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網商記者 貢曉麗
3月10日,外地歸來的孫先生平穩度過14天隔離期,回到杭州蕭山國際機場三期工程建設當中。這個工程是備戰2022年杭州亞運會的浙江省重大工程,2月10日起就開始小范圍復工。
孫先生無恙,施華軍也松了口氣,他是杭州蕭山區紅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也是全省兩萬名駐企健康復工指導員中的一員。
為了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浙江省衛生健康委在全省衛生健康系統建立起駐企健康復工指導員制度,讓專業人士深入基層,幫助企業做好防疫復工工作。
施華軍(左二)詢問企業聯絡員復工情況
自從2月26日擔任指導員以來,施華軍上午出門診,下午走訪企業,大半個月下來,蕭山區上百家規模企業和中小微企業,每天的返杭人員復工情況,他摸得門清。
“現在,企業中湖北籍員工暫時還回不來,我們排查的另一個重點,是企業中有沒有境外回來的人員。”施華軍說。
截至目前,指導員們借助阿里巴巴宜搭團隊與谷瞰合作搭建的“駐企健康指導服務平臺”,已經為全省幾十萬家企業進行了健康指導。
企業防疫工作急需專業指導
接到記者電話時,施華軍正在規劃次日幾家企業的走訪路線,“蕭山機場旁邊還有幾家物流企業,人員又多又雜,不能掉以輕心。”
施華軍(右一)在企業走訪
在蕭山區紅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施華軍和其他9名同事一起負責社區6.8平方公里內所有企業的健康復工指導,施華軍手上就有規上企業(規模以上企業,年產值2000萬以上)7家、中小微企業100余家。
“最大的一家規上企業有員工1300多人,最小的一家小微企業就一間辦公室,去走訪時只有一個人在上班。”施華軍說。
李清是嘉興海寧市尖山新區(黃灣鎮)衛生院副院長,她與衛生院里其他18名業務骨干,則負責新區內近400家企業的健康復工指導,其中規上企業168家,規下企業200家左右。
李清(左)與企業聯絡員溝通情況
指導工作,從進廠的大門口開始。
“先看企業員工進廠時有沒有測量體溫、出示健康碼。”李清說,“門衛素質參差不齊,如果發現進門環節措施不到位,我們就會要求工廠派專人負責入廠體溫檢測、核查健康碼工作。”
每家企業,會有一位專門的防疫聯絡員與李清對接。“畢竟停工了這么久,他們也急切地想恢復生產,但是在防疫方法上確實有很多問題需要調整。”
企業要做好防疫措施,離不開專業人士的指導,施華軍對此也有同感,“比如84消毒液和氯酸鈉消毒液,與水的配比比例是不同的,如果不按要求來,太濃對人和環境不好,太稀起不到消殺效果。還有像酒精和消毒液不能摻著用這些問題。”
企業辦公區噴消毒劑
上規模企業的防疫工作更加復雜,因為規模大、人數多,在廠區、宿舍、食堂管理方面,都需要針對自己的企業細化方案。
“廠區車間如何保證通風?不同區域的消毒要求?食堂空間有大有小,怎么根據人數安排分批分時就餐?”李清說,做好防疫復工,離不開這些細節指導。
員工宿舍,也必須保證人均空間2.5平方米,“有的宿舍里住了不到6名員工,其實達到了這個要求,但如果還有空宿舍,我們也都會建議他們住得再分散一些。”施華軍說。
“還有一些小微企業,復工前沒有準備好額溫槍,就無法做到進門必測體溫的要求。好在一些小公司辦公區租在一處,就建議他們幾家公司合用設備,在辦公區最外面給幾家公司員工量體溫,分別做好記錄就行。”施華軍說。
企業員工進生產間之前再次測量體溫
“每家企業情況都不一樣,也沒有統一的模板,每走一家,我們就跟企業的防疫聯絡員拉個群,每兩三天聯系一次,看之前的細節有沒有落實,問一下企業有沒有其他問題。”李清說。
被拉平的信息管理流程
企業員工健康監測、預防性消毒、員工個人防護以及食堂、宿舍等重點區域的衛生管理……這些細碎的指導工作看起來非常簡單,但當每名指導員要把自己負責的幾十上百家企業的相關信息及時梳理上報時,挑戰就變得難度更大了。
不過,施華軍和李清并沒有感到難辦。
“在手機釘釘里的‘駐企健康指導服務’上填寫信息就行。”李清介紹,第一次走訪時,要先錄入企業名稱、所屬轄區、企業聯系人及電話,接下來在駐企日報表里完成有無消毒、有無分餐、有無發熱人員、有無設置隔離區域等十幾項信息的填寫。
“在‘有無境外來企、返企人員’選項里,如果填‘有’,還會跳到國家選擇頁面,之后企業的工作特色、意見建議或困難等選項,如果有的話需要文字描述,最后提交就可以。”李清說。
每一條信息,都通過在線平臺上的毛細血管,匯入到各級醫院、衛健委的信息數據庫,層級間信息管理和匯報流程被拉平了,自動匯總的各項指標也一目了然,比如各區域覆蓋的企業數量,還有哪些沒有走訪到位,復工企業是否缺少宣傳手冊和物料,未走訪企業,是因為指導員人手不夠還是跑動距離過遠?
