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網商記者 章航英
我們被老鄉雞董事長“耍”了兩次。
最近,因為舉辦了一場200塊錢的發布會,展現了一把“真正的技術”,老鄉雞的董事長束從軒被發現了隱藏的“段子手”屬性,圈粉無數,岳云鵬力邀。
這并不是老鄉雞的第一次走紅。一個月前,束從軒因為“手撕聯名信”,上了熱搜。
隱藏的“德云社頭牌”的身份背后,束從軒真正的身份是企業家。去年,他剛剛獲評2019“年度創業家”。會上,他總結成功之道是,“創業無捷徑,實干成第一”。
往屆獲得這個獎項的有: 美團點評創始人王興、今日頭條創始人張一鳴、快手CEO宿華、拼多多創始人黃崢......
這是一個有故事的男人。
200塊的發布會?
老鄉雞上一次走紅的故事,如果用一個詞概括,叫:一撕成名。如果是一句話概括,是:員工不要工資,老板非要給工資,還說你“太糊涂”的故事。
雖然,視頻中也有沉重的部分——疫情期間老鄉雞一半門店停業,虧損超過5億,每月發工資8000萬,只能支撐兩個月。但是悲傷的氛圍還是被束從軒那樂觀幽默的一聲“奧利給”稀釋了。
如果這是一場1塊錢的發布會,那最近這場200塊的發布會,明顯花了更多心思,充滿了策劃與用力之處。無論是發布會現場的磚墻瓦地、高音喇叭、大紅橫幅、搪瓷杯子、坐在小板凳上的大爺們,還有桌底下掏出的那只瑟瑟發抖的老母雞。
發布會“土到極致”,束從軒,一個近60歲的大爺卻連連蹦出時下最流行的網絡語言。就連岳云鵬都忍不住留言:我看你可以來我們德云社!有人調侃要把他介紹給郭德綱,束從軒在微博回應:早想跟他同臺講相聲。
當然,如果稍微翻看一下,你還會發現束從軒微博其他“小心機”。
束從軒微博頭像
從來沒有哪一場發布會,可以如此迅速獲得閱讀10w+,以及,鋪天蓋地的好評與圈粉。這200元,結結實實花出了幾百萬的效果,成為2020年度最佳創意發布會熱門選手。
但是,這真的只是200塊的發布會嗎?這背后,老鄉雞交了十多年的學費。
事實上,束從軒早就對公關與營銷有自己的理解。他說“定位是網,潛在消費者是魚,公關是攪動這個水域讓魚往水里面跑”。早在2015年,他就透露老鄉雞每年廣告費是三千萬,公關費卻只有幾十萬,然而公關取得的作用卻是廣告效應的幾倍。
人們的注意力越來越有限,品牌老化的速度在加快,束從軒早就明確了品牌營銷的心法——要把公關做好,廣告只用來維護品牌,只是啦啦隊。
疫情最嚴重期,束從軒手撕員工信,“賣車賣房也要給員工發工資”,塑造了一個具有擔當和自認的企業家形象。
復工復產期,束從軒又招人又尋鋪,提振行業士氣,提高消費信心。他說,“生活不止詩與遠方,還有肥西老母雞”,一手攪動了餐飲消費市場。
如今看來,束從軒的兩次走紅,并不偶然,也不意外。每一步,都不偏不倚,正好踩在點上。
目前,老鄉雞抖音號有接近200萬獲贊,20多萬粉絲,老鄉雞發布會系列視頻獲得了1352萬次播放。而在平時,這個抖音號上出現的是一個可愛的小姐姐,穿著老鄉雞員工服唱歌跳舞,以及在門店的一些日常。
在有40多萬粉絲的老鄉雞微博上,這場發布會視頻得到了1208萬次的觀看,老鄉雞官方微博還與網友互動,“你能找到哪些網絡梗?”而平時,這個自稱“雞爪子”的官博每天發布的微博畫風是雞叫聲“咯咯咯咯噠”。老板束從軒有一天回復:你每天就是這樣糊弄工作的?
