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鉛筆道記者 劉小倩
2年打磨產品,2年做增長,疫情中一個月9000萬營收,增長1800倍。這是一個慢公司“厚積薄發+化危為機”的故事。
2018年7月,豌豆思維從線下轉型線上,第一個月營收僅為5萬元;2020年3月,時隔19個月后,在疫情中,公司單月營收突破9000萬元,增長1800倍,正向現金流達4300萬元,現金儲備和預收學費比值超過1:1,具備面向所有學員的全額兌付能力。
3年前,豌豆思維的3位奶爸創始人聚集在一起討論,想找到一款能夠培養孩子數學思維的產品,但他們發現市面上的產品大多不符合預期。于是,2016年10月,3人決定共同創辦豌豆思維,打造一款新的數學思維產品,由于大川擔任聯合創始人兼總裁。
豌豆思維主要為3~8歲兒童提供小班在線互動直播課程,試圖從數與代數、幾何與圖形、邏輯與推理、統計與概率、生活應用等5個方面來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
談及這段時間的高增長,于大川總結了一些方法論:
1 產品驅動是核心。創業頭兩年,豌豆思維一直在將美國NCTM評價標準和PBL教學模式相結合,打造一套更適合國內孩子的數學思維體系產品,并將“超級飛俠”主題游戲融在其中,以闖關模式來吸引小朋友。
2 健康增長是關鍵。公司要做健康的內生性增長,以終為始制定目標。2019年,于大川統一公司目標和員工目標,并將其量化,提出898策略,即80%的增長靠轉介紹、口碑,90%滿班率,80%的年續費率。
3 建立強力轉化引擎。建立“電銷+社群”的轉化體系,形成線上線下多場景覆蓋,給客戶種草和促單,提升關單效率。這也是支撐疫情期間增長的一個重要因素。
4 “人”是豌豆最重要的資產。疫情來臨后,豌豆思維跑遍整個廣東省買口罩,并多次表示要保證一線員工正常工資,不降薪,同時成立了抗疫基金,員工感受到公司善意后,激發了更高的工作積極性。
5 緊抓市場流量紅利。與知名母嬰電商平臺大V店合作直播帶貨,首場帶貨超300萬。
注:于大川承諾文中數據無誤,為內容真實性負責。鉛筆道作客觀真實記錄,已備份速記錄音。
19個月后單月營收突破9000萬
“3月31日晚上6點,豌豆思維19個月內實現從0到單月營收突破8000萬元?!庇诖蟠ㄔ谂笥讶Πl布了這則消息,隨之被各路媒體廣泛轉載。
在接受鉛筆道采訪時,于大川透露,截至當天晚上12點,單月營收已經突破9000萬元。“在8000萬時,整個廣州、上海、武漢、北京的團隊同時慶祝這一歷史節點,團隊都很受鼓舞,繼而在剩下的6個小時內又增加了1000萬元的營收。”
近日,豌豆思維又對外公布了一組最新的運營數據,其今年3月正向現金流達4300萬,現金儲備和預收學費比值超過1:1,具備面向所有學員的全額兌付能力。
豌豆思維創辦于2016年10月,是一家專注于3~9歲兒童數學思維培養的教育機構。現有課程主要是針對幼兒園小班到小學三年級階段的孩子,為其提供小班在線互動直播課。
創業頭兩年,豌豆思維主戰場還在線下,開始是為培訓機構和幼兒園提供課程輸出、師資培訓等服務,后來則是開設直營店,為C端用戶提供整套的課程服務。但基本上團隊所有的重心都放在打磨產品和用戶體驗上?!案跣挠嘘P吧,那個時候想得更多的是把產品做好,讓自己的孩子也從中受益。再說,教育是一個長周期產業,只有把產品和服務做到極致,才能活得更久?!?/p>
這兩年,豌豆思維接連完成2輪融資,分別是創新工場投資的數百萬天使輪,以及樂元素和創新工場押注的數千萬人民幣Pre-A輪融資。
2018年,在線教育已是大勢所趨。7月,豌豆思維內部又做了一次調整,從線下轉型到線上,并開始了做增長之路,首月即營收5萬元。
當時,為了搶占市場,大部分少兒在線教育機構都在高舉高打。左手上億融資剛到賬,右手向各大媒體奉上市場費用。
于大川認為,這并非長久之計,他甚至還主張進一步調整利潤模型,將對外營銷預算額削減到直逼0,實行898策略,即80%的增長靠轉介紹、口碑續費,90%滿班率,80%的年續費率。“由于我們起步比別人晚半年,先發優勢不足,也燒不起巨額廣告費。我們只能拿著別人1/10的錢在后面拼命追趕。不過,這也倒逼著我們做精細化運營。”
強敵環伺,豌豆思維嘗試用“電銷+社群”同步進行推廣,形成線上線下多場景覆蓋,給客戶種草,提升轉化效率。
“通過轉化環節的模塊化打造,讓幾百個銷售和運營之間形成一定默契,標準化的話術和判斷標準讓大家能快速地判斷出用戶的成交意愿度,通過對用戶的分層營銷,從而提升整個轉化效率?!蓖愣箞F隊設計了一整套用戶轉化策略。
轉危為機二部曲:穩定員工+調整流量
內部剛調整完,整個團隊打算在2020年發力時,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卻打亂了原來的節奏。
初期,所有人都裹挾著未知的恐懼,不知道怎么辦,豌豆思維也是如此?!按竽瓿跛?,管理層就在線上聯系開會,一起探討該如何將這場危機變成轉機?!?/p>
最為迫切的就是員工復工問題。
