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明確回答題主的問題,無趣的人我認為是可以勝任新媒體運營的。
從一開始作為一個外行人,對新媒體運營的認識停留在給微信公眾號、微博寫文章。到后面報讀課程,經歷3個月的刻苦學習,總算對新媒體的工作有了比較全面的認知。
緊接著就是開始求職,我往新媒體運營的崗位投了24份簡歷,一共獲得6次的面試機會,成功拿到2個Offer。今天的我,已經在新媒體運營崗位搬磚接近半年了,撒花。
(把當時的學習資料整理到了文章結尾,有需要可以自取)
如果你問我,有趣對做好這份工作是否重要?我并不覺得有太大的直接關系。在日復一日的構思、策劃和寫作中,有趣的靈魂早已被消磨殆盡。只剩下幾條依舊倔強的頭發在陪你熬一個又一個不眠的寫作之夜。
我覺得工作中更重要的是:
保持自信:你得相信自己既然被錄取了,肯定有完成工作的能力;
持續學習:新媒體運營是一個還在急速發展的崗位,以前可能只要會寫文章就好了,現在還會要求你拍視頻、做社群等十八般武藝;
不斷優化:工作難免會出錯,懂得發現問題,不斷吸收經驗,優化工作方式。
接下來就是正題,新媒體的每天工作是干嘛的?
根據以下四個方面,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我的日常工作和一些小技巧。如果對你有用,幫我點個贊唄,比心。
一、選題制定 二、內容撰寫 三、渠道引流 四、數據分析
一、選題制定
有一個說法,一篇文章成功的80%都是靠選題。每個新媒體賬號都會有它的一個特定的粉絲群體,如果你的選題和他們無關,或者勾不起他們興趣,自然就不會有什么粉絲。所以,每個星期我都會花費一定時間準備,為下個星期的選題內容和發布時間做一個大致的規劃。
1.選題的方向
要想去到目的地,首先得知道目的地的方向,選題也不例外。所以在接受新的新媒體賬號,正式做選題之前,我都會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去抓準方向:
明確內容定位:內容定位決定了我們的選題方向,例如:我做一個新媒體運營干貨資料分享的公眾號,就不可能在上面發布一些情感類的文章。
了解用戶需求:只有知道了我們的用戶是什么樣的一群人,我們才能夠對癥下藥,選擇讓用戶感興趣的話題,吸引用戶關注。例如:我的個人公眾號鎖定的目標用戶是:有入行想法或者剛入行不久的新媒體初學者,那我要發布的文章肯定要解決他們的痛點問題,怎樣才能成為新媒體運營。
2. 選題的方法
確定了方向,但是沒有靈感,腦子一片漿糊怎么辦呢?
下面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日常選題靈感來源。
關注熱點:沒錯,作為一個新媒體運營,又怎么能不了解時事熱點呢?例如,最近的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大火之后,像要蹭熱點的就可以寫《新媒體運營十二時辰》。在這里給大家提供一個網站,果汁排行榜,相信可以讓大家在搜索熱點的時候省不少功夫。
時間節點:這里我希望大家趕緊拿出桌子上面的日歷,把自己行業的重要活動、比賽、營銷節日和傳統節日都往上標記一下,一份新媒體時間節點日歷立馬新鮮出爐。
行業資訊:關注行業內的KOL,隨時了解行業最新動態。
競爭對手:關注同領域的比較成功的競爭對手,可以借鑒他們的選題方向、寫作技巧等。這里也是給大家推薦一個可以快速搜索同行優質公眾號的網址,西瓜數據。
問答平臺:通過在知乎、百度知道和分答等問答平臺,搜索和自己內容相關度比較高的內容,別人的問題和答案往往就是你的靈感。
建選題庫:最后給大家的建議是,用不到的選題也不要馬上扔掉。我們可以建立一個選題庫,把自己的選題都整理成表格。日積月累之下,自然有寫不完的選題。
選定的制定永遠要跟著用戶的痛點走。
二、內容撰寫
確定了選題,內容撰寫也得跟上工作日程。新媒體營銷內容為王,所有工作都要圍繞內容來開展。
從搜索資料,撰寫標題,列出提綱,完成初稿,準備圖片,然后在翻來覆去的修改后成為終稿,最后排版,我一般需要兩天時間才能完成一篇原創文章。內容的創作是一件絞盡腦汁的事。
1.標題撰寫
如果你問我,什么因素對閱讀量影響最大?我覺得標題影響最大,最多十幾個字的標題卻會影響文章60%的閱讀量。
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幾個簡單易懂的寫標題小技巧吧。
加入關鍵字:除了自己本身的粉絲之外,還有相當一部分人是通過搜索去尋找內容觀看的。往標題放進關鍵字,你的目標用戶才能搜索到你的文章。例如,在我進行公眾號運營的時候,關鍵字中帶有「新媒體運營」的文章,往往可以吸引到新的粉絲。
