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的互聯網公司正面臨越來越險惡的傳播環境,一方面品牌商譽與用戶、投資人的好惡選擇密切相關,往往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另一方面明星創業公司很難區分一些自媒體的觀點是善意批評提醒,還是出于競品遙控的惡意攻擊。
如果一家公司只見漫天的頌圣報道,多少讓人覺得有些假;但一家辛苦耕耘的公司被一些不實報道惡意中傷,未免會讓創業者心寒,如何拿捏表達權的“度”,是衡量自媒體是否有節操的一桿秤。
此前雖有萬達、阿里巴巴等大公司起訴造謠自媒體1000萬元,美團點評、京東等企業發起“反商業詆毀自律公約”,但互聯網黑稿斗爭并沒有消停,反而蔓延至K12在線教育行業,以致于翱翔于天際的“風口豬”,必須練就一番躲避射過來的“冷箭”的生存本領。
?
最近,與天真無邪的青少年學生打交道的K12教育圈風波不斷。
8月8日,成都商報發表《學習軟件里藏著諸多“黃段子”,多款App都有,家長務必警惕》文章,曝光“學霸君”、“作業幫”、“我要當學霸”等拍照答題類軟件里存在性暗示欄目,這實際上是拍照答題類產品為用戶活躍度搭建了UGC交友及興趣社區,是由來已久的現象,媒體曝光后,涉事平臺選擇被關停社區。
這則報道算是凈化下一代學習環境捐了功德。筆者曾在2015撰文批評拍照答題類手機產品助長了學生思維懶惰,洗卻了應試教育的精華。但是這些“批評”動機是希望產品能夠真正為學生服務。
8月11日上午,未來網發表《學習類App暗藏小黃文、撩妹“教程”教學生宣泄壓力》,看似則又一家拍照答題產品出事了。當日下午,小猿搜題在公開聲明中稱“某競品公司安排人員在小猿搜題的內容評論區發布非法信息,再進行截圖,并提交給公關公司安排傳播”,并不無憤慨地斥之為“最無底線、手段最為低劣的自導自演”。
也是在當天,K12真人外教1對1領域噠噠英語也被某自媒體在其公眾號及多個媒體資訊端賬號中發布詆毀噠噠英語商譽黑稿,8月11日下午噠噠英語在《關于被網絡黑手惡意中傷的嚴正聲明》中稱是“一些競爭對手在通過正常市場優勢無法取得優勢情況下”對其“進行了有計劃的持續性攻擊”。

(左圖為小猿搜題聲明,右圖為噠噠英語聲明,來源為公眾號 “芥末堆教育”等推文)
8月14日下午,小猿搜題舉辦媒體溝通會,揭露“作業幫”操作多個營銷號向小猿搜題的“小猿深夜問”灌水發色情信息,并已將證據提交公安機關及司法部門;作業幫回應同行的陳述與事實相反,也稱將通過司法途徑追究其法律責任。
筆者在該財經自媒體公眾號中無法關于噠噠英語的相關稿件,但在微博及多處網站還能搜到該文章的鏈接,均標注了來源及“不代表本站立場”的特別免責申明,這是圈內典型的“黑稿”分發的處理辦法。
在互聯網圈內多的是品牌給競爭對手使絆子、穿小鞋,攻訐抹黑之類的“陰暗面”,但是黑公關頻頻染指K12在線教育,未免讓人覺得齷蹉。
?
小猿搜題的遭遇或是對手為轉移視線、多拉一個同行下水。K12教育在線產品的客戶是“家長”,一旦存在涉黃信息即使獲得資本市場巨額融資的青睞,對于品牌口碑將造成極大沖擊,所以小猿搜題徹查和激烈態度也就可以理解。
灌水行為可跟蹤IP地址順藤摸瓜,而創業公司很難斷定作者主觀動機是否是受競爭對手指使,即使面對訴訟,如果自媒體也可矢口否認稿件存在利益相關,更容易成為“無頭案”。
但是一篇即使高明的黑稿,只要讀者對行業有足夠的認知,仔細閱讀三遍以上,不難看出其別有用心的傾向性。筆者以網上能搜到的某財經自媒體的《噠噠英語被指陷財務危機:侵占家長存款或引發擠兌潮》一文扒下黑稿編造的內幕。
套路一:該自媒體把發布在媒體上相關黑稿作為已背書的事實進行二次傳播。
該文章引述國內某知名財經媒體的一篇報道稱,噠噠英語可能存在嚴重的財務問題,并存在過度使用家長存款的問題”。筆者翻閱了該知名財經官網并未找到任何與噠噠英語相關的報道;僅在一些自媒體渠道上能找到一篇標題為《噠噠英語融資前夜被指數據造假:營收逆襲51Talk》。
?
