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際貨運代理行業巨頭之間的競爭正在不斷加劇,新的科技型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崛起,國際貨代行業即將迎來重大變局。拓撲絲路便是其中新近崛起的“顛覆者”。
4月17日,新芽Newseed獲悉,數字化線上貨代企業“拓撲絲路(南京)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已于半年內完成天使輪和Pre-A輪共數千萬元人民幣融資,其中,天使輪由青松基金于2019年12月投資;Pre-A輪完成于2020年3月,由名川資本領投,青松基金跟投。
拓撲絲路(TOP3)成立于2018年,聚焦于跨境物流通關領域,結合“互聯網+”的科技能力,為進出口企業提供海陸空一體化貨代服務和金融增值等服務,包括國內拖車、國際物流、倉儲、報關報檢、退稅、結匯及金融等所有跨境物流、通關和增值服務。讓客戶可以通過“貨代小拓”服務平臺實時詢價、下單,讓供應商可以在“小拓幫幫“平臺實時接單和做單,像滴滴打車一樣方便快捷。
拓撲絲路創始人兼CEO胡敬飛告訴新芽Newseed,拓撲絲路聚焦于進出口物流通關領域,以客戶為中心,提供“門到門”的服務,主要做了三件事:
首先,完成了底層跨境物流通關數據結構的設計,以及算法模型的搭建;
其次,在此基礎上,搭建了全流程作業平臺和數字化線上貨代超市“貨代小拓”,把客戶端、運營端、供應端和每個環節的作業端整個流程作業都整合到一個平臺上,就如同滴滴打車平臺一樣,讓端與端之間相互關聯、無縫對接起來;
第三,實現了貨代服務的商品化、超市化,實現物流方案智能組合,標準統一,價格透明。
胡敬飛還特別介紹,不同于很多貨代公司或訂艙代理公司及網絡平臺以供應為中心,貨代小拓是以客戶為中心,提供一體化服務,并且緊緊的圍繞客戶,把貿易流、服務流以及物流等徹底的關聯在一起,形成一條環環相扣服務鏈和數據鏈,構建出一個互相交織、互相關聯的物流通關服務場景,除了滿足客戶基本的貨代服務需求以外,還會通過新分析模型幫助客戶尋找新的增長維度。
據悉,貨代小拓于2019年9月份上線,除了最近受到疫情影響的幾個月,客戶量和營收基本每個月保持逐倍遞增的增長速度,線上商品目前已經覆蓋全球28條主流航線,港口450-500個,物流涵蓋150多個國家,具體線路有將近1萬條,線上已可覆蓋中國近80%企業的貨運路線需求。
秒推3條最優方案,解決物流通關痛點
貨代(Freight forwarding)一詞的出現至少要追溯到13世紀,發展至今早已形成了相對的穩態,并頗具規模,無論中美都是不止于幾萬億的市場規模。同時,中國的貨代在全球的競爭力較弱,大型貨代多數都是海外的貨代公司,中國貨代企業存在巨大的成長潛力。
天使輪和Pre-A輪資方、青松基金創始合伙人董占斌認為,貨代這個萬億級的市場,傳統玩家高度分散,利潤越來越薄,已經到了亟需運用互聯網、物聯網、AI等各類科技手段提升行業整體效率的時點,并且行業集中度也會越來越高。然而目前并無真正意義上的科技貨代頭部公司出現,行業存在極大機會。
拓撲絲路的創始人胡敬飛在交通大數據和物聯網領域有著多年的行業經驗,同時又有多年的海關物流監管領域的業務和資源沉淀。
產業內做久了,他就開始琢磨如何改革創新?如何把海關監管和物流通關服務結合起來?于是開始組建項目組,做了詳盡的市場調研,并最終決定切入到貨代服務這個行業,用科技推動產業升級。
拓撲絲路英文名“TOP3”的由來,也是它最核心的創新點,在于“由AI秒推3種最優方案”。
這源于胡敬飛及其團隊在客戶調研中發現:貨主詢價時,需要制作物流方案并委托給貨代公司報價,而貨代需要再次詢價,并通過人工加工組合后反饋給貨主報價,來回時間耗費大約4-24個小時,而且每個貨代報價可選性只有一個,所以貨主還要面向多個貨代公司去同樣詢價,再比價,費時費力。
貨代小拓的“秒推”方案,只需要客戶在手機端的“貨代小拓”小程序上選擇出運時間、出發和目的地以及貨量等三個基本參數,系統會立刻自動推出更省錢、更省時和更放心的3種不同的物流方案,并搭配不同的價格。
