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子航
3月12日,字節跳動在成立八周年時,宣布組織架構升級。張一鳴在給字節跳動員工全員信中單獨提出對教育業務的看法,回顧了此前教育業務的發展,并表示將重啟對教育的訪談觀察。
據了解,自3月12日起,張利東擔任字節跳動(中國)董事長,作為中國職能總負責人,全面協調公司運營,包括字節跳動中國的戰略、商業化、戰略合作伙伴建設、法務、公共事務、公共關系、財務、人力;抖音CEO張楠將擔任字節跳動(中國)CEO,作為中國業務總負責人,全面協調公司中國業務的產品、運營、市場和內容合作,包括今日頭條、抖音、西瓜視頻、搜索等業務和產品。兩人向張一鳴匯報。
值得注意,張一鳴作為字節跳動全球CEO,將負責公司全球戰略和發展,同時專注全球化企業管理研究,企業社會責任,以及教育等新業務方向。
事實上,字節跳動早在教育領域頻頻布局。自2018年以來,字節跳動旗下已相繼推出K12產品gogokid、aiKID、清北網校,知識付費產品好好學習,英語學習產品開言英語、湯圓英語等。去年12月,字節跳動還推出在線小班品牌“大力小班”,在K12領域有了全班型的教育業務布局。
盡管產品眾多,此前字節跳動的教育步伐并不順利,同時也遇到相應質疑。張一鳴在全員信中提到,對于已有成功業務的公司來說,啟動新業務是不容易的,有慣性也有惰性。在新的領域大膽的嘗試,是始終創業的重要標志。
“最近在線輔導市場非常熱,很多人問我公司的業務進展。我其實不焦慮,有耐心,我覺得現在還是很早期?!睆堃圾Q認為,教育業務必須有更根本的創新,當然前提是我們有更深刻的認知。尤其對于已有成功業務的公司來說,啟動新業務是不容易的,有慣性也有惰性。在新的領域大膽的嘗試,是始終創業的重要標志。
值得注意,張一鳴在全員信中著重提到,教育是公司跨界嘗試的新業務方向,并表示將會重啟對教育的訪談觀察。這或許意味著,字節跳動將在新業務All In教育,教育領域或將迎來一位更加具有挑戰力的挑戰者。
附張一鳴全員信
《字節跳動8周年:往事可以回首,當下更需專注,未來值得期待》
大家好,
今天是公司創立8周年的日子。在這個遠程辦公的新模式下,我在線上跟大家聊聊新想法。
我想在這個時間節點做一個比較大的組織升級:今天,公司會任命張利東和張楠(Kelly)分別為字節跳動中國董事長和CEO,整體負責字節跳動中國業務的發展。作為字節跳動全球CEO,接下來我會花更多時間精力在歐美和其它市場,和Alex一起把字節跳動全球管理團隊完善,也幫助新加入的Erich Andersen、Roland Cloutier等更多同事更好的融入。
過去8年,字節跳動飛速發展,我們已經從一個小產品,成長為給全球用戶提供多個產品服務的大平臺,全球員工人數今年也將達到10萬人。在成長道路上,我們遇到很多的挑戰。
為了應對業務的變化,我們一直在公司組織和合作方式上不斷優化調整。比如,明確主要業務的CEO和管理團隊;建立各業務虛擬的P&L,幫助各業務更好的做決策;績效管理和OKR工具也不斷更新。但如何建立好一個超大型全球化企業,對我們來說,還是新的課題。
隨著業務的變大,外部效應也不斷擴大,社會也對我們有了更多期待。過去一年,我花了近2/3時間去了全球很多地方。除了了解公司業務,我還跟很多當地的同事和朋友交流,去德里迪利哈特市集做用戶調研,去巴黎朋友家做客,去各地博物館了解歷史,我對世界的豐富性和文明的演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們在全球多個國家有業務有用戶,要更認真思考和外部世界的關系,對外部世界的貢獻。
不止于此,在我們比較熟悉的信息和內容平臺業務之外,我們也開始探索很多全新業務的方向。對我們來說,這是一種跨界,但我們對于這些新業務的認知還遠遠不夠。
這些挑戰要求我們公司的組織方式有更多變化,除了完善全球管理團隊工作,我會從公司日常運營中騰出精力來,重點關注幾個事情:
1、研究如何更好地改進超大型全球化企業的管理
坦白講,管理一個在30個國家,180多個城市,有超過6萬名員工的公司,并不容易。這還不包括,我們教育業務在北美的5000位外教,公司行政體系的外包員工等等。過去一年,我們已經看到了不少管理問題,最直接的反饋是員工敬業度和滿意度統計結果下降了。
