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2日,「Grit Founder創業+」攜手「潤加速」在深圳聯合舉辦了“成就品牌出海——中美跨境電商圓桌討論會”。本次活動邀請了出海創業者、孵化器、市場營銷等專家,與深圳地區的創業者面對面交流,分享中美跨境電商行業資訊,解答創業者關于品牌出海的疑問和顧慮,幫助企業打通將產品銷售到美國的渠道。

在圓桌探討環節,Co.media CEO兼Grit Founder 聯合創始人楊子葉作為主持人,和現場嘉賓暢談了“成就品牌出海”這個話題。

主持人介紹
嘉賓介紹


楊子葉:在深圳創業有哪些優勢?如何利用深圳或者國內資源來成就自己的創業?
權泉:
深圳的創業氛圍很濃,而且硬件條件也很好。因為靠近像東莞這樣的城市,它的硬件加工產業園非常得完善。為什么HAX在深圳華強北放了一個加速器?因為即使是海外的硬件創業者,還是需要來深圳。
其他層面上來說,我們作為華潤的孵化器,我們是項目升級的項目,很多做產品升級項目的人都相互認識,大家都是很不錯“深二代”,往往之前他們的父輩就已經是在深圳的創業者,現在他們自己也出國留過學,把外國優秀的文化和產品帶進來了,比如:有人在做健康飲食產品、在做健身房等,這就是深圳的創業氣氛。
楊子葉:作為連續的出海眾籌者,你們每次眾籌的產品都不一樣。你們是如何選定做哪一款產品的?
劉大可:
選產品是非常重要的出發點,現在可以利用互聯網工具和自身產品的優勢,評估產品風險承受能力,結合創造需求的可能性和優勢產品的建設能力。可能我說得比較虛一點,但實際上,絕大部分創業者選型都是從自己的優勢、經歷、資源出發,選擇產品。
王洲平:
我很贊同劉總的說法,大家在產品初創階段,對具體產品形態可能還沒有太多的概念,主要單純地想把產品做好。等找到自己有優勢的地方后,先做出一個雛形來。
就像我們做3D打印機,先做簡單的基礎圖出來,然后放到Facebook上去做測試,你先用一點小錢做廣告,在上面你會看到你的目標人群對產品的認知度。我覺得你們可以先從這方面去嘗試選定產品。
楊子葉:你們通過哪些方法來進行前期的市場調研?
王洲平:
我們產品是基于以前的積累,做產品不要跨得太遠。我們之前做過互聯網社交項目,做得非常失敗,我也覺得很抱歉,當時虧損了有幾百萬,一塌糊涂。當時主要是跨界太遠了,整個人力、資源、精力都不足。自己的經歷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在眾籌前期,預熱是一定要的,比如剛才說的在Facebook上的預熱。
視頻是非常重要的方式,他比圖片和文字都要來得更加直接。我們當時做了一個視頻預熱的測試,在Facebook上做了視頻投放,第二天就有數據反饋回來,回來之后,馬上就根據用戶的興趣來改視頻,然后我們就再接著改視頻,接著又投放進去,一個視頻改了四五版,后來視頻的觀看率和逗留時間就會比較好, 這是我們在前期就能夠做到的調研。
第二個就是客戶、極客發燒友的市場,我們會挨個挨個去找他們。對于初創者來說,不一定都會有這個機會,我們當時聊了一百多個人,了解到了他們所感興趣的方向,去給他們提供什么產品。
劉大可:
