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2—4月是服裝批發的交易旺季,今年受疫情的沖擊,延遲開工和人流量大減,使得春季銷售機會少了三分之一。
劉赳,藍川科技的創始人之一。他公司旗下“風火遞”的主要服務客戶群體,正是這群小微商家。
風火遞能在疫情期間為用戶做什么?這是劉赳整個春節都在思考的問題。2月10日,藍川科技線上辦公的第一天,劉赳連線了另外兩位聯合創始人董亞濤、孫偉,將小微商家扶持計劃的基本框架定了下來,緊接著,全員進入了“備戰”狀態,緊張程度超越了“雙十一”。
僅僅四天,風火遞7項商家扶持計劃正式上線。隨后的幾天時間里,幾千人陸續領取了扶持禮包,包含了超過百萬元的軟件禮包和兩萬多只一次性口罩。劉赳終于舒了一口氣,這次疫情讓他感受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責任,也欣喜地感受到藍川科技羽翼漸豐,能為小微商戶張開幫助的翅膀,在風雨突來的時候貢獻自己的一點點力量。

風火遞CEO 劉赳
如今逐漸走向成熟的風火遞,稱得上全渠道訂單管理領域的頭部軟件。但是,很多人也許不知道,這其實已經是劉赳的第三次創業。
如果說創業之路沒有捷徑,布滿荊棘和石頭,那么劉赳在初征之時就扎扎實實摔了一跤。
技術出身的劉赳,當時思維里還沒有商業經營的概念,只是單純的希望幾個好兄弟能一起做一個好項目。但是,天真的想法并沒有讓他輕松叩開理想國的大門,現實很快就給了他沉重的打擊。埋頭做事情沒錯,但是資金呢?產品呢?技術呢?股權呢?什么都不清晰,導致前兩次創業直接停擺,他當時心情極度沮喪,甚至還有一種出師未捷身先死的扼腕。
2013年,劉赳開始了他的第三次創業。吸取了前兩次創業的教訓,他把人的重要性放在了首位。他第一個想到的人就是自己的前同事技術大牛——孫偉。更幸運的是,他們很快召集到以前很多志同道合的同事,一共8個人組成初創團隊,湊了10萬元起家。他租下了杭州天苑花園73方的住宅作為辦公場地,這也是藍川科技的創始地。
彼時,電子商務生態大發展帶來了新的風口,團隊一致決定投入到電商SaaS軟件服務中。項目進行得很順利,上線僅三個月就開始有現金進賬。第一次發錢,大家把錢取出來,擺成一排拍照。為了長遠發展,團隊成員每個人只拿了幾百元,剩下的都投入到服務器的購買上,但就是這一點點的盈利讓大家備受鼓舞。
在公司創業第一年,營業額突破了一百萬,藍川科技終于“活”了下來。這一年,對劉赳和創始人團隊來說,是最難熬的時間,也是最值得紀念的一年。

總結前兩次創業類似的失敗經驗,劉赳清醒地認識到業務的發展,需要擴編團隊也需要大量資金。而科學的股權制度,是確保每個合伙人利益的最好辦法。
經過團隊反復的討論,最終股權方案出爐:如果未全職滿一年退出,股權全部收回且投入的資金全部退還;如果滿了一年第二年退出,原價退還三分之二投資資金和股權,按一定溢價回收三分之一的股權;而全職在公司貢獻滿三年后若退出,在公司未實現財務目標之前,股份仍將按一定的溢價回收。
團隊創業不是簡單的請客吃飯,需要“君子協議”,白紙黑字按照合同說話。而合同之下的規則意識,讓每個人既是股東又是員工,在公司的角色自然也發生了轉變。在個人情緒和發展之間,大家就會擱置個人情緒去考慮公司的發展,這是平衡個人情緒和公司發展最好的方式。
為了吸引人才,劉赳又進行了股權激勵。每個在藍川工作的員工只要工作滿一年,都可以獲得相應的股權獎勵,這為公司的發展強壯了臂膀,吸引到了一大批高端人才的加入。
股東多了,意見不統一怎么辦?經過員工的投票,劉赳、孫偉、董亞濤三人的鐵三角陣容漸漸確定下來,公司最大的決策只到三個人的層面,這樣的決策機構非常的清晰,而三角形也是最穩定的結構。就這樣,在不完美的架構中,團隊跌跌撞撞地跑了起來。
七年過去,藍川科技仍然保留著這個“鐵三角”的決策陣容。劉赳笑著說,我們每個人都有執拗、犯渾的時候,不管兩個人怎么意見相左,第三個都會來“勸架”,所以我們是吵不散的組合。
而其他初創團隊的成員,至今也一個都沒有少,在各自的崗位里,承擔著公司飛速發展的重要角色。

