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車,燒錢容易,賺錢難,若想實現(xiàn)盈利,更是難如攀登珠穆朗瑪峰。
到目前為止,也只有特斯拉一家實現(xiàn)了單個季度的盈利。一向低調的造車新勢力理想汽車,其創(chuàng)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想在做客雪球線上路演時,卻高調稱“理想汽車只要10億美金,就能做到盈利?!睘楹卫钕霑诖藭r放出如此豪言?一時引來業(yè)內廣泛關注和熱議。
在鈦媒體看來,存在即是合理,在這樣瞬息萬變的信息時代,一切皆有可能。連續(xù)三次創(chuàng)業(yè),兩次創(chuàng)業(yè)成功的李想既然敢這么自信地說,背后一定有其實力讓其這么說。
理想汽車成立于2015年,而國內大部分的造車新勢力成立于2014年,由于晚一年成立,理想汽車錯過了最好的融資機會,后來的融資也一直沒有太順利過。
李想坦言,“由于我們出生的年代不一樣,面臨的融資環(huán)境不一樣,表示著我們的邏輯都是不同的。窮孩子有窮孩子的做法,富孩子有富孩子的做法?!?/p>
理想汽車出來以后就是窮孩子,所以從最開始對整個行業(yè)的認知、戰(zhàn)略的認定、業(yè)務架構、系統(tǒng)和運營的設計、人力組織架構,以及財務方面,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都在保證車賣出去以后,能夠獲得健康、正向的現(xiàn)金流。
目前,理想汽車一半的資金投入在研發(fā)上,30%左右的資金投入在工廠上,只有不到20%的資金放在人員和營銷上。
至于很多人認為需要有三五百億才能進入汽車行業(yè),李想表示,“給我10億美金,我們就能做到盈利。”同時,他透露,理想汽車上一輪融得的5億美金,到今天為止,還沒有動。
此前,據路透社報道,理想汽車已申請在美國進行IPO,計劃籌資至少5億美元,最早于2020年上半年上市。
由于受疫情影響,美股已出現(xiàn)多次熔斷,在鈦媒體看來,理想汽車今年能否順利赴美IPO,還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但若能順利IPO,并融得5億美金,這將會使理想汽車的現(xiàn)金儲備達到10億美金左右,有助于其下一代產品的順利上市,但能否做到花10億美金,就能讓公司做到盈利,還要看產品投放市場之后的持續(xù)表現(xiàn)。
不管是燃油車,還是新能源車,都可以做成智能汽車,為什么特斯拉、蔚來、小鵬和理想這樣的造車新勢力,會選擇做新能源汽車切入,其主要原因,在李想看來,相比發(fā)動機,電驅動則是給這些造車新勢力一次全新的機會,可以與傳統(tǒng)汽車廠商跑在同一個起跑線上。
都說汽車行業(yè)是一個高門檻的行業(yè),但李想卻認為汽車行業(yè)的門檻高是一個假門檻,這個行業(yè)還有很多可突破的地方。原來那些所謂的壁壘,是拿錢堆出來的,不是拿實力堆出來的。汽車研發(fā)也并不需要花很多的錢。過去,為了拉高造車門檻,有很多的浪費,都是戰(zhàn)略上的不清晰造成的。
在他看來,很多汽車廠商之間的競爭都是無腦的競爭。豐田、大眾、通用之間競爭了多年,奔馳、寶馬之間也競爭了多年,但他們的地位都沒發(fā)生什么變化,誰也沒把誰干掉,這種競爭都是假象。相反,天天盯著這些競爭,公司的戰(zhàn)略則會完全失衡。
如奔馳出CLS,寶馬就會出一個6系;寶馬要出一個4門的產品,奧迪就跟著出一個A5四門的產品。
雖然這些廠商研發(fā)出了很多全新的車型,但大多數車型在中國的路上根本看不到,而值得注意的是,每一個車型的研發(fā)費用動輒就需要幾億美金。
在李想看來,像奔馳、寶馬、奧迪、大眾這樣的企業(yè),若他們的車型砍掉2/3,利潤將會翻一倍,而銷量卻不會有任何下降。
他舉例稱,如果蘋果像諾基亞那樣,一年推出幾百款手機,蘋果今天的利潤也不會是這樣。因為靠這種規(guī)模產生的成本降低,很快就會有瓶頸。
因此,李想認為,如果能夠把少數產品做到極致,使用戶對品牌和心理的認知產生溢價,才能產生利潤。
在鈦媒體看來,這也許就是為何理想汽車沒有快速去推出多款產品的原因,而是先把理想ONE打磨好。
目前理想汽車只有一款上市產品理想ONE。在最新一批工信部新車申報目錄中,可以看到有4款理想ONE的新車申報公告,不過這四款產品都只是基于理想ONE的基礎上變更了電池供應商,并不是打造的新款車型。
關于特斯拉是否會成為汽車界的蘋果,業(yè)界討論很多,李想認為,特斯拉最接近蘋果。此前,他曾預測特斯拉能夠在2020年達到1000億美金的市值,再往后發(fā)展,將能達到3000億美金的市值。
?但他認為特斯拉不會快速成為蘋果,蘋果發(fā)展到今天,也過去了十幾年。要拉長時間來看,一個好的企業(yè),還有一個好的投資者,一定要跟時間做朋友,絕對不要干跟時間做敵人的事情。
