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創業家(公眾號ID:chuangyejia)
口述 |?衛哲
疫情既是試金石也是加速器。在一個行業中,有的企業活得很慘,有的企業則逆勢而上。
通常每年第一季度是投資行業的淡季,但今年對于嘉御基金來說,反而最忙。我們在今年一季度的投資數目和金額,創造了嘉御基金成立近九年來的新高。原因在于在疫情的加速下,讓一些優秀的企業家變得更優秀,讓我們也看得更清楚了。
我們一季度一共投了10個項目,其中4個是新To C的項目,6個是新To B的項目。我們用錢在說話,用錢來說明我們看好哪些類型的新To C和新To B。
01新消費的“人”
幾年前馬云提了“新零售”,我在去年提了“新消費”。新零售和新消費有什么區別?二十年前,我剛剛加入消費零售連鎖行業時,當時的英國老板給我上了一堂課,講的就是“人貨場”,從三個角度來看一個立體問題。新零售只講了“場”的變化,但新消費除了關注“場”,還有“人”的變化和“貨”的變化。
在新消費人群上,我們認為:
1、“得年輕人者得天下”
Facebook、淘寶、QQ,幾乎都是從年輕人群開始做的。盡管剛開始布局時年輕人不是主流消費人群,但后浪一定會推動前浪,他們一定會成為社會的主流消費人群。
現在,中國乃至全世界消費習慣發生了改變,在我們年輕時父母會告訴我們該買什么,現在則相反,我的很多消費習慣被我的兩個00后兒子改變了。我希望年輕和時尚,所以他們所使用的產品和服務,也是我期待的產品和服務。這樣的產品不僅得到了年輕人的青睞,還有可能通過年輕人影響上一代消費者。因此,企業關注90后、95后甚至00后,非常重要。
2、女性掌握著家庭消費的決策權
我們投資了素士電動牙刷。一年前我問創始人,素士電動牙刷男女購買比例是多少?他回答是5:5,很完美。我說,錯了,我們希望至少有70%、甚至80%是女性消費者。因為女性消費者會為她的老公、男朋友、孩子買電動牙刷,反過來很少有男性為女性買電動牙刷,因為女性掌握著家庭消費的決策權。
3、好玩大于好用,悅己大于悅人
90、95后與80、85后的核心區別是什么呢?此前我在黑馬課堂上講過,90、95后是小康1.0,80、85后則是溫飽1.0。溫飽1.0注重性價比,關心產品是否好用。小康1.0不僅要好用,更要好玩,其次,悅己大于悅人。這并不是說90、95后自私,因為他們大多是獨生子女,沒有太多的人要取悅。
因此,創業者需要問自己,你的產品和服務在使用前、使用中和使用后,值不值得用戶拍張照發朋友圈曬一曬。如果沒有,說明產品和服務沒有做到好玩大于好用,沒有做到悅己大于悅人。凡是我投資的企業,我都建議創業者首先要按網紅打卡的標準來設計產品。
4、關注租房經濟的背后問題
當租房成為年輕人主流居住方式時,背后的生活習慣一定會改變。譬如在吃飯上,除了在外就餐和點外賣以外,我們也會關注現成品或半加工食品,這和租房經濟、租房人口有關。
02新消費的“貨”
第一、“貨”可以分為四種品類
根據頻率和客單價兩個指標,可以把“貨”分成四類:
1、低頻高客單價的絕對耐用品,例如冰箱、洗衣機、汽車,這類產品我們并不看好。疫情期的經濟沒那么樂觀,大家口袋里沒錢,產品客單價高,既然耐用就繼續用吧。其次是它的購買頻率低,很難形成新品牌。
2、高頻低客單價是絕對快消品,這類屬于日活產品,如水、牛奶、油,用戶每天必須用,但客單價很低,這種產品我們也不看好。疫情之后很多社會資源會向頭部品牌集中,中小企業新興品牌很難存活,很難在快消品類里殺出一片天地。