我們有一個合作伙伴在美國。在我們的產品要上線之前,他會幫我們去做市場調研。比如說,我們要給產品起個什么名字,他會找500個人去評價這5個名字,了解有哪些好和不好的地方。調查一個還沒有真實發生的事,能幫你發現一些問題,做一些預測。
調查只能說明樣本量下面的一些成果,不能代表全部, 但做調查是很需要的。同時,最后的結果會牽扯到各方面的因素,你也不能百分之百的去依賴他。在創業之前,你要對整個產品有架構認識。尤其像硬件,在市場上有很多相似的競品,你要先定好價格、營銷、產品三個策略,然后還要想好這三個策略要怎么相互支撐。
我們之前在中國本土做了幾十年的產品,都沒有重視這些策略的布局。到了美國之后,他們天天都在說策略問題。我就跟他們說,你們不要天天給我講故事,天天給我畫餅,能不能說點兒實際的問題?我回來了之后就在想,市場已經發展成了這個樣子,我們真的需要去考慮策略問題,每次產品的更新迭代都牽涉到了策略問題。
因為我們之前已經有一兩年沒有做眾籌了,所以,三四月做智能音響眾籌的時候,我們專門在美國雇用了廣告團隊,拍攝團隊,公關團隊三個團隊。我們很重視這次眾籌,雖然我們30萬美金的收入沒有達到預期,但是我們的整個套路摸到了,影響力也有了,結果也是很不錯的。
我們得到了美國很多小分銷公司的詢問,甚至連亞馬遜也給我們發來了郵件。亞馬遜的銷售團隊也問了我們要不要在亞馬遜上架。我們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加入了亞馬遜賬號,然后就直接在全球開店了,并且得到了當地銷售經理的支持。眾籌是一個很必要的環節,會從多方面給你帶來不同的回報和影響力,同樣,從選定產品之后決定要怎么走也是很重要的。
楊子葉:作為中國初創品牌,以零資源走向海外,最大的挑戰是什么?如何破局?除了眾籌還有什么方式?
王洲平:
當企業處于這個階段的話,說明產品已經出來了,怎么打開市場是最難的事情。作為初創團隊來說,眾籌當然是第一個最好的選擇,但是現在眾籌是非常難的,跟前兩年的情況完全不一樣,以前就可以輕松拿到大媒體的報道,現在幾乎是不可能的。另外,跳票、延期都是經常發生的事情,還有眾籌要保護消費者的權益,歐美一些平臺上的原始眾籌用戶已經開始在慢慢流失了,但是對創業者來說,這是營銷成本最低的一個平臺,
第二這是我現在在做的事,參加海外展會。海外展會也是非常重要的,不管你有沒有錢,都值得參加。我在CES上也認識了可美亞的CEO楊子葉,還有亞馬遜的獨家代理人。我們非常看重的亞馬遜獨家代理人的后續動力,因為我們要做的是一條長線。展會是做外貿的一種需求,有些團隊會舍不得花這筆錢,但我們覺得咬咬牙,花這10萬人民幣是值得的。
第三,就是在深圳已經有了一些中美橋梁搭建了,會給我們提供一些幫助,斯坦福的一些高材生也在把中國的產品帶去了美國。由他們去談,跟我們自己去談去了很大的區別的,因為他們是在跟自己的學長溝通,這兩者之間就沒有什么文化或者語言的障礙。
第四,還可以和一些已經很成熟的跨境品牌合作,就像深圳浩方資本,在跨境電商這方面一直做得比較好,參加展會,他們然后把你的產品帶到世界上的各個地方去。
劉大可:
我們除了正常聚會,也參加了很多的展會。跨境電商也是一個很好的開局方式,雖然不一定會有自己的品牌,但是可以先把產品做起來。如果你真的有實力,別人也會愿意,給你投資,幫你銷售,這些都有可能。
楊子葉:當初選擇國外是不是也考慮到國內的版權和競爭問題呢?
