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新基建中的重頭戲,信息和數據的相關基礎設施建設成為了行業要點。數據是新時代的“電力”,驅動著智能社會的應用,而區塊鏈在數據和信息處理方面具有天然的優勢,是這一次智能社會中協助社會治理、加速多點協同的重要技術工具。
4月27日,以“新基建浪潮下,如何把握區塊鏈在自貿港建設中的機遇”為主題的科技城大講堂在海南三亞舉行。本次大講堂由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管理局主辦,海南數據谷、海南省大數據產業聯盟協辦,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管理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鐘聲主持,火幣區塊鏈研究院首席技術研究員馬天元主講。
馬天元首先分析了區塊鏈在新基建中的位置,在4月20日國家發改委的新聞發布會上,區塊鏈首次被納入“新基建”范疇,正式列為新型基礎設施中的信息基礎設施。馬天元指出,區塊鏈與人工智能和云計算一并屬于新基建的信息基礎設施部分的新技術基礎設施。信息基礎設施還包括由5G基建、物聯網、工業互聯網、衛星互聯網組成的通信網絡基礎設施和由數據中心、算力計算中心組成的算力基礎設施。
隨著數字經濟席卷全球,總規模占GDP比重超過40%,數據被國務院文件列入生產要素,即維系國民經濟運行及市場主體生產經營過程中所必須具備的基本因素,發改委更是提出要開展數字孿生創新計劃。而區塊鏈正可以通過多點協作和密碼算法,協助解決數據行業存在的問題,明確數據歸屬權和權責界定,加速數據的市場、商業化運營,并且提升數據隱私保護系統。
馬天元認為,隨著“新基建”提檔加速,將為區塊鏈落地提供大量試驗場,區塊鏈行業將迎來難得的歷史機遇,并且會對海南自貿港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海南自貿區的建設將涉及城鄉融合發展、人才、財稅金融、收入分配、國有企業等方面加快機制體制改革,需要積極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和數字經濟,推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衛星導航、人工智能等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而這些都與區塊鏈有著緊密連接,海南有著打造數據島、數字島、智慧島、智能島的良好基礎,在發展數字經濟方面的力度空前,在新基建浪潮下區塊鏈技術將會推動海南自貿港的數字經濟發展上一個新的臺階。
馬天元直言,自2018年9月火幣中國總部正式進駐海南區塊鏈試驗區以來,在海南政府領導的支持下,將業務立足海南,以區塊鏈賦能實體經濟為戰略目標,致力于為海南的區塊鏈產業發展和人才建設培養添磚加瓦。2019年12月,火幣中國和海南自貿區(港)區塊鏈試驗區等十幾家企業成為“鏈上海南生態聯盟”第一批聯盟成員。
作為“區塊鏈+產業服務一站式平臺”,火幣中國致力于引領區塊鏈行業的產業升級,以區塊鏈技術賦能各個行業領域,同時在海南進行了“區塊鏈+”的諸多探索和實踐。例如火幣中國與海南銀行、椰云網絡聯合開發的“椰云區塊鏈積分發行監管系統”開創了政府指導、金融監管、企業研發的區塊鏈場景合作模式,成為火幣中國運用區塊鏈技術在賦能海南和普惠民生領域的典型落地應用。此前,火幣中國還與海南大學聯合成立“海南省區塊鏈技術工程研究中心”,這是2019年度獲批的39家省級工程研究中心之一。
未來,馬天元期待,火幣中國將繼續發揮在區塊鏈方面的行業經驗和技術優勢,積極探索區塊鏈產業發展新路徑,助力有關部門把握區塊鏈在自貿港建設新機遇,推動產業區塊鏈的快速發展。
2021-12-03 中國財經發布了 《區塊鏈技術助力城市產業轉型升級,歐科云鏈持續研發輸出創新成果》的文章
2021-11-18 中國財經發布了 《歐科云鏈:元宇宙的吸引力在于可以帶來新發展機會和希望》的文章
2021-11-15 中國財經發布了 《火鏈科技CEO袁煜明:用區塊鏈助力中小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