企業內掛著防疫標語
因為信息傳遞的扁平化,各級指揮中心對企業復工情況都做到了心中有數,并能夠快速上通下達地解決問題。
“駐企健康指導服務平臺”,還只是浙江省疫情信息管理系統的一種應用。
早在1月29日,浙江省衛健委就開始應用“疫情信息采集系統”進行信息管理并支持決策,在疫情攻堅戰中“分秒必爭”。該系統是浙江省衛健委聯合阿里巴巴、浙江谷瞰服務團隊,通過阿里旗下宜搭平臺,僅用1天就搭建出來的。
隨著企業復工需求增加,人員區域流動性加大,疫情管理重點就從居家個人轉到了復工企業。
2月25日晚上8點,宜搭的生態合作伙伴——谷瞰負責人鐵牛接到了省衛健委的電話,“駐企健康指導服務平臺”急需上線。
谷瞰駐企平臺工作小組合影
“我和團隊里5個人,通宵把第1個版本做出來了,26號一早,指導員們就用上了。”鐵牛介紹,“因為有上一次的經驗(通過宜搭搭建‘疫情信息采集系統’),很多模塊是可以遷移和復用的。上次花了24個小時,這一次不到12個小時”。
比起一線醫生,我們已經很幸福了
“駐企健康指導服務平臺”2月26日上線后,大大緩解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工作量。
1月23日一早,李清所在的衛生院就召開了職工大會,“往年都是年終總結,今年卻是在落實疫情防控工作,因為需要在重點摸排的村鎮卡點,我們都是24小時值班。”
1月22日,施華軍接觸到第一個發熱病人,因為有武漢接觸史,需要送去上級醫院診斷。施華軍說,他所在的衛生服務中心距離機場、車站都不遠,從武漢黃岡、荊州來杭的人都被隔離在附近,“害怕也沒用,穿上防護服就去了。”
施華軍進行醫學居家隔離“四包一”服務
目前,施華軍還管理著5名居家隔離人員,需要轉達居家隔離告知書、一天兩次體溫統計、解除隔離之后寢室消毒,施華軍管理過的隔離人員已經有五十多個。
“剛開始時擔心,會不會無意間就接觸了感染者,但是跟在一線救治患者的醫生們比起來,我們已經很幸福了。”
施華軍還有一項工作要完成,“司法系統刑滿釋放的一批人員,有40多個,要在我們附近的基地集中隔離14天才好回家,我負責他們隔離期間的防疫工作。”
施華軍進行日常醫學觀察服務
疫情過后,李清最希望衛生院的常規工作趕快步入正軌。每年春節過后,2月份的企業入職體檢、3月份健康證辦理、5月份老年人體檢、日常的老年人慢病隨訪……“現在所有的工作都推后了,疫情之后會有多忙,可想而知。”
“基層的醫務工作者嘛,都是多面手,所有公共衛生方面的工作都要做。”施華軍說,他們衛生中心目前接待兒童疫苗接種,還需要線上分時段預約,每天不超過30個。
越是在基層,越能感受到人們恢復生產生活的熱切期盼。最近施華軍遇到了一件困惑的事,一位要回重慶復工的杭州人,找他開健康證明。
“浙江這里接收外地復工人員,健康碼加測體溫就夠了,但是好像還有一些城市的線上健康申報并不互認。其實,浙江首推的健康碼真的挺好,減輕了包括我們在內的醫療系統很大的負擔。”
還有一件令施華軍開心的事,浙江省衛健委剛剛推出了1萬臺釘釘智能打卡設備,20人以上企業都能免費申請使用,員工在進廠打卡時還能顯示其健康碼。“我剛才還在企業群里告訴大家盡量申請,如果有智能打卡設備,我們再單獨成立一個釘釘群,溝通起來更方便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