不過,在他看來,Model?Y將會有機會實現(xiàn)單車年銷量突破一百萬輛,特斯拉有機會占到智能電動車30%的市場份額。
可以看到,汽車發(fā)展的終局,將會是一個超級終端,也會是一個超級空間,從特斯拉的三代產品,李想認為特斯拉的每一步都走得非常清晰。
通過第一代產品,特斯拉掌握了自己開發(fā)一個終端的能力;在第二代產品上,特斯拉做到了所有的硬件自己做系統(tǒng)集成,產生了自己的操作系統(tǒng);當第三代產品推出時,特斯拉有了自己的芯片。
未來,終端能力、操作系統(tǒng)能力、芯片能力將會建立起很高的門檻,致使傳統(tǒng)汽車廠商與特斯拉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
因此,李想認為特斯拉隔音差一點,做工糙一點,比起操作系統(tǒng)、芯片等,這都是很容易解決的問題,只是特斯拉在今天沒有重視而已。
至于特斯拉入華給國內造車新勢力帶來的壓力,李想認為,近期蔚來銷量的整體提升,就受益于特斯拉的入華。由于特斯拉的知名度高,讓更多人開始關注電動車,給整個行業(yè)都帶來了利好。同時,特斯拉還如同一條鯰魚,倒逼國內的企業(yè)認真做產品。對于行業(yè)內認真的從業(yè)者而言,短期看有壓力,但長期看絕對是好事。
對于新能源車企而言,一方面,由于電池的成本很高,電動車的成本遠比燃油車高,即便電池價格有所下降,還是會比燃油車貴出很多;另一方面,電動車的商業(yè)模式非常糟糕,還在復制燃油車的商業(yè)模式,但由于電動車幾乎不需要保養(yǎng),因而這種商業(yè)模式存在著巨大的問題。
如果這些問題不能得到解決,李想表示,“理想汽車也會虧損,但資本市場不會給我們像特斯拉那樣的機會去發(fā)展,作為后來者要發(fā)展出自己的路線。”
新能源汽車的行業(yè)機會到底出在哪里?李想認為若能解決行業(yè)里面存在的問題,就會創(chuàng)造巨大的利潤;若能創(chuàng)造出新的需求,也會創(chuàng)造出巨大的利潤。
他表示,可以將車分為三部分來看,第一部分是電動汽車;第二部分是智能座艙;第三部分是自動駕駛。而這三部分都存在著機會。
其中自動駕駛,包含的兩個層面都會產生巨大的利潤,第一個層面,與芯片和算力相關,即自動駕駛的處理器;另外一個層面,則是自動駕駛的安全制動系統(tǒng),由于涉及到安全,會有很高的技術壁壘。
而關于自動駕駛未來何時能夠實現(xiàn)不受條件限制的自動駕駛,李想認為在接下來幾年,輔助駕駛在與人類駕駛員配合的過程中,將會發(fā)揮越來越多的作用,占有整個開車的時長越來越多。
李想預測,2025年左右,在特定場景下將會實現(xiàn)完全的自動駕駛。至于所有的環(huán)境下都可以實現(xiàn)自動駕駛,將會在2030年才會能實現(xiàn)。
當自動駕駛的時代到來,車企的商業(yè)模式也將會發(fā)生變化,李想認為,“無非是兩種方式,一種是賣車送司機,司機當服務費來收;另一種是賣司機,車當服務費來收。”?
至于理想的下一代車型,李想表示,在產品發(fā)布之前,不會對外透露任何信息。??
在鈦媒體看來,對于造車新勢力而言,現(xiàn)階段最重要的不是盈利,而是活下去。俗話說,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不管是窮孩子,還是富孩子,都各有各的打法,但最重要的是,要有持續(xù)穩(wěn)定的現(xiàn)金流,能夠保證自己先活下去。
正如李想近日在其微博上表示,這個特殊時期,尤其是創(chuàng)業(yè)者,千萬不要低估了疫情的影響和破壞力。你要做出200%的努力,才有機會拿到之前設定的目標。要么加倍努力,要么理性的降低目標,自己主動打臉要比公司倒掉好得多。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活下去。(本文首發(fā)鈦媒體APP,作者/張敏)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
2022-09-14 鈦媒體 App發(fā)布了 《星巴克加碼中國市場,未來三年要新增開3000家門店|鈦快訊》的文章
2022-08-11 鈦媒體 App發(fā)布了 《白云山麾下公司虛抬藥價“把戲”,被拆穿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fā)布了 《為了幫00后卷王找到工作,簡歷修改師們拼了》的文章
2022-07-06 鈦媒體 App發(fā)布了 《威尼斯向游客收“進城費”,國內城市如何借鑒?》的文章
2022-03-25 鈦媒體 App發(fā)布了 《蔚來2021年財報發(fā)布:年營收361億元,整車毛利率達到20.1%》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