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開年伊始,雖然股權投資市場在“新冠”疫情影響下略顯冷清。但兩條二手市場新聞的出現還是令廣大LP和GP眼前一亮:其一是君聯資本完成2億美元的續期基金交易,包括12個被投項目;其二是昆仲資本完成7個人民幣投資項目出售給TR Capital等機構,并在其參與下完成首期美元基金的設立。兩筆交易雖然類型和目的稍有不同,但作為國內私募二級市場興起的標志性事件,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私募二手份額交易、S基金和私募二級市場在全球范圍內已有三十年的歷史,國外關于這一市場的基金募集、交易規模和交易分類統計也有了較成熟的數據體系。但在國內相關概念尚屬新鮮事物,大多數LP/GP仍不甚了解二手份額交易的目的、類型和交易結構,市場上也沒有相對成熟的S基金募集統計、成交量統計和參與LP類型的統計數據。為了服務蒸蒸日上的國內私募二級市場,清科研究中心基于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公開信息、私募通數據庫,利用大數據技術手段、問卷調研、實地訪談等多種方式收集和整理了國內S基金募集、二手份額的交易量、參與LP分布、交易類型和特征等全方面、多維度的市場數據,匯集成《2019年中國私募基金二手份額交易研究報告》,供股權投資市場的從業機構和人才參考,共同推進國內股權投資市場長期健康發展。
這份干貨滿滿的報告都有哪些看點呢?且待本文為你稍作介紹。
掌握大局!全球私募二級市場最新動態一覽
全球范圍內的私募基金份額二手交易興起于20世紀90年代,經過數十年的積累,目前歐美地區的二手份額交易市場、S基金市場已經發展至相對成熟的階段。私募基金二手份額交易市場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私募股權投資市場發展到一定階段、根據實際交易需求逐漸形成。整體而言,現階段全球私募二級市場參與主體專業度較高,交易活躍度逐年穩步上升,交易規模已不容小覷,成為股權投資市場重要組成部分。歷經40年發展,全球二手市場已初具規模。

Preqin與Greenhill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范圍內發生的二手份額交易總量已經達到750億美元,同比增長41.5%。自2013年以來,全球私募二手份額交易市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高達23.6%。截至2019年上半年末,全球市場二手份額交易量已達420億美元,同比上漲56%,仍在維持著高速增長勢頭。
[1] 2019H1數據源為Greenhill,其余為Preqin;比較發現Greenhill與Preqin 在2015-2018年期間的數據高度 一致,因此可以組合呈現。

全新數據!人民幣基金二手份額交易大揭秘
2014-2019上半年期間,中國股權投資事業經歷了快速增長和逐漸穩定的發展階段,整體市場規模的擴張為二手份額交易提供了廣闊天地。與此同時,在近期國內去杠桿、控風險、穩金融等監管措施的作用下,股權投資基金份額持有人的轉讓退出需求也與日俱增,國外先進私募二級市場的成熟交易體系漸獲關注。兩者共同作用下,國內的二手份額交易已經進入上升期,二手份額交易增長迅速。現階段,國內股權投資市場一級交易(即直接投資)的數據已經較方便獲得。而二級交易(二手份額交易)方面的數據仍屬空白。清科研究中心經過探索、研究和測試,基于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與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的公開數據,總結出一套可用于涉及人民幣基金二手份額交易事件的判斷體系。并基于上述判斷體系對國內人民幣基金的份額交易情況進行統計分析。按工商系統信息反映出的既定事實,2018年我國股權投資基金二手份額交易事件共發生592起,可獲知的交易金額為233.64億元。由于不同地區工商系統提供信息的維度差異,真實的交易金額難以全面統計,故采用可獲知金額的部分數據推算未知部分的交易金額,利用這一方式推算的2018年交易金額可達676.32億元人民幣。數據表明,2018年的交易數量與可獲知交易金額分別達到2014年水平的3.56和10.8倍,近五年我國二手份額交易市場熱度明顯上升。