3、相對快消品。一部分的絕對快消品升級成了相對快消品,這類屬于周活和月活產品,即每周或者每月會吃一次。舉例來說,咖啡在歐美國家是日活產品,但在中國則是一周一兩次,奶茶和火鍋也是一樣。它們的客單價對比快消高一點,幾十塊或一百多塊。這個領域中有很多品類和品牌是空白的,還有機會去顛覆。因此,我們非常看好相對快消品。
4、相對耐用品,如電動牙刷,牙刷桿可以用一兩年,產品頻率以季度或年為周期,客單價幾百元,很少超千元。有一個例外是手機,手機在其它國家屬于絕對耐用,每兩三年更換一次,但在中國年輕人來說則是相對耐用品,每六個月或每年換一個。
第二,器材和耗材的關系
我們做投資時,經常會考慮耗材和器材能不能結合。惠普是全球知名打印機品牌,但打印機并不賺錢,墨盒賺錢。如果企業是做器材的,要想辦法讓它產生新的耗材;如果是做耗材的,要想辦法做一點器材出來。
例如電動牙刷和電子煙本身就是器材和耗材的結合,牙刷桿與刷頭,電子煙桿與煙袋。如果一開始不是器材和耗材的結合,要想辦法創造出來。
我們在一季度投資了黑馬學員企業“鍋圈食匯”。鍋圈食匯專注于中國家庭的廚房食材供應鏈,在社區開設門店,用戶可以一站式購齊食材。在疫情期間,鍋圈食匯一季度收入同比劇增,有一半來自于新開店的增長。鍋圈食匯計劃今年目標是開設4000家門店,原來還擔心有挑戰,現在加盟商源源不斷,一周就能開七八十家店。我們建議鍋圈做一個電火鍋,上面寫上“鍋圈食材”品牌名稱,如果用戶成為企業會員就免費贈送。我們發現有這個鍋的人,就不想讓鍋閑著,這會帶動耗材的消費。
因此,做耗材的公司,要想盡一切辦法做器材;做器材的公司,希望能產生新的耗材,這是我們對人貨場的“貨”的第二個重要認識。建議做消費品的公司,大膽地想一想。
第三,打造合理合法的成癮性產品
企業要重點考慮如何打造成癮性的產品。例如泡泡馬特,玩具一開始不是成癮性產品,但盲盒符合的這一特性,就像我們小時候收集水滸108將的卡片。
03新消費“場”
1、四個在線
以前我講新零售時,反復強調新零售的核心是四個在線——員工在線、客戶在線、產品在線、管理在線,這四個次序不能錯。
員工在線。開視頻會議算嗎?也算,但是還不夠。對于很多新零售企業來說,導購、店長能否實現在線化管理、在線化運作非常重要。
客戶在線。如果客戶離開你的門店,你還有渠道跟他互動溝通嗎?有的話,就實現了客戶在線。
產品在線。原來很多企業只會做產品在線,做個官網、小程序,把產品掛上去賣。因此產品在線都會做,但是沒那么重要。
管理在線。如果前面三個“在線”都有了,形成了體系,就實現了管理在線。
2、在線能力+到家能力
在人貨場中,“場”必須具備在線能力和到家能力。
疫情期間餐飲行業一度一片狼藉,餐飲行業開始共享員工,西貝把員工給盒馬鮮生用,反過來證明盒馬鮮生生意非常好。同樣是線下超市,為什么盒馬生意好?因為盒馬具備在線能力。盒馬每個用戶掃碼成為會員,還能夠送貨到家。
有一家餐飲企業從疫情一開始,創始人天天曬業績。他發誓在疫情期間,把銷售規模追回去年的同期水平,這家企業叫木屋燒烤。
在我認識的朋友圈里面,餐飲企業正在恢復,但是沒有人可以同比實現兩位數的增長。他們怎么做到呢?牛文文講到,一個企業的精氣神、文化很重要。這家公司的員工主動要求降薪、留職停薪。老板說,絕對不會讓大家降薪,跟老鄉雞的束總一樣。當你羨慕別人家的員工,要先成為別人家員工心目中的老板。過去幾年我們和木屋燒烤談在線能力,又迅速疊加了到家能力。線下門店因為疫情無法恢復,他們把烤串做成了烤雞腿飯,憑借在線能力和到家能力,迅速彌補了營收的缺口,成為餐飲行業唯一一家營收超過去年同期的企業。