加入數字:數字就是用最簡單易懂的方式告訴你,我究竟有多厲害。例如,姑婆那些事兒的文章《據說,廣告行業90%的牛人都集中在這里!》,你如果是一個有志向的廣告從業者,你也會點開看一下行業牛人都關注些什么。
多用問句:把自己的標題設成問句,一看就能勾起讀者好奇心,究竟問題答案是什么,閱讀量自然不會低。例如,鳥哥筆記一天發布的4篇文章,其中3篇都用了問句形式。
簡單明了:標題是寫給大眾看的,要一看就能明白,千萬不能用一些不明所以的話來做標題。比如《大眼小眼,雨女無瓜》,你根本不明白文章究竟是什么內容,自然也不會有興趣打開。
2. 正文撰寫
有了能吸引人的標題,接著就是開始正文撰寫了。
實話說,寫作并不是一件一朝一夕就可以提高水平的事,它是一個日積月累慢慢提升的過程。既要不斷地閱讀,擴大自己的素材庫;也要不斷輸出,鍛煉自己的輸出能力。
所以,下面我只能給大家提供幾個寫作小技巧。
先列大綱:大綱對于文章來說就像是它的骨架,后面的寫作就是開始往骨架填充血肉。寫作之前先把大綱列出來,可以有效避免寫作偏離主題。
專注寫作:寫作要注意思維的連貫性,當有外在干擾的情況下,很容易會出現卡文,或者前后文不一致的情況。當你進行寫作,最好是一氣呵成地把文章寫完。在這里推薦大家一款酸爽的寫作軟件,Flowstate,只要超過5秒沒有輸入,前面寫的所有內容就會馬上消失,誰用誰知道。
多用短句:現在人們都習慣了碎片化閱讀,沒人有興趣閱讀又長又復雜的句子,短句可以有效降低讀者的理解難度。舉個例子,結構簡單、詞匯較少的短句比起結構復雜、詞匯繁多的長句更容易被廣大讀者所理解。
多分段落:最好把段落維持在2到3行的長度,最長不能超過5行。這樣可以更好地控制文章節奏,避免讀者產生閱讀疲倦。大家可以瀏覽下面的長段落,它是否讓你毫無閱讀欲望呢?
多舉例子:為了讓我們所說的內容更容易被理解,讀者能夠更直觀地明白我們的用意,舉例是必不可少的。例如,我們要向讀者介紹二八理論,直接拋出定義,未免顯得太枯燥。你如果舉例說,社會上20%的人賺了80%的錢,所以奢侈品把關注點都放在了這20%的人的身上,大家就會很快理解。
在文章撰寫過程中,腦子里一定要牢記,內容要緊貼主題,同時簡單易懂。
三、渠道引流
文章寫完沒人看怎么辦?閱讀量上不去呀?新增粉絲也太少了吧?這個月的轉化率要不達標了!
為了解決上面的問題,就需要開始做日常渠道引流工作了。接下來,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渠道引流。
1.了解渠道用戶:我們的目標是從渠道引流,渠道的選擇很重要。首先,渠道要有足夠流量,如果它本身就沒什么用戶,那我們就等于白費勁;其次,它的用戶群體和我們的業務要有關聯性。如果我們在虎撲上面發口紅軟文,那不就是拋媚眼給太監看嗎?
2.分析流量來源:無論選擇什么渠道引流,都得先了解它的流量來源。就知乎而言,用戶就可以通過搜索、推薦、關注、熱榜以及問題找到你的文章。
3.認識渠道機制:光發布文章也不行,還得考慮怎樣讓更多人看到,這就涉及到渠道的機制。像知乎的排名機制,近期獲得高贊的回答能得到更好的排名,不同用戶的投票權重不一樣。
4.撰寫轉化文案:你發布完了,大家都喜歡看,也給你點贊了,一切都好像很完美。不,不,不,你忘了你最重要的目標—引流。要引流,肯定得有轉化文案,你得告訴被人怎么去關注你的號呀。要想獲得更好的效果,最好提供一些福利,給大家一個關注你的理由。
文章要吸引人觀看,除了內容夠好之外,渠道引流也很重要,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四、數據分析
好不容易文章也成功發布在各個渠道了,事情其實還沒結束。為了讓下次的文章選題更貼合用戶需求,最后的工作流程是要按慣例進行一波數據分析。
1.找出關鍵數據:舉個簡單的例子,我正在做一個在線教育的公眾號,目標就是得讓用戶去填表注冊留下個人信息。那么我需要知道的就是,用戶的填表量,文章的閱讀量。
2.分析變化原因:在發現文章的閱讀量還是保持和以前一致,但是用戶的填表量有所下降,那么我就得考慮是不是轉化的文案寫的不夠好,福利不夠吸引。
3.總結優化方法:經過檢驗,發現是轉化文案寫的不夠好,沒有突出福利信息,就得思考怎么去優化文案。
最后給大家再推薦一些幫助做運營的工具網站。
草料二維碼:可以制作二維碼,監測生成活碼的數據。
BDP:零門檻個人數據分析平臺。
搜圖導航:最快速度找到你需要的圖片資源。
創客貼:可以輕松做封面頭圖和朋友圈海報。
本文來源于知乎,作者:黑兔君。未經作者授權,禁止轉載。
【轉載說明】?? 若上述素材出現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付費及進行處理:shanliqiang@aiyingl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