劉大可 :
我們覺得就應該放眼全球,不應該局限于中國。現在中國市場也今非昔比了,很多中國消費電子品在全球占80%的市場份額。現在中美、中歐之間的文化差距已經越來越小了,溝通起來也就更加容易了。2000年以前,日韓都是在電子消費上都是全球主導地位的,現在我們做海外,也是必然的選擇。
因為我現在家還在北京。現在,還是要北京深圳兩頭跑。在深圳的辦事處也有了十多年的歷史;三年前,我們在深圳設立了自己的辦事地點,有了大一點的工作場地。我們也經常有北京的朋友過來,讓我介紹一些深圳工廠。開始時,我也在北京搭建團隊,后來就慢慢發現我們離不開深圳的土壤,如果是做一些創客類的項目,你不可能不來深圳。
王洲平:
我們做海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基于產品的特性,因為我們做的是極客。在中國,極客文化還沒有起來。
有趣的是在香港、臺灣、日本的客戶,都非常的想做中國市場。我有個韓國的客戶,從中國呆了一個月,從南京到上海都逛了一大圈,他自己在學中文,也把女兒送進了國際學校學中文,他覺得中國的紅利市場非常的大。
我覺得以后的硅谷會是在深圳,而不是在北京或者是上海,我是做創客的,做管理,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是,有人就問我,中國的創客和美國的創客有什么差異?其實很簡單,早期的硅谷是以玩為創意,他沒有太多的功利心,但是在深圳我們所有的項目都進入了孵化器,想的都是要怎么把它變現,這不是什么可恥或者不好的現象,它會讓你的項目更加靠近你的商業目標,成長得更快,這是在大深圳得天獨厚的優勢。
Q&A
劉老師和王老師講到的渠道是指全網的渠道還是特定眾籌的渠道?
其實現在國際市場比較出名的還是Indiegogo和Kickstarter這兩個,影響力是全球的。日本也有三四個,但是比較難走出來。
在剛開始做硬件創業的時候,是怎么建立供應鏈的?
這里有一個特別好的解決方案,就是找孵化器。因為孵化器往往會和工廠有合作,解決創業者的小批量生產需求。如果你自己去找工廠的話,是很難談攏合作的,因為工廠靠你,是沒有什么利益的,他主要是靠孵化器后期的合作。
如果是做產品視頻的話,是自己的團隊運營還是雇傭其他團隊?
根據你自己的能力,我們第一個視頻就是完全靠著我們自己,因為我們當時的資金不足,當時,主要就是靠我、一個美工、一個策劃,三個人把這個視頻做出來了。最大的問題就是什么都不會,但是我們會學會了EDIUS,然后再找一個模版跟著做。現階段,找人做視頻的話要花10萬塊,如果還要運營和公關團隊的話,又要另外計費,有些團隊收取10個點到20個點都是不一定的。
眾籌定價是選擇高價,還是低價?
定價的話,你要對產品有充分的認識。Kickstarter的話,對項目方要求的比較多,你要注意很多無形的成本。Indiegogo會更加愿意驅動項目方。定價要考慮的東西很多,你要明白自己的目的性,不是說價格越低就越好。
主辦方
「Grit Founder創業+」專注于傳播全球創業者的故事,深挖新銳創業項目,分享有深度、有溫度、有態度的創業見解,創建創業者最期待的互助共贏社群。
在成立的半年時間中,先后采訪了50多位中美創業者,累積閱讀量超過100萬,為優質的北美創業項目提供了深度媒體曝光的渠道。
部分之前采訪的創業公司:


“潤加速”是全球五百強企業華潤集團旗下的創業加速器。不同于其他孵化/加速機構,我們最大的特點是通過產業資源對接來助力創業企業成長。至今已經幫助12個創業團隊對接華潤置地、華潤電力、華潤燃氣等版塊產業資源。
潤加速深圳旗艦店,是深圳第一家以產業對接為主的加速器,位于深圳南山區高新園華潤置地大廈E座5樓。
除了空間和資本,潤加速將通過幫助入孵項目與華潤集團旗下的優質產業及商業資源、創業教育資源、國際名校校友會資源對接,幫助入孵項目實現在人才,市場,資源,服務等方面的最優配置,幫助創業者及創業項目獲得全面提升,并助力其盡快獲得下一輪融資。
潤加速歡迎多個行業及領域的創新創業項目,包括但不限于地產、設計、智能設備、電子商務、企業軟件服務等類型的項目。
活動支持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