海面下的冰山
展現了一把爐火純青的公關能力,老鄉雞火出天際,但是這真的可以學么?可以學,但是不敢學。
“踩點”是一種能力,背后的實力才是海面下的冰山。
“就像打仗,表面上是兩支軍隊的對壘,實際上是兩分戰爭、三分政治、五分經濟。道理是一樣的,品牌之間的競爭,也是綜合實力的比拼,比如投入、員工、培訓、研發等。”束從軒說。無論是手撕員工信的硬氣,還是逆勢擴張的勇氣,都需要底氣。這來自于老鄉雞平時穩健的擴張步伐及充沛的現金流。
老鄉雞目前有800多家直營門店,日接待顧客40多萬人,累計服務超6億人,位列中式快餐第一品牌。2019年銷售額超過30億。
企查查顯示,束從軒在335家企業擔任法定代表人,目前在7家公司任職,均為老鄉雞生態體系內的公司。如,在肥西老母雞農牧有限公司,經營種雞飼養、銷售等;安徽老鄉雞餐飲有限公司,主要經營餐飲服務;肥西老母雞食品有限公司,提供各種禽類屠宰、加工、研發等深度開發。
一只雞的前世今生,基本都被束從軒承包了。
1982年,束從軒將自己準備結婚用的1800元買了100只雞,建立了家庭孵化農場。2003年,束從軒才開出了第一家“肥西老母雞”中式快餐店。如今,他早已建立起一整套從養殖到餐飲的全產業鏈路。
農村出身,白手起家,束從軒從無到有建立一個餐飲王國,他是一個絕對的實干派——不過星期天,每天至少工作12小時。在去年的一次演講中,他透露自己“創業37年休息了13天”。
一位接近束從軒的下屬表示,相比于表達,他更喜歡用行動表示。“老板做事雷厲風行,執行力極強,事情一旦決定,會想盡一切辦法,以最短時間做好。”
養雞的時候,束從軒在雞舍住了7年,對雞了如指掌——蒙著眼睛拎起一只雞就能知道它胖了瘦了、餓了病了。從養殖到餐飲,束從軒把關于餐飲經營的點點滴滴經驗都詳細記錄在手冊上,整理了6本。其中,竟然包括抹布怎么折這類小事。如今由團隊協助,記錄本已經擴充到了24本。
除此之外,束從軒還很擅于學習。從養殖主到餐廳經營者,他是通過反復學習閱讀書和雜志汲取知識的,磚頭厚的一本管理書,他整整看了三遍。
老鄉雞的第一家門店,是模仿麥當勞開始的,當初為了觀察麥當勞的裝修色調、店內動線等,由于去的太頻繁,老鄉雞的人一度被趕出來。不過,從2003年第一代門店到如今,老鄉雞已經開出了第五代門店,如今已經完全沒有了麥當勞的影子。最新門店采用原木設計,更低調舒適,增強了體驗感和舒適感,并且把西式快餐兩排點餐動線摒棄了。
在參與第五代門店設計的時候,束從軒只說了一句說:中式快餐發展這么多年,除了產品不同于西式,其他售賣方式等還是逃不掉西式快餐的影子,我們為什么不創新一下?
“市場在不斷地變化,如果我們不變,我們就會沒落,逐步邊緣化。”
如今,束從軒也每天必須花一兩個小時用來讀書,聽講座,學習各種知識付費課程。前一天學習的羅振宇的年度分享大會,第二天他就在員工會議上分享了其中的內容,思考怎么用在公司管理上。
謹慎與野心
持續的學習能力,對新事物保持熱情和好奇,這也能能解釋了,為什么年近60的束從軒,還能在視頻中玩轉時下最流行的網絡語言。
當然,這仍然是一個十分具有風險的操作。
疫情期間,一個企業的任何營銷與宣傳動作面對的都是公眾更為敏感的神經。尤其是老板作為一個IP與企業綁在一起的時候。稍有不慎,引火上身。
鏡頭面前的束從軒,樂觀輕松,正能量滿滿。然而,他害怕接到員工體溫異常的電話,他焦慮無數個問題——“萬一疫情期間管理不力,出現了火災怎么辦?萬一員工或顧客出現了感染怎么辦?如果真那樣,那多年營造的品牌形象豈不是毀于一旦?”
不過,他還是做出了選擇。
對于老鄉雞來說,或許是到了一個必須主動出擊的時刻。
第五代店
縱觀老鄉雞的開店歷程,會發現它的節奏十分謹慎。2003年,老鄉雞第一家餐飲店在合肥開業。在之后的十三年內,它都在安徽駐扎,直到2016年,才入駐了南京和武漢。2019年,老鄉雞獲得加華資本投資,收購武漢永和,如今在武漢開出100多家門店。
在這之前的2011年,束從軒遇到擴張難題,花400萬請來咨詢公司協助——那時公司一年的盈利不過600萬。他做出了兩個動作,一是把原來的“肥西老母雞”改成了“老鄉雞”,二是撤回了其他城市的門店,決定了做透安徽市場的戰略,之后在安徽整整窩了五年。
無論是先偏安一隅修煉內功,還是毅然決然更換品牌名稱,意指很明確——走向更大的市場。
在最近的發布會上,束從軒透露目前老鄉雞已經獲得10億元銀行授信與戰略投資,下一步將要加速全國市場的布局,直營門店數將突破1000家,還將招聘5000人支持擴張計劃。
企業來到加速擴張期,又恰處于二代接班時刻,束從軒大膽啟用年輕團隊,認為他們在品牌運營管理及信息化上可以帶來新的血液。束從軒的兒子曾透露,他向父親介紹企業在IT管理方面的投入時,他與父親解釋一些名詞,發現他都能聽明白。
目前,老鄉雞通過全面數字化,搭建中臺系統,積累用戶數據和消費習慣,指導選址與經營。截至2019年底,老鄉雞門店客流達到40萬次,其中外賣訂單占到三成。
束從軒熬了三十年的雞湯,如今又在視頻中熬起了“雞湯”——“疫情終將結束、生活需要加速”。但其實,疫情還沒結束,老鄉雞已經開始加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