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國家地理中文網」,作者:ANGELA CHEN,譯者:mikegao,原標題「疫情結束后,虛擬旅游還能持久嗎?」。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世界90%的地方都限制出行。盡管疫情緩解了污染,但它對旅游業的打擊是毀滅性的。那么,人們對虛擬旅游的興趣能否延續到疫情之后?VR技術能否始終吸引人們關注?
?以下為正文,Enjoy~”
春暖花開,往常到室外擁抱春天的人們,可能只能依賴虛擬旅游了。虛擬旅游備受專家推崇,因為這種環保的游覽方式可以緩解旅游超限難題。
如今,全世界90%的地方都限制出行,許多懷揣著探險夢想的人們正在借助虛擬現實(VR)去探訪馬丘比丘或加勒帕格斯群島。這種技術減少旅游業碳足跡的潛力顯而易見。新冠疫情封鎖甚至帶來了一些意想不到的生態效益,空氣和水質量都有所提升。
盡管疫情緩解了污染,但它對旅游業的打擊仍然是毀滅性的。那么,人們對虛擬旅游的興趣能否延續到疫情之后?VR技術能否始終吸引人們關注?
不只是小把戲
多年來,航空公司、旅行社和旅游局都在用VR技術向潛在游客推銷旅游目的地。Global Data機構的旅游分析師、一份VR旅游產業報告的作者Ralph Hollister認為,眼下,「新冠肺炎疫情或許能讓VR擺脫‘小把戲’的形象。」
虛擬旅游體驗的受歡迎度正在飆升。VR旅游公司Ascape的首席執行官Valeriy Kondruk稱,該公司APP的下載量在12月份(傳統旅游旺季)增長了60%,且自1月至今已翻倍。Kondruk稱,即便往常使用Ascape公司VR內容的航空公司和旅行社都已經暫時停用賬戶,但教育工作者和療養院的工作人員對VR內容的興趣依然有所增加。
對于像馬丘比丘之類的熱門目的地,虛擬現實體驗有助于分流一部分游客,減少當地基礎設施的負擔。
圖源:JONATHAN IRISH, NATIONAL GEOGRAPHIC IMAGE COLLECTION
不過,在「用虛擬現實來先試后買」和「把虛擬現實當做目的地本身」之間,仍然存在巨大的鴻溝。首先,這項技術并不成熟,360度的虛擬現實視頻常常需要通過頭戴設備或APP來觀看。這些設備又貴又重,會引起頭暈惡心,而且戴上30分鐘以上就很不舒服。Hollister說,APP沒有這些問題,但效果沒那么出色。
感官受限是另一個障礙。視頻關注于聲音和圖像,觀看者卻不能聞嗅、觸摸或品嘗。此外,VR體驗一般只有幾分鐘,很難與一場十幾天的西班牙之旅相提并論。當然,「虛擬現實」一書的作者Samuel Greengard稱,一些研究者正在致力于研發更加沉浸式的VR特征,比如觸覺服裝。但是,盡管增強感官體驗的全身型套裝能讓亞馬孫雨林或南極的視頻更加真實,但它仍然無法滿足驅使我們去旅游的深層次需求。
漫游的本能
旅游者并非本地人,也并非商務旅行者。旅游者行程的指向性更弱,而更關注于新體驗和新發現。美國圣克拉拉大學研究VR的哲學學者Erick Ramirez認為:「這恰恰是虛擬現實無法重構的。」
他把虛擬現實的未來比作一個經典的思想實驗:想象你把自己連在一臺「體驗機器」上,只是永久地感到快樂。Ramirez說,設計這個實驗的哲學家Robert Nozick認為「沒有人想被連在這樣一個東西上」他說,「我認為,游客體驗的價值蘊藏在‘做’,并不只在‘看’和‘聽’,而VR很難復制」。
我們不只是想做事情,我們還想成為能決定做什么的人。虛擬旅游本質上是被人構建出來后‘喂’給我們的,我們所能看到的世界局限于某人能拍攝或能構建的范圍。Ramirez認為,這就是「參團游覽中最獨裁主義的一面」。
