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12日,向南的微信群和朋友圈被刷屏了,不為別的,就為“播種綠色”,為少年的天府新區種下小樹苗。粗略估計,向南周圍的人,至少認養了有上百棵呢,可以單獨劃片小樹林了,嘿嘿。
認養植樹活動一開始,天府新區只投放了1500棵供大家認養,瞬間就被秒了。然后立即追加到3120棵,也很快認養完畢。很明顯,天府新區也沒預估到我們天府居民的熱情呢??。
2020年3月31日,天府新區為第一批次種植的小樹苗掛上了量身定制的心愿牌??。
肯定有小伙伴想去看看自己認養的小樹苗,種植區域見下圖噢??,地點是天府文創城雁棲濕地。導航輸入“天府文創區前線指揮部”即可,就在那附近。
昨天,向南一直在思考天府居民為什么有這么大的植樹熱情。直到現在,好像想通了一點,核心問題是未來城市將何去何從。
城市,是人類積極主動改造自然的產物,是人類對美好生活追求的產物,是人與自然、人與人和諧發展的產物。
今年,我國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貧困問題將得到全面解決。目前,我國剩余的貧困問題主要集中在為數不多的偏遠農村。等這些偏遠農村的貧困問題全面解決后,我國的發展重心勢必重新來到城市,新基建只是十四五規劃發展的第一步。未來城市是什么樣的,怎么達到那個樣子,這兩個問題將會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我國需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雄安新區的生態城市、天府新區的公園城市,似乎找到了這兩個問題的答案。
隨著我國解決了溫飽,實現了小康,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廣泛,其中就包括對環境的需求。但,我國目前普遍存在的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制約了人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這也印證了十九大指出的,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回到“播種綠色”認養植樹活動。這次天府居民熱情之高,恰恰反映了人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需要,正好體現了現代城市的人們積極主動融入城市發展和城市生活的熱情。
這種熱情是人們積極參與產業城市生產后剩余的熱情,恰好遇上了這機緣巧合的認養植樹活動,瞬間轉變成為積極主動融入公園城市生活的熱情。
我國現階段的人們有一定的自由的生活時間與余錢,允許自己在參與生產的同時,追求對生活的熱愛。積極主動參與并融入城市生產和城市生活的最終形態,即實現城市自身的可持續發展,邊完美,邊排毒。
換句話說就是,人民有余錢和時間,就差空間來表達自己的生活熱情了,認養植樹恰恰給了多出來的活動空間。
有人說,人們可以把余錢和時間用在旅游上啊,旅游也能讓人身心愉悅。但,旅游只能獲得一時的快感,其對旅游地生活的參與程度不夠深,主人翁意識亦得不到表達。盡可能地積極融入身邊生活環境,在普普通通每一天里享受身邊的美好生活才是長久之計,才是可持續之法。
(說著說著,隱約有點工業化、去工業化、再工業化的影子。說句題外話,我國有些城市處在去工業化的階段,但也要抓住再工業化的機遇,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和高端工業,響應國家戰略,將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綁定才是捷徑。)
相比向南去年提出的“天府市”概念,現在又想提出“天府鎮”概念呢。一個“鎮”字,可讓人充分融入其中。小情懷,大浪漫,可讓天府三鎮更完美。(天府三鎮:總部鎮、科學鎮、文創鎮。)
向南又想到麓湖營造的社區概念,感覺頗有韻味。這不就是恰恰滿足了人民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嗎。向南心生一計,讓全體天府居民都做一回島主。麓客島,應該是天府新區最牛皮的島了,也是最容易被容易被遺忘的島。
天府新區“三步走”發展目標的第二步:到2035年,天府新區核心區建成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典范區。而麓湖恰恰是典范中的典范,麓客島又是麓湖之魂。。。
假如,我是說假如,在2035年,天府新區向全國人民和全天府居民交作業之際,萬華放棄麓客島的房產開發權,并無償將麓客島捐贈給全體天府居民,必將具有劃時代意義,是要樹像立傳的。雕塑我都想好了,一個打開的大紅本??。
又皮了。。。
本篇文章來源于微信公眾號: 成都向南
天府新區的未來:天府市 or 天府鎮 ?最先出現在天府新區在線 天府新區互聯網絡新媒體! TianFuxinqu.com。
2020-08-31 IT小喇叭發布了 《一汽-大眾推進數字化戰略轉型創新載體建設 摩斯召開第一次董事會》的文章
2020-08-28 IT小喇叭發布了 《“城市大腦”在高速領域優勢明顯,阿里云實現突發事件秒級處理》的文章
2020-08-28 IT小喇叭發布了 《阿里云城市大腦落地四川 平均擁堵率已下降15%》的文章
2020-07-20 IT小喇叭發布了 《2020年都江堰市精品旅游線路大賽頒獎儀式暨線路發布會隆重召開》的文章
2020-04-17 IT小喇叭發布了 《覆蓋24省200多城市 阿里云支持“健康碼”全國快速落地》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