為了買到防護物資,豌豆思維團隊基本跑遍了整個廣東省,甚至親自到工廠去談判。由于供給嚴重小于需求,那時的口罩基本上一天一個價格。即使忍痛下單,還要承擔被不定期放鴿子的危險。于大川回憶,最多時公司同時在6個渠道下單付款,但最后只有2家成功完成交貨,價格為4.8元/個。
公司1000余名全職老師也時刻在家準備著上網課。沒有背景墻就主動去畫一幅logo畫,沒有電腦就提前翻山越嶺到隔壁村去借,沒有網絡就用熱點……于大川表示,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每一個都深深印在他的腦海中。
為此,于大川在公司內部提出,要絕對保證每個小伙伴的工資待遇,尤其是一線年輕人?!案吖芸赡苓€會有一定積蓄,但部分年輕人不干活或許就沒有收入來源了,而他們還需要租房、吃飯等?!?/p>
讓員工過得好,這件事看似很普通,但在疫情期間各公司普遍裁員降薪的情況下,卻是一個非常行之有效的增強回路。較高的員工滿意度反過來釋放了公司的商業價值,大家愿意跟公司一起共度難關,有著很強的歸屬精神和主人翁意識。于大川回憶,“有小伙伴還反過來安慰我,說大哥你別擔心,我們有很多辦法可以解決的。”
其次,則是流量問題。
伴隨著在線教育行業的升溫,在需求被激發的同時,市場競爭也在加劇。很多學校老師及線下機構都“被迫營業”,也讓學生和家長直觀地感受到不同課程形式的優劣。如何用好流量突圍,是大多數在線機構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
豌豆思維從大年初四就決定開放公益課,一方面是真的想為疫情做點事情,另外也希望通過公益課的形式,讓更多人體驗豌豆的產品。 1月29日,豌豆思維公益課正式推出,開始是武漢地區,后來擴展到全國,現在已經推廣到海外?!拔覀兪悄谜n來當公益課上的?!庇诖蟠ㄕf道。
讓他印象最深的則是一位學生家長的主動幫忙。該家長從事戶外廣告行業,擁有很高價值的戶外廣告牌資源。疫情期間該家長主動聯系豌豆思維,讓他們免費投放公益廣告。
同時,豌豆思維也在進行直播賣課。于大川發現,媽媽們很喜歡這種形式。3月底,豌豆思維與合作已久的母嬰電商平臺大V店合作開始首次直播,當場帶貨超300萬元。
滲透率升至10% 在線數學進入規?;癄I收
行業報告顯示,在倡導學科素養和叫停超綱教育的背景下,數學思維市場已經進入快車道。2022年市場規模有望達到500億,行業滲透率將從當前的4%提升至10%。此次疫情下的“停課不停學”浪潮,也進一步提升了市場對在線數學思維教育的認知和接受度,相當于為整個在線教育行業做了一次大規模廣告投放。
“家長以前可能不會去上網課,但現在被學校強制上網課,培養了用戶習慣。也就是說,用戶從認知到認可,從‘想要’已經過度到了‘需要’?!?strong>于大川估計,這次疫情對整個在線教育賽道而言,可能節省了近2400億元投放費用,突破了下沉市場圈層。“這個流量會是把雙刃劍,加速行業的洗牌跟淘汰?!?/p>
此前,在線數學思維賽道頭部玩家曾透露,2019年11月,單月營收超1億元。如今,豌豆思維也踏進單月營收9000萬元大關。在線數學思維賽道的選手們似乎正在步入規模化營收階段。
在于大川看來,數學思維其實是用戶的一個剛需產品,從近段時間的市場反饋來看,也證實了這一點。目前,市場的頭部效應已經形成,接下來的市場競爭將進入垂直領域與橫向拓展的競爭階段?!按怪鳖I域將在直播課的優化以及AI課的領域展開競爭,橫向拓展領域將是通過跨學科搶占用戶時間的競爭。在垂直和橫向維度的競爭,核心是產研能力和運營能力的競爭。”
截至目前,豌豆思維共計獲得4輪融資。其中,2019年連續完成了2輪,分別是由DCM中國和創新工場投資的1500萬美元A輪融資,和新東方集團聯合新東方產業基金領投,喜馬拉雅、DCM、創新工場、明裕創投等機構跟投的數億元B輪融資。
現階段,豌豆思維在讀學員數量達12萬,80%的學員增長來自轉介紹和口碑續費,滿班率達到90%。于大川表示,接下來,豌豆思維將繼續遵循健康的內生增長原則,做有效高速的增長,并持續優化運營細節,加大產研端的投入。
于大川表示,“讓孩子愛上學習”是豌豆做教育的初心,讓每一位孩子能一直快樂學習也是豌豆團隊的責任。未來,公司在運營層面將繼續遵循健康的內生性增長,做有效高速的增長,持續優化運營細節。同時,在產品層面加大投入,堅持后端驅動,給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提供體驗更好的產品,不斷提升學生和家長的滿意度。做一家持續有爆發力和持久經營健康經營能力的平臺型教育公司。
2023-04-18 鉛筆道發布了 《又一波社區經濟興起:席卷100多個社區 訂單總數超100萬個》的文章
2023-04-07 鉛筆道發布了 《智能檢測裝備產業發展按下“加速鍵” 北京跑出“第一棒”》的文章
2023-03-20 鉛筆道發布了 《制造強國征途,智能檢測裝備這個“扶車人”已開始率先發力》的文章
2022-11-11 鉛筆道發布了 《長期主義“陪跑”式服務,聲網如何構筑千億實時互動生態》的文章
2022-11-10 鉛筆道發布了 《首飛前夕,捷龍三號運載火箭重磅亮相珠海航展》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