虛擬現實的范圍僅限于它被構建的范圍。在虛擬體驗中,你無法選擇在小巷里閑逛,然后走進一家迷人的咖啡店,除非這些選項早已被程序員設定好。
攝影:SYLVAIN SONNET, GETTY IMAGES
某人如果真的去了印度,就可以決定去哪里,去看什么。他們會為自己、為他們所了解到的東西而感到驚訝。通過視頻去印度的人,可能永遠看不到VR制作公司為了讓體驗更愉悅而遮掩的內容。Ramirez說:「比如說,埃隆·馬斯克設計的旅程,與生活在印度的工薪階層所涉及的旅程看起來可能大相徑庭。當我們進入這些熱門的VR體驗時,一定要記住這一點。」
談及我的個人體驗,我2015年體驗過VR旅游。我當時使用Oculus眼鏡體驗了加拿大溫哥華北海岸的一小段旅途。這段演示片非常漂亮,跟實地非常像(我四年后到過那里)。不過,在其他方面還是存在一點差別。一部分差別是感觀層面的:現實中的風吹到我皮膚上很冷,而且我能觸摸到水。但是,最大的區別在于我身臨其境的專屬性。親身的體驗只會發生在我身上,對于聽到什么、看見什么,我能夠完全掌控,而且,如果我想,我能看見并選擇其他東西。
綠色的內涵
圖源:IDEALINK PHOTOGRAPHY, ALAMY STOCK PHOTO
法國南部的舊石器時代巖畫遺址Chauvet-Pont-d’Arc非常脆弱,不允許游客親自進入。附近的一處復制品則可以讓游客欣賞巖畫的副本。這種方式與虛擬現實旅游體驗很相似。
虛擬現實可能永遠也取代不了傳統旅游,但它仍然能提供一些有趣的可能性。如果這項技術變得足夠復雜,我們中間環保意識較強的人,尤其是致力于減少我們的碳足跡的人(或者對「飛行羞恥」很敏感的人),可能會更傾向于這種逃離方式。VR旅游確實能讓自身無法到達某些標志性景點的人們獲得一番體驗。最重要的是,它能把人們帶到無法進入的一些地方。
例如,法國南部有一處世界早期的巖畫遺址。由于這幅舊石器時代的巖畫十分脆弱,該遺址禁止公眾進入。不過,距離原址僅僅6公里的地方就有一個完整的復制品。Ramirez認為,虛擬現實也能以相似的方式來展示全世界的遺址,甚至更加便捷。Global Data機構的Hollister也認為VR在重現歷史名勝過程中能起到獨特的作用。Ascape公司的首席執行官Kondruk稱其公司一直在與越南一家大旅行社合作,構建該國政府限制旅游者進入的區域。
最終,虛擬現實對旅游的影響將取決于新技術的演進與應用。截至目前,相關進展正與日俱增,但其程度尚不足以擾亂旅游產業,或在疫情結束后使旅游相關的碳排放減少。但使,好比旅游平臺的紙媒與社交媒體能提供真實探索中的一些發現,虛擬現實也能把遙遠的地方拉近眼前,并以此來激勵游客,無論他們將來去或不去什么地方,都能遵循可持續發展的方式。
電科技專注于TMT領域報道,青云計劃、百+計劃獲得者。榮獲2013搜狐最佳行業自媒體人稱號、2015中國新媒體創業大賽總決賽季軍、2018百度動態年度實力紅人等諸多大獎。
投稿請登錄:http://www.diankeji.com/member 商務合作請洽:marketing#diankeji.com
聲明:本站原創文章文字版權歸電科技所有,轉載務必注明作者和出處;本站轉載文章僅僅代表原作者觀點,不代表電科技立場,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2021-12-16 電科技發布了 《羅永浩劃定重返科技界目標:AR/VR/MR,下一站元宇宙?》的文章
2021-11-17 電科技發布了 《愛奇藝2021Q3財報發布:總收入76億元 會員營收43億元》的文章
2021-11-05 電科技發布了 《將3A大作帶入大屏場景,樂播攜手天翼推出云游戲主機》的文章
2020-03-23 電科技獲得了沐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