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00萬北京人假裝生活”之后,又一篇“招黑”的網文戳中了廣大網友的痛點。這篇網文的作者“朱利安”在文中列數了阿里系創業人在杭州創業的失敗,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杭州夢想小鎮是“創業墳場”。這樣的結論真是可笑至極。

先不說杭州夢想小鎮是不是“創業墳場”,“創業墳場”這個詞也不過是作者“朱利安”高度意淫的結果。這位“朱利安”之所以提出“創業墳場”這個名詞,其實是別有用心。
有知情人士揭了他的底,這位自稱資深零售電商媒體人、前BAT公關專家的“朱利安”不僅跟BAT沒有直接關系,還是一位自己作死的杭州創投圈失敗者。
他在2013年去淘寶天下面試被拒,在19樓論壇寫了一篇吐槽淘寶天下HR的文章而被《賣家刊》雜志主編看中,但是他在《賣家刊》待了不到一年,卻因為到處黑采訪對象而被趕走;隨后他加入了某阿里人的創業項目,3個月后被對方CEO勸退;后來又加入了Boss直聘,因為無法通過試用期又寫了一篇《一名前員工:BOSS直聘到底是怎么運作的 》……
因此也不難理解,他此次之所以把矛頭對準杭州夢想小鎮,不過是一位失敗者的無聊發泄。
這篇為了發泄而發泄的網文,顯然漏洞百出。就他得出的結論來說,有兩個再明顯不過的硬傷。
首先,他竟然把阿里創業人的“團滅”等同于園區所有創業者的失敗。連他也知道,這是不符合事實的,因為他在文章中所寫,“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底至2017年中旬,夢想小鎮4個園區累計創業項目超過1000個,其中直接由阿里創業人組建的項目約占40%以上。僅良倉孵化器提供的資料顯示,旗下100多個項目中有50%團隊直接來自前阿里人。”也就是說阿里創業人只是所有在杭州夢想小鎮創業的創業者中的一個占半數的群體。這位“朱利安”武斷地把一個占半數的群體去代表另一半,用群體的失敗去掩蓋個體的差異,顯然是不合理的。
第二處硬傷更加搞笑,他竟然把所有創業的失敗歸咎于杭州夢想小鎮。他先說“園區十幾個孵化器平均死亡率50%”,但他大概也意識到這個死亡率在創投圈不算高,于是辯稱,相比中外互聯網公司“無一誕生于順境中”,夢想小鎮有著諸多順境,言下之意就是說創業者創業失敗就是因為夢想小鎮優惠政策太多。
這個觀點真讓人大開眼界,依我看,這位“朱利安”不僅別有用心,智商也挺感人的。
以“朱利安”的眼界,他只看得到在夢想小鎮這個孵化平臺里,每天有大批大批的創業企業集中死亡,卻沒有看到這些企業的死而后生;他只能看到那些鎂光燈下的成功者身后的那些黯然的失敗者,卻沒有看到失敗者的決心和夢想;他只是看到了自己的失敗,卻始終看不到他自己為什么失敗。
但凡有過創業經歷的人也都明白創業艱辛的道理,知道創業九死一生,是一條充滿未知的旅程。我采訪了幾位杭州的創業者,對于失敗,他們都非常寬容,也認為從失敗中收獲教訓是走向成功的必經之路。
由此看來,杭州夢想小鎮不是“創業墳場”,而是“創業福地”。夢想小鎮有著優惠的政策,可以讓創業者不僅被減免房租,還能獲得國家的高額補助,盡管這些政策并不能保證創業者可以馬上成功,但還是為創業者解決了后顧之憂。這既是對創業創新的扶持,也是對于創業者的包容。
要說這樣的夢想小鎮是“創業墳場”,那么哪里不是“創業墳場”?反正這個“鍋”,杭州夢想小鎮不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