財富科技、支付、網絡安全、監管科技、信貸科技和保險科技等行業,成為香港海外金融科技遷移的引擎。此前在2018年,區塊鏈公司僅占投資推廣署引進的金融科技公司總數的27%。
自2018年以來,當局已向區塊鏈求職者提供移民激勵措施,啟動了區塊鏈貿易融資平臺并建立了經紀人行業聯系。
這些努力似乎取得了多方面的回報。在2019年的領英報告中,香港對區塊鏈專業人員的平均需求是平均水平的四倍,該報告將區塊鏈列為該地區上升最快的技能組合。
另據國際人力資源解決方案服務公司Kelly Services最近發布的《2020年香港薪資指南》顯示,2020香港十大高薪職業中有兩個屬于區塊鏈領域——區塊鏈解決方案架構師、區塊鏈后端開發人員。
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的報告顯示,香港對區塊鏈職位和企業的興趣日益濃厚。
在2019年新加入的區塊鏈公司中,45%為企業區塊鏈公司,27%為數字資產交易平臺,14%為數字資產托管公司,9%為貿易融資結算,另有5%的公司正在“探索證券型代幣領域”。
2020年,香港繼續吸引加密企業和投資,包括來自機構參與者的資金。2月份,富達國際(Fidelity International)向加密貨幣交易所OSL的運營商BC Group投資了1400萬美元。
此外,報告稱,數碼港(Cyberport)計劃繼續發展其區塊鏈集群。據悉,數碼港是政府擁有的金融科技商業園,也是Hyperledger的合作伙伴。
在加密貨幣領域,香港的金融創新還是引起了廣泛的市場關注。
2019年11月6日,香港證監會發布《立場書:監管虛擬資產交易平臺》(以下簡稱《立場書》)。
在《立場書》中,香港證監會詳細闡述了他們對虛擬資產交易平臺的監管措施。其中就涉及到資產托管、KYC認證、市場操縱、合規監管、會計及審計、專業投資者門檻、反洗錢等詳細的規則。
在這份文件中,傳統交易的監管經驗被借鑒到新規中,明確了持牌機構只可向專業投資者提供服務的方向。
在發牌及監管細則中,如果在香港營運虛擬資產交易所,并在其平臺上提供至少一種證券型代幣的交易,便會屬于證監會的管轄范圍內,并須領有第 1 類(證券交易)及第 7類(提供自動化交易服務)受規管活動的牌照。
香港證監會規定平臺營運者僅可向專業投資者提供其服務,并確保其客戶充分認識虛擬資產,還必須制定嚴格的納入準則對其平臺買賣的虛擬資產進行篩選。
這樣一來,就大大提高了門檻,將散戶擋在了外面,創業公司也只能紛紛退下。
在鏈得得“不得了”對話中,MDT量數創始人黃何曾這樣告訴說道:
香港政府在區塊鏈領域的政策出臺上幾乎沒有太多作為,或者推出明確的監管措施,是一個比較明顯的懶政政府。但有趣的是,恰恰因為香港政府的懶政,不明令去禁止一些行為或者推出新的政策來進行合規性監管,讓這個行業存在很多灰色地帶,而這些灰色地帶反而給創新帶來一些機會。
不少重要的區塊鏈公司,如Bitfinex、Tether、Circle 和 Bitmex 等都相繼在香港落地。正因為香港沒有監管,沒有立法,沒有指引,通常來說只要不面向香港用戶提供相關服務,香港政府就不會太多限制你。
近幾年來,香港一直在推進Fintech的發展,但是Fintech是一個非常敏感且需要監管配合的領域。“香港政府的懶政,既是好事也是壞事,這是一把雙刃劍,就怕在不該出手的時候出手。” 黃何說。
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常委、鳳凰衛視董事局主席及行政總裁劉長樂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區塊鏈及數字貨幣開發研究方面,香港可以率先成為國家在該領域的試驗基地。
從當下來看,香港也在積極推進區塊鏈技術的環境建設,通過寬松的監管來吸引更多的市場力量落地創新。
【本文原發布于鏈得得,授權鈦媒體App發布,作者:仇楊濤】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