風火遞創始團隊
時間回撥到2014年,這時的藍川科技迫切地需要資金來進行發展。劉赳自己撰寫招股書,學習路演技巧,四處向投資人介紹自己的團隊。如果說,千里馬需要伯樂,這時的藍川弱小得還不足以吸引到伯樂的目光。
但是劉赳和團隊成員身上的這股踏實上進的拼搏勁及穩定的團隊結構還是成功吸引到了泰恒投資的首輪300萬投資。
2014年10月,從準備融資到全部資金到位僅僅用了四個月,這對劉赳來說無疑是一針強心劑。
有了資金,管理團隊開始大膽去折騰、探索、思考企業未來的商業模式。后面兩年,團隊續喜洋洋之后,又研發了大數據知識產權、魔鏡數據、風火遞等10多款軟件,希望從眾多產品中,找到爆發點。
2017年年底,正值微信小程序的普及,多款軟件中的“風火遞”在線下面對批發市場的過程中出現猛漲狀態。
風火遞小程序是第一家能連接藍牙打印機、云打印機的小程序軟件,這也是最早和微信團隊一起解決藍牙打印機連接的技術問題的小程序之一,破局了批發市場線下商家存在多年的快遞發貨難題。
直到2018年3月份,風火遞的用戶量出現了指數級增長,公司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劉赳也感受到了外部環境的強烈變化。
劉赳打趣地說,藍川科技當時就像是站在風口上的豬,而風火遞就像是長出的小翅膀,讓藍川科技飛得更高更穩。
在看到風火遞巨大的潛力之后,“鐵三角”一致決定All in風火遞。

風火遞小程序
如今,風火遞就是藍川科技的代名詞,而風火遞的核心詞是迭代。
風火遞幾乎以每周升級一個版本的速度持續迭代創新,陸續支持團隊協作、無界寄件碼、全自助掃碼寄件、商品標簽、多電商平臺對接、在線直充單號的飛燕面單、實名認證、買家自助查件、遠程邀請下單、收款下單、打印模板渲染服務、一臺打印機多人無縫共連、批貨寄件、驛站公眾號下單解決方案……
現在回頭看這些豐富的產品功能,劉赳感慨道:“我是一個能夠接受不完美產品的人,想到什么就立馬想去做,如果做錯了可以馬上掉頭,在一次又一次的犯錯中,我們可以找準方向。風火遞如今的產品就是在不斷和客戶的互動中迭代產生的,我記不得我們上線過多少版本,但是今天的風火遞依舊是不完美的,市場、環境都在變化,用戶的需求也是不停變化的,我們只有不斷迭代才能做出盡可能完美的產品。”
微信的成功,馬化騰總結為灰度機制:容忍失敗,允許適度浪費,鼓勵內部競爭內部試錯。劉赳學習了微信的成功經驗,將灰度發布也運用到了風火遞的迭代中。在過去的三年里,藍川科技的所有研發全部集中在風火遞,三年間不停迭代。
劉赳堅定地認為,藍川科技可以用“匠人”的精神為用戶打造真正“生意至簡”的好產品。
今年藍川科技將迎來發展的機遇期。盡管疫情讓2020的開年看起來不那么順利,但是危機與機遇往往是一對雙生兒。值得欣喜的是,在風火遞的后臺,劉赳看到直線增長的數據,甚至在復工的第一天,藍川科技的營業額就已經達到了去年的正常水平。
劉赳表示,“我們今年將推出‘扶持10萬+快遞網點,送29999元運營系統’的產品,為更多快遞網點送去福利,藍川科技希望普及‘生意至簡’的理念,傳遞‘至簡’的力量。”
目前,風火遞有數千萬用戶,他們中有批發商鋪、微商、果農、快遞員等,他們是和藍川科技一樣走在追夢路上的同路人。為了更好地滿足他們的需求,藍川科技還研發了風火蟻、庫小存,它們均在2019年完成了產品化,今年將正式走向市場化,為商家提供更垂直的SaaS服務。?

風火遞累計服務數(截止至2020年4月29日)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