根據胡敬飛團隊的經驗,客戶對于方案的要求通常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對價格敏感,要求價格最低,比如一些以出口為主的低價值且體積較大的一些貨主,面向海外客戶的時候,本身利潤就比較低,所以對價格非常敏感;二是要求服務質量高,價格不是關鍵;三是發貨時間很急,越快越好。所以貨代小拓秒推的3條方案里,包含了價格最低、服務質量最優和用時最短,分別滿足客戶不同的需求。
胡敬飛告訴新芽Newseed,秒推的背后是上萬條的運算篩選出來的。首先要把整個貨代服務內容最小模塊化,整個進出口的服務總體有十幾個步驟和內容,可分解出幾十個小的服務模塊,圍繞最小模塊,賦予它一個價格及算法。
胡敬飛認為,貨代小拓最大的價值有兩個:一是完成了一個全程可視可控、無縫連接互動的全流程作業系統;二是實現了貨代服務數字化和線上化,客戶從詢價到下單由幾個小時甚至1天的時間,縮短到了秒級,胡敬飛稱之為“商品化和超市化”,像逛超市一樣便捷,價格也自然會降低和透明。
對標美國Flexport,用技術賦能升級貨代服務行業
貨代小拓對標美國硅谷科技型貨代公司Flexport,胡敬飛認為這家5年多時間做到了30多億美金估值的公司,最值得稱道地方在于:一是以大數據及算法為基礎,做了一套全流程的作業系統;二是在業務上把國內和海外貿易供需雙方關聯在一起,把商務和物流結合形成一個實時閉環。
但貨代小拓與Flexport的區別在于:首先,Flexport詢價和下單是在PC端,以人工小組的方式處理物流方案和報價,,而且報價時間較長,這點并不太適合中國市場。胡敬飛認為,在移動互聯網以及便捷性應用方面,中國客戶的要求要遠遠高出歐美,所以貨代小拓在手機移動端便捷下單的能力,秒推詢價能力更加適合中國市場;其次,貨代小拓把整個貨代服務內容線上商品化和超市化,讓客戶可以隨選隨點,也更加符合中國市場和客戶需求。
胡敬飛告訴新芽Newseed,貨代小拓的商業模式是“純線上數字化貨代超市直營模式”,整合供應端,把傳統不透明的貨代服務轉成全程可視可控、標準化服務的商品。并透露,后續可能升級為賦能平臺模式,共同服務貨主。
瞄準中小微企業,掘金萬億市場
自從中國加入WTO,過去十多年中國的進出口貨量出現了巨大增幅,一舉成為世界第一出口大國。巨大的貨物增量市場,支撐了大量的從大的貨代公司辭職出來單干的業務員可以以極低的創業成本選擇自己做老板。在家里一部電話一臺電腦,輕資產小微創業的土壤尚且存在。
然而自從2014年開始,整個行業競爭白熱化,胡敬飛認為,目前正處于行業競爭最激烈的階段,也正是改革升級的最佳時機,并且隨著中國海關信息化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監管模式逐漸向國際接軌,會倒逼整個貨代行業的信息化和智能化,預計未來3-5年將是貨代行業重組升級的黃金時間。
未來貨代公司可能有一下三種形式:第一是國企和央企的存在發展,因為跨境物流通關屬于一種基礎性服務設施,對于國家而言是屬于全球戰略性產業;第二是已經規模化的一些非常優秀的民營企業,可以通過信息化和智能化手段敢于自我革命完成轉型升級;第三是有創造能力、科技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的一些新型貨代服務平臺公司,而一大批的小微貨代,預計會加入或依附于平臺公司,以“賦能+個體”的眾包模式,共生共贏。
胡敬飛透露,最近兩個月,受疫情影響,對于跨境物流業務沖擊非常大,表現在一方面訂單減少;另一方面,疫情使得物流的基礎服務如航空、海運運力也大幅減少,資源稀缺,價格變動非??臁J蕾Q組織預測,全球商品貿易2020年可能下降13%-32%。好的方面是,疫情結束后可能會加快貨代行業互聯網化的速度以及貨主端服務供應端也會越來越適應和喜歡上互聯網化。
全球范圍內的貨代市場規模高達數萬億美元,中國的貨代市場也在萬億級別,胡敬飛告訴新芽Newseed,拓撲絲路聚焦于中小微企業,計劃未來1-2年實現國內進出口企業服務線上和線下結合的全覆蓋,同時,把作業平臺和線下網點延展到海外的目標網點,逐漸編織出一張跨境物流通關服務“網絡拓撲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