我們投資的江南布衣,過去四年積累了千萬以上的電子會員,具備了在線能力。現在到店能力由于疫情受到了影響,他們推出了盒子計劃,把十件左右的衣服快遞到會員家,讓會員免費試穿,并且承擔運費。為什么做這個呢?體驗為王。他們推出了1萬個盒子,最終有3000個盒子成交,每個盒子1000元,成功交易了3000萬,物流成本則不到30萬。
我相信無論是木屋燒烤還是江南布衣,在線能力加上到家能力,不僅使得他們在疫情期間迅速恢復,在疫情之后成為一個爆發性的增長點。我們建議所有新零售企業,都要建立在線能力和到家能力。
3、線下店的業態
今天的線下店要么足夠小,要么足夠大,不大不小的中型業態是最痛苦的。這次疫情中型業態的門店損失最大,也最難恢復。
船小好掉頭,足夠小的店像螞蟻雄兵一樣,固定成本低。什么行業適合開足夠小的店呢?回到人貨場,如果是高頻低客單價,就要足夠小。譬如鍋圈食匯的用戶是火鍋的粉絲,貨相對快消,場的店足夠小,三位一體都做到了,它的表現就是在疫情期間得到了加速。
什么業態店要足夠大呢?即低頻高客單價。買房是低頻、結婚也是低頻。我們希望結婚是人生最低頻的事,最好沒有復購。一場婚禮一二十萬,客單價很高,疫情期間我們投資了高端婚禮會所“格樂利雅”,門店都是上萬平,在一個店里給用戶最難忘的人生體驗,符合90后、95后的需求。
盡管疫情影響巨大,但擋不住愛情。很多人只是把自己的婚禮往后推遲了,訂單沒有損耗。一旦恢復正常營業,格樂利雅今年的營收目標根本不用調整。
04新加盟
1、外加盟體制
中國很多業態是靠加盟做起來的,在新To C里,加盟模式也必須改變。傳統加盟模式下,加盟商幾乎是變形金剛,要出錢、營銷、選貨、壓貨,還要訓練員工,這個模式是落后的。新加盟2.0的核心,就是把加盟商做的事進行分拆,看哪些應該由品牌方做、哪些應該由加盟商做。
比如有些品牌方很有錢,為什么要讓加盟商投資?因為加盟商的物業能力比較強。格樂利雅有直營、有加盟,加盟不是缺錢,是缺好的物業。格樂利雅負責員工招聘、培訓,以及品牌營銷,加盟的目的是為了獲取優質的上萬平米的物業。
如果企業的拓店模式需要加盟商,品牌方和加盟商應該發揮各自的優勢。當然由于分工不同,新加盟2.0的利益分配機制也要相應調整。
2、內加盟體制
新加盟2.0第二點是我特別鼓勵的,就是如何實現內加盟體制。為什么不讓我們的員工、店長成為企業的加盟伙伴呢?全家便利店就一直這么做,讓員工告別一輩子打工的心態,還能實現團隊的成長與企業文化的打造。所以這是內加盟體制,而不是選來的外加盟體制。
2023-04-18 鉛筆道發布了 《又一波社區經濟興起:席卷100多個社區 訂單總數超100萬個》的文章
2023-04-07 鉛筆道發布了 《智能檢測裝備產業發展按下“加速鍵” 北京跑出“第一棒”》的文章
2023-03-20 鉛筆道發布了 《制造強國征途,智能檢測裝備這個“扶車人”已開始率先發力》的文章
2022-11-11 鉛筆道發布了 《長期主義“陪跑”式服務,聲網如何構筑千億實時互動生態》的文章
2022-11-10 鉛筆道發布了 《首飛前夕,捷龍三號運載火箭重磅亮相珠海航展》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