我爭取在未來三年走遍所有有辦公室的地區,了解公司也學習當地文化。我們的目標不僅是建立全球化的業務,更是建立全球化的多元兼容的組織。通過更好的組織,激發每個人的潛能和創造力,服務全球用戶。
我們一直說develop a company as a product,理解公司這個產品的本質是什么,對改進管理很重要。
2016年之前我看很多東西,也有很多思考,并且在我們公司管理中進行實踐。字節范中的坦誠清晰,來源于我試圖理解杰克韋爾奇在《贏》中反復強烈的強調——坦誠降低組織交易成本。“知識型組織中,每一個人都是管理者”,這是德魯克關于管理者的重新定義。他對于目標管理的思考,啟發了我們對于組織有效性的重視和OKR的實踐。他和科斯的想法,促使我思考企業邊界是什么,以及如何從外部視角衡量組織內部的交易成本。我們堅持的“context, not control” 的理念,受到Netflix的直接影響。當然也很大程度上跟哈耶克關于理性的自負的論述有關,我認識到信息透明、分布式決策和創新的重要性。
科技公司組織方式變化,會帶來很多新的變化,在業務、財務、人力方面都有體現。財務上,如何把UG中的LTV引入內部財務報表,各個業務之間應該如何結算成本。人力上,在職能、業務、市場三個維度交叉下應該如何組織人才。當然相應的,企業內部工具也需要新的研發優化。對我們來說,過去兩年,其實是問題多思考少。我之后會花更多時間學習研究,也和ES的同事一起討論提升。
2、研究科技公司如何創造更多的社會價值
去年下半年開始,我和管理團隊重新認真討論公司的本質是什么。我們是從最基礎的問題開始討論的。什么是科技,什么是科技公司?為什么科技公司需要承擔更多社會責任?科技是指the application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for practical purposes, especially in industry,能成為科技公司的基礎條件是不斷的學習 scientific knowledge??萍脊救绻懿粩嗵嵘J知改進方法,其杠桿就會越來越大,頭部公司在經濟中的占比越來越高,對人們生活的影響會越來越大,也越來越受到監管關注。
從外部來講,公眾期待會越來越高,從內部來說,員工也需要更強的使命感來承擔更大的責任。為用戶提供創新、高品質、有效率的產品和服務,這是企業基礎的社會責任。但是科技公司還要思考如何面對自己的外部效應,積極和外部各方合作,創造社會價值。
過去兩年,我們在企業社會責任方向做了很多工作,包括建立公益部門,要求每一個業務都有CSR的目標和規劃,和用戶目標、商業目標并列。尋人、助醫、扶貧等幾個項目很成功,但總體我感覺還遠不夠,尤其是和我們要在全球范圍達到較高的水平的目標相比。
我會和更多的同事以及外部交流,一方面更好地了解世界當下的問題,一方面探討如何在公司內建立更好的機制去承擔更多社會責任。
3、思考和規劃教育等新戰略方向
教育是公司跨界嘗試的新業務方向。大家應該了解,我一直很重視人才招聘,對個人的潛力充滿期待。我認同德魯克的說法,對于公司內部來說,公司存在的意義,是通過公司這個方式實現人們的創造力。我會再加上另外一句——讓每個人有更豐富有意義的經歷和體驗。對的,和我們用戶產品的使命一樣:inspire creativity, enrich life.
2016年有一段時間,我發現公司好多優秀的算法人才都來自上海交大ACM班,我特地去上海拜訪了俞勇老師。從交大ACM班的成材率,以及后來對Minerva University的調研,讓我直接認知到教育對激發人的潛力非常關鍵,并且教育本身也還有巨大的潛力。這算是我認真思考教育業務的一個起點吧。過去兩年中,我訪談過不少老師學生,包括到不同課堂體驗不同的教學效果,但因為時間精力有限,不夠持續。接下來,我會重啟對教育的訪談觀察。
最近在線輔導市場非常熱,很多人問我公司的業務進展。我其實不焦慮,有耐心,我覺得現在還是很早期,教育業務必須有更根本的創新,當然前提是我們有更深刻的認知。尤其對于已有成功業務的公司來說,啟動新業務是不容易的,有慣性也有惰性。在新的領域大膽的嘗試,是始終創業的重要標志。
八周年之際愿大家:往事可以回首,當下更需專注,未來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