自媒體投放了這篇稿件之后,就當做了“媒體報道”事實,形成一個不斷循環自證、不斷利用媒體背書黑對手的套路。
套路二:指責對手“數據造假”、“資金鏈斷裂”是互聯網公司黑稿常用伎倆,一般采用據網友爆料作為佐證,并把“或然”的推測說成“已然”事實。
筆者在被引述的黑稿中看到,“據坊間傳聞”去年某準投資方做盡調之后沒有投噠噠,既沒有指出是哪一個投資機構,以及該駐場CFO的姓名,就稱該CFO發現噠噠英語存在財務問題。該文含糊其辭、專業度差,可見撰稿者絕非記者,而是利用知名媒體做作為PR發稿渠道,實在有辱“媒體”的獨立立場。
而某財經自媒體文章標題中“噠噠英語被指陷財務危機”的依據就是某知名財經媒體上發布黑稿中的“據坊間傳聞”。兩篇文章標題都是“被指XX”,應是出自同一之手,并為網絡黑手下一篇稿件主題《噠噠英語被指侵占家長存款……》鋪墊素材。截止筆者發稿時,發現該套路還在繼續表演之中。
套路三:把對手設想為損害用戶利益狀態,既然被某自媒體質疑存在資金問題,就“擔憂”可能發生擠兌問題,實際上鼓動用戶擠兌。
該文中中稱“分析人士認為……噠噠英語或許......可能使用家長預付款的行為…….”這句話中的“分析人士”究竟是誰?文章既然用了“或許”、“可能”來猜測噠噠英語的未然行為,組成這篇黑稿的標題后半部分《…..侵占家長存款或引發擠兌潮》,該文章再度混淆為已然事實進行評判,這是典型的“誅心”。
?
套路四:想辦法隱藏身份,挑撥離間把禍水引向其他同行。
在首篇針對性黑稿之中稱“噠噠英語作為后起之秀要短時間內超過上市公司51Talk”,在某財經自媒體推文中又提到了“在紐交所上市公司51Talk2016年虧損5.18億元,且虧損持續擴大”,可見51Talk只是拉出來當槍使得的。再加51Talk業務以成人職場真人外教為主,噠噠英語為垂直青少年外教培訓為主,業務有所重疊,但二者并不在一個賽道上。
以上操作手法基本上可歸結為“以訛傳訛”,其目的很明顯:干擾核心受眾對噠噠英語的認知,并在網絡留下更多負面信息,影響不明真相的客戶決策。并在其黑稿之中稱“家長被要求繳納全行業最高課程款”(這話智商感人,已經是純粹為了黑而黑),可見幕后的操縱公司的課程價格應低于噠噠英語,客戶同為K12學生家長。
迫于受攻擊方的聲明中以及對向網信辦立案的恐懼,該自媒體在網絡投放鏈接大多被撤下,實際上這些黑稿已涉嫌違反《網安法》、《反不正當競爭法》、《廣告法》等國家法律。
任何無良的網絡傳播都能找到蛛絲馬跡的存底,也會給創業者帶來反復傷害;而“假裝”公共輿論無冕之記者、打著批評的幌子三人成虎的某些財經自媒體應反省初心、及時收手,否則將被內容創業圈所不恥。
?
?
小猿搜題與其他拍照答題類競品纏斗已多年,也算知根知底,調查起來也是輕車熟路,小猿搜題憤怒的是對手制造了“栽贓”截圖并用于傳播,不撕破臉已不可能了。不過,小猿存在混淆作業幫與百度之間的關系,從而利用網民憤怒情緒做傳播,百度實際上僅為作業幫母公司的六個股東之一,即使是大公司旗下產品,各個產品的PR也是單線操作,可見當前教育圈內的各種輿論風波,已異化為徹徹底底的低水平撕逼。而競爭同樣激烈的K12在線外教平臺,也面臨著黑稿漫天飛的境地。
媒體人曹林說:“一個行業退化和墮落有很多標志,比如創新乏力、泡沫叢生、裝逼流行、撕逼成風,最明顯的標志,是從黑稿泛濫開始的。”在對口碑尤為重視的K12在線外教平臺來說,黑稿打擊對手效果更加明顯,但負作用可能把整個行業攪得烏煙瘴氣,讓行業活力枯竭。
任何行業撕逼不外乎頂層商業模式同質化、客戶同源化,市場人員為完成KPI發生搶單,最終讓一部分不惜上升到以黑公關打擊對手來走捷徑。但在為人師表的教育行業,這種對待競爭對手的狹隘戾氣必定入侵企業文化肌體,無形之中傳遞給老師及員工,最終毒害青少年的心靈。
這也是一些父母家長在黑稿事件發生之后尤為憤慨的原因,這個行業最大特點就是客戶決策非常理性,往往貨比三家,對各個平臺“調性”和“品格”摸的很清楚才下單,外界詆毀更多是無聊的謾罵,對傳遞用戶價值、服務市場毫無助益。
這個時候也是最能體現企業家格局的時候。馬云曾說:“在競爭中,把敵人置于死地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商場上,敵人死了,你也未必能活下去”;“不擇手段地對待競爭對手,格局不夠大,也不會贏得員工和同事的信任。”
馬老師的話對于當下的K12教育行業極具啟示,畢竟把市場蛋糕一起做大才是王道,走邪魔歪道與教育本質格格不入。
?
?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者”,做人難,做企業更難,在K12在線教育風口隨著融資涌入、競爭加劇,原本單純的在線教育行業正變得不單純;多個知名在線教育平臺被失實、歪曲報道詆毀,受害企業摒棄“輿論潔癖”與容忍主義,對黑稿果斷采取法律武器維權;另外筆者也要寬慰“受傷”的創業者換個角度想,“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如果受攻擊者不夠優秀,壓根就沒有流言蜚語,也希望廣大朋友擦亮雙眼,自作理性判斷!
?
本文作者:李星,公眾號:靠譜的阿星,靠譜匯創始人,互聯網分析師,科技專欄作家,個人微信即QQ號:1598145405,歡迎交流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