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被黑客竊取數據的是來自匯醫慧影的一款基于AI的COVID-19檢測系統,該系統可以從胸部CT的DICOM圖像檢測是否存在感染癥狀,目前已經應用在國內20余家醫院,累計篩查病例超20萬例。另外匯醫慧影還與英國、馬拉西亞、泰國、厄瓜多爾等全球多個國家的專業機構進行了相關合作。
黑客聲稱其已獲得COVID-19檢測技術源代碼以及驗數據,并以4比特幣的價格向外出售。出售的數據具體包括150MB的新冠病毒實驗室研究成果、1GB技術相關內容,以及檢測技術源代碼,還有1.5 MB用戶數據。
對此,匯醫慧影28日發布了最新公告稱,經分析,黑客盜取的僅是培訓資料,沒有AI源代碼,更沒有客戶數據。公司已向相關主管機關進行了報告,正在緊密合作堅決追究并懲治相關違法犯罪行為。
匯醫慧影還表示,已經在第一時間對各系統進行了全流程的檢測和風險排查,采取了完善和升級措施。
4月初,美國衛生和公眾服務部(NHS)和捷克一家負責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的醫院也都曾遭遇了黑客攻擊。
據研究咨詢公司Gartner Inc.副總裁Avivah Litan稱:“可以預計的是,隨著新冠病毒恐慌升級,黑客攻擊也將迅速升級。”他表示,網絡罪犯經常利用自然災害等緊急情況以及奧運會之類的重大事件,試圖竊取錢財和敏感信息。
盡管從匯醫慧影此次事件來看,最受患者關注的隱私數據并沒有大規模泄露,但也再一次敲響了警鐘。
近年來,醫療衛生行業黑客攻擊事件不斷,此前,Protenus曾發布了一份2019年醫療行業數據安全報告,對過去一年醫療數據泄露事件進行了總結分析,報告顯示:2019年醫療行業黑客攻擊事件較2018年猛增了48%,而自2016年以來,醫療行業平均每天至少會發生一起患者數據泄露事件,醫療數據持續“裸奔”。
圖表上可以看出,近幾年醫療衛生行業黑客攻擊事件在飛快增長。
在《安全簡史》一書中,有段關于黑客攻擊的描述,“如果有10%的利潤,黑客就保證不會消停;如果有20%的利潤,黑客就會異常活躍;如果有50%的利潤,黑客就會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黑客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
而醫療數據顯然是一塊誘人的肥肉,專家表示,醫療數據在黑客眼中簡直就是個大金庫,內有個人姓名、住址、聯系方式、社會保險號碼、銀行賬號信息、索賠數據和臨床資料等海量信息,這也是為什么近年來黑客把目標盯上了醫療數據的原因。
因此,醫療行業加速數字化的時代,提升醫療信息系統安全性刻不容緩,否則就可能會面臨巨大的損失。
作為企業,不僅要提高警惕和安全意識,加強對信息安全的重視,更要警鐘長鳴,采取有效措施,方能有備無患。具體來說:
?? 定期開展網絡安全風險評估,重點針對醫療信息系統進行滲透測試等技術評估。
?? 必要時可以與專業高防服務商建立密切合作,以確保網絡安全。
2.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5138963209821158&wfr=spider&for=pc
3. https://mp.weixin.qq.com/s/hukXYgAPg1KYIGoZ1L19cg
2023-09-05 貝殼社發布了 《百億生長激素市場發展趨勢:水針、長效》的文章
2023-08-06 貝殼社發布了 《金凱生科上市,中國小分子CDMO領域迎新寵!》的文章
2023-08-03 貝殼社發布了 《貝殼社獲泰格醫藥戰略投資,打造生物醫藥領域價值增長平臺》的文章
2023-07-31 貝殼社發布了 《中澳合作再出發——Bioclub與上海國和投資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的文章
2023-07-14 貝殼社發布了 《曙光與寒意并存,百億NASH藥物何時迎來突破?》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