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7日,教育部發布關于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的通知。
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計劃中的生活節奏,也按下了春季學期的開學暫停鍵,短暫的寂靜之后,“利用網絡平臺,停課不停學”被推到大眾面前,這場倉促到來的全民互聯網+教育浪潮,讓所有老師、孩子、家長們都加入了浩浩蕩蕩的網絡教學行列。
但非常時期的網絡學習,還是帶來了很多困惑與焦慮:
學校如何篩選眾多的學習資源?
老師如何隔空指導并有效監督?
孩子如何在沒有老師的課堂中有效學習?
孩子對著屏幕時間過長影響視力怎么辦?
家長如何把控孩子在家期間的學習質量??
思駿科技提出了一套完整的遠程教學解決方案:作業+直播。將作業+配合任一直播平臺,就可以輕松開始遠程教學及課業輔導,讓老師在沒有專業設備的情況下,仍能順利開展教學。
區別于僅限直播講課而無法監管課業的其他在線教育解決方案,作業+完美解決了上述困惑,這也是它在疫情期間受到青睞并被廣大老師們推薦的原因。
(一)作業+實現了遠程教學及課業輔導雙模式,充分解決了老師們“課是上了,但學生到底有沒有學會”的顧慮,通過作業+適時布置作業進行檢驗,有效鞏固新的知識點,避免了開學后需要從頭開始教的問題。
(二)特殊時期,無論是寒暑假作業,還是新課練習,老師們由于無法落實課業批改自然無法有效監管學情動態,但是有了“作業+”做“監工”,老師可以實時查看全班學生作業上交情況,隨時批改作業并將作業結果第一時間反饋給學生,讓疫情期間的遠程教學體驗接近線下授課。
(三)沒有老師在身邊,不明白的知識點就這么過去了?我們堅決說:NO!老師批改完畢后除了推送習題自帶的解答,還可以進行多方位多形式的實時輔導,例如文字批注、拍照解答、語音輔導等,多樣化的輔導模式讓老師和學生真正實現了跨區間教與學。
(四)疫情期間組織考試有多難?難在時間無法統一,難在容易泄題,難在無人監考,難在批改統分,這些困難加在一起就是難上加難。但在這個“加長版”假期里,我們可以用作業+有效避之,由于其基于每日真實學情精準量化評估,用作業+選題更具針對性與指導意義。
(五)用手機、平板或電腦學習,孩子易被各類推送信息打斷,易被游戲、社交媒體吸引,降低學習效率,而作業+專為學習設計,所有與學習無關的軟件均已被封鎖下載通道,有助于培養孩子的深度學習習慣。
(六)即使是在特殊時期,孩子的用眼安全和書寫習慣也不應被忽略。作業+學生本采用電子墨水屏,能夠模擬墨水在真實紙張上的顯示,其利用自然光的漫反射原理最大程度上還原了紙張閱讀體驗與書寫體驗,在緩解眼部疲勞、保護視力的同時還注重保護孩子的書寫能力。
在這個被延長的特殊假期里,作業+全體成員努力保障各項服務,在確保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前提之下,真正滿足了在家教與學的迫切需求,保證了教學質量與學習效果。
疫情期間,作業+使用學校全部實現常態化應用。截止2020年2月24日,平均每位作業+任課老師累計發布作業20.17次,達到252.67道/人。其中初中學校基本上達到了1次/天·班·科目的使用頻率。

圖表 1?疫情期間作業+初中班級各科使用數據統計
高一年級的使用頻率維持在0.85次/天·班·科目。

圖表 2??疫情期間作業+高一班級各科使用數據統計
而高三年級則以1.09次/天·班·科目的使用頻率成為所有年級中應用強度最高,使用量最大的年級。確實,對于一個高三學生而言,開學可以延遲,但學習不能延遲,高考也不會延遲,現在的每一天,依然是高考前的一天,而作業+在此次疫情期間及時、切實為廣大師生打造了一個完整的教學平臺。

圖表 3?疫情期間作業+高三班級各科使用數據統計
作業+,愿與所有師生一起,共克時艱,同心同行。讓用心成為一種態度,讓呵護成為一種責任,讓我們用心呵護每個孩子的光明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