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昨天開始,關于“創業墳場”的話題可以說是引爆了網絡話題,從朋友圈的轉發來看,也可以看出其中的熱度。
挑起話題者直指杭州夢想小鎮是“創業墳場”,這些說法也在網上遭到很多人的反駁。
因為某一孵化平臺上存在不少創業失敗案例,就稱之為“創業墳場”,這顯然是為了吸引眼球的“標題黨”。正因為這里集中了大量創業企業,而創業又是一個高風險的事情,失敗案例也相對集中一些,這并不值得大驚小怪。

一個創業成功者的背后,往往是很多不為人知的前序探路者的基礎之上。與其說是“創業墳場”,不如說是“創業牧場”,在“創業牧場”上,失敗本身就好像死掉的植物,即使腐爛了也會轉化為腐殖土,以其走過的彎路、試錯的教訓、鍛煉的團隊……為新生長的植物提供養分,可以說是“化作春泥更護花”。這不僅僅是一種樂觀主義精神,更是創業創新生態圈的規律使然。
從這個意義上講,簡單定性“創業墳場”是有失偏頗的。
涌金君也采訪了多位創業者和多個創業平臺,對于失敗,他們都比較寬容,但對于“創業墳場”他們表示不接受。
創業者的戰場“墓志銘”
聽到“創業墳場”的說法后,有一位創業者說,不需要鎂光燈,在這片傳說中的“墳場”,寫下自己的墓志銘——越挫越勇!
“斷頭今日意如何?創業艱難百戰多。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眲摌I從來不是件輕松的事。商場如戰場,既然是戰場,難免有傷亡,戰場離勝利也很近,但戰場離墳場也很近。
站在風口,豬也會飛。但事實上,當風口大到能讓豬飛起來的時候,基本上也意味著藍海即將不再,創業者要面臨的是市場的紅海。真正受到市場認可的是超前半步引領風口的創業者,而之后的創業者往往就會遇到項目雷同者。

前兩年,O2O創業有點一窩蜂,幾乎每天都有O2O創業公司獲得融資,也幾乎每天都有02O公司倒閉關門,就是因為創業者們所找到的用戶痛點何其相似。
暾瀾資本董事長姚勇杰曾告訴涌金君,每年要看幾百個項目,但投資的項目不會太多,絕大部分是被否掉的。
良倉孵化器位于杭州夢想小鎮內,工作人員說,每天近距離接觸創業者,最大的震撼是看著他們拼盡全力,向死而生,其中的艱辛及巨大的心理壓力是普通人所無法想象的。

項目好壞當然很重要,融資卻可能是創業項目命懸一線的關鍵點。對于創業項目來說,融資可能是最大的瓶頸。融到錢,研發投入就可以放開手腳,融不到錢,半路夭折的項目也不在少數。當資本開始用更審慎的態度、更冷靜的心態去理性看待每一個項目時,創業者獲得融資就需要付出更多。
寬容創業失敗應成共識
涌金君采訪過浙江很多創業者,他們中既有剛剛大學畢業風華正茂的年輕人,也有辭職下海半路創業的中年人,他們中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但所有的人都懷揣夢想,也都艱辛付出了。
作為高成本、高風險的創業本身,有著很大的不確定性。成了,帶來顛覆、喜悅和美好的收獲;敗了,意味著創業者理想落空、團隊失業、投資人的投資打水漂。高風險意味著高失敗率,這是創業圈的普遍現象,也是普遍規律。

幾個月前,在杭州某孵化器,一個項目宣布關停,創始人曾是杭城某知名投資機構的投資總監,放棄優厚薪資待遇,寧愿每月只拿能夠維持基本生活的薪資,和團隊一起奮斗。雖然項目最終關停,但這位創始人妥善安排了關停事項:安頓好團隊成員、退換剩余剩余的錢給投資人。這種負責任的態度,贏得認可。
寬容創業失敗應是社會共識。優化投資環境,打造創業平臺,大力加強創業文化建設,在社會上真正形成一種勇于創業、尊重創業、敢于創新、寬容失敗的社會風尚。
創新本身是個不斷試錯的過程。甚至可以說,失敗是創新的常態,而成功則是非常態??萍嫉拿恳淮瓮黄疲澈蠖际菬o數次的探索失敗,愛迪生為試制一種新的蓄電池,失敗8000次。企業模式創新,鮮能一蹴而就,馬云創辦阿里巴巴之前,大小挫折不下十回。
保守求穩、安于現狀、固步自封,“只許成功不許失敗”,對新生事物吹毛求疵,對失敗者冷嘲熱諷,這是不對的。鼓勵成功、包容失敗、立足長遠,真正把創業者的聰明才智調動起來,使創新的種子遍地開花,枝繁葉茂。
有這么多的成功者,說明夢想小鎮在創造“陽光雨露”的創業環境方面得了高分;有這么多的失敗者,說明夢想小鎮沒有“應試型”思維,不單純追求成功率,而是盡最大社會責任呵護每一個創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