通常而言,股權投資基金的二手份額交易可按照發生階段分為基金早期交易、基金中后期交易與基金尾盤交易。為了探究各個階段交易數量的相對關系,按照基金成立年份劃分,將各年度的二手份額交易數量與年份的關系用圖表呈現出來,如下圖4。從圖中可看出,不同年份成立基金的二手份額轉讓活躍度存在一些規律。第一,大部分基金的二手份額交易集中在成長期,即成立后4-5年出現交易量峰值。目前國內基金的二手份額交易高峰一般發生在基金完成投資之后、進入退出期之前,即以“成長期交易”為主導。第二,不同年份成立基金的交易活躍度整體存在差別。這是由于歷史上各年度股權投資市場人民幣基金的設立募集總量存在波動。清科研究中心認為未來數年內,當2016-2018年成立的人民幣股權投資基金進入份額轉讓高峰期時,二手份額交易的市場規模將迎來一次更大幅度的上升。第三,稍早年份成立的基金在退出期可能存在第二次轉讓高峰。主要原因是基金清盤時若仍有投資項目未達到退出標準,需要在此時通過份額轉讓完成重組和舊LP退出,避免“僵尸基金”長期存在。這一特征囿于國內股權投資市場人民幣基金歷史數據量不足,尚待后續年份的數據驗證,清科研究中心也會保持持續關注。

獨家分析!參加二手交易的都有哪些LP?
根據清科研究中心統計,2014-2019上半年股權投資市場人民幣基金的二手份額交易的主要參與方為非上市企業、富有家族及個人、私募基金管理人、上市公司、母基金(FOFs)等。從數量上來講,富有家族與個人、非上市企業是二手份額交易的絕對主力,兩者合計分別在買方與賣方中占到85.2%、88.0%。就金額而言,非上市企業、上市公司是近年二手份額交易的主要買方,富有家族及個人、金融機構私募基金管理人是主要賣方,保險、母基金、政府引導基金等長效資金的交易參與度有待提高。2014-2019上半年期間,國內二手份額交易市場賣方/買方的數量比約為109 : 100,金額比約為104 : 100。可以看出,在認繳金額變動不大的情況下,基金的LP數量明顯下降,單一LP所持有的基金份額(認繳額)上升,股權投資基金的出資方有集中化趨勢。另外,由圖5可以看出,2014-2019上半年,富有家族及個人等小型、零散型LP明顯減少,上市公司、母基金、保險、政府引導基金等大型、機構化的資金流入顯著增加,股權投資基金的出資方呈現出機構化趨勢。


中外對比!我國私募二級市場的發展空間還有多大?
我國二手份額交易市場是伴隨著股權投資人民幣基金的大量出現而興起的,基本發源于2010年之后,落后于北美發達的二手份額交易市場約20年。從發展階段的角度而言,國內二手份額交易仍有非常大的增長空間。下方匯總了中國與全球 2012-2019上半年期間的S基金總募集規模、二手份額總交易規模和股權投資基金總募集量的數據,以對比反映中國S基金和份額交易市場的發展程度,具體數據見表1。
[1]數據來源為Preqin和Greenhill,鑒于全球S基金發展形勢,大部分基金募集與交易事件均發生于美國。

[2]此處僅包括美國市場的金額。
由上表可以看出,2012-2019上半年期間中美兩國的股權投資基金總募集規模已經在同一數量級(均超過了1萬億美元大關),但同期二手份額交易總規模方面,中國僅有美國約1/7;S基金總規模方面更是相去甚遠,中國S基金的募集總金額僅為美國約1/50。也就是說,未來國內二手份額交易市場仍有十足的增長空間,而S基金這一在國內極小眾的概念,未來可能出現數十倍的爆發式增長。由于首批成立的人民幣基金已經陸續進入清算退出階段,S基金發生指數式增長的時機或許就在不遠的將來。
如欲深入了解中國私募股權基金二手份額交易的更多信息,請關注《2019年中國私募股權基金二手份額交易研究報告》!
來源:清科研究中心 付浩
更多信息請關注微信公共號清科研究(微信ID:pedata2017)
2023-11-14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了 《衢州,打造長三角創投新勢力“第一城》的文章
2022-06-20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了北京市朝陽區企業融資路演系列活動—數字經濟專場的活動
2022-03-04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了引鳳筑巢·融金朝陽——北京市朝陽區企業融資路演系列活動 專精特新專場的活動
2022-03-04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了百家基金進航城-數字經濟專場的活動
2022-02-23 清科研究中心發布了 《清科創業旗下PEDATA MAX全新升級!》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