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時代,數字身份成為重要的基礎設施,如多國政府都在布局eID。然而傳統的數字身份存在數據分散、難以共享、授權方式不夠安全、身份偽造等諸多問題。
2020年5月9日,火幣區塊鏈研究院(下稱“火幣研究院”)與中國數字經濟百人會(下稱“數百會”)可信數字城市專項工作組、太一云(股票代碼:430070)聯合發布主題為《區塊鏈數字身份:數字經濟時代基礎設施》的研究報告(下稱“報告“)。
報告闡述了傳統數字身份面臨的主要問題,從區塊鏈與互聯網的技術特征、應用難點等方面進行了具體分析,并對現有區塊鏈技術在數字身份的應用eID數字身份鏈等案例進行了梳理,最后報告對區塊鏈數字身份的應用方向提出了思考。
火幣中國CEO兼火幣研究院院長袁煜明表示,區塊鏈可以提供分布式的信任環境,能夠協助安全身份認證和身份隱私保護,是數字經濟時代基礎設施。
報告指出,全球有11億人沒有官方簽發的身份證明或是增強其信用的行為證明,導致無法享受很多應有的權利。而區塊鏈能夠利用鏈上信息真實可信、不可篡改等特點為這些人提供低門檻的可信身份。
2020年2月,中國人民銀行正式發布了《金融分布式賬本技術安全規范》,其中第十三章提到了身份管理的規范,對身份注冊、身份核實、身份管理等多個方面提出要求;第十四章則提到隱私保護,規定所有信息需獲得信息所有人授權,需告知用戶其被使用的數據等。
報告認為,數字身份是網絡中的標識,其核心是通過提供和驗證身份信息來證明“我是我”,當前區塊鏈數字身份發展和使用的最強驅動力主要來自數字金融行業的發展。區塊鏈數字身份可以有效解決重復認證、中心失效的問題;可以結合生物識別技術為無法獲得官方身份簽發的人形成可信數字身份;并且區塊鏈可以結合零知識證明等隱私保護技術,實現由用戶自己掌控的自我主權身份。
袁煜明直言,區塊鏈可以實現自我主權身份與數據管理,未來,區塊鏈數字身份將成為每個人的可信基礎設施,從而創造個人價值最大化。
而對于區塊鏈數字身份的應用依然存在諸多難點。報告指出,區塊鏈技術和數據隱私保護技術存在性能較低的問題;用戶隱私保護和企業數據變現的商業模式存在沖突,可能導致企業沒有參與的動力;DID和私鑰都很難記憶且需要用戶自己保存,對用戶的使用門檻較高等問題還有待解決。
對此,火幣研究院和聯合發布方數百會可信數字城市專項工作組、太一云表示將會進一步加強對區塊鏈數字身份的應用研究。據悉,火幣研究院作為火幣中國旗下專業的研究機構,長期致力于區塊鏈技術的研究和推廣,以推動整個區塊鏈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數百會是在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和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的指導下,由中國電子學會聯合國家級科研機構、知名高校、事業單位、行業組織和典型企業共同發起成立的,而數百會可信數字城市專項工作組,是致力于開展數字經濟背景下可信數字城市建設和數字身份標準推動等專項工作的組織,其牽頭單位是太一云。
“在實際落地過程中區塊鏈的統一身份標識會是最先落地的領域,同時需要政府牽頭去推進相關系統的建立和使用,出臺相關標準和政策,從而更快地推動區塊鏈數字身份的發展。”袁煜明說。
(閱讀報告原文點擊:https://mp.weixin.qq.com/s/opKzWDgjRP0uBwpTA7UZuw)
2021-12-03 中國財經發布了 《區塊鏈技術助力城市產業轉型升級,歐科云鏈持續研發輸出創新成果》的文章
2021-11-18 中國財經發布了 《歐科云鏈:元宇宙的吸引力在于可以帶來新發展機會和希望》的文章
2021-11-15 中國財經發布了 《火鏈科技CEO袁煜明:用區塊鏈助力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