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遠在美國的Zoom創始人袁征的手機被打爆了,“幾乎所有人都想找我聊聊遠程辦公這件事”。最后,他不得不關機才能正常工作。
就在同一天,數億流量同時涌進企業微信、釘釘等遠程在線辦公軟件,一度把服務器擠崩潰掉,員工加班緊急擴容(現已恢復正常)。
這些是因為,疫情中的中國企業們開始遠程辦公了。
然而,即使是被資本看好的遠程辦公行業,也并未如預期般“利好”。對行業整體來說,疫情與其說是機會,更像是優勝劣汰的關口。高并發、大流量用戶使用,成為國內云視頻廠商們被迫面對的一次“大考”。
而來自硅谷的視頻會議公司Zoom因性能“流暢、穩定”在疫情期間攬獲不小的增量,成為美股一匹亮眼的“黑馬”。在美股動蕩的背景下,Zoom股價自開年來一路上漲,漲幅達50%,市值一度超過百度,達400多億美金。
2月份,伯恩斯坦發布報告稱,Zoom今年迄今新增用戶數超2019年全年增量。
遠程辦公,成為券商研報里看好的“千億規模”、“趨勢清晰”的機會,是投資人心中“中國版Zoom”的希望,是行業眼中特殊環境下的低成本獲客的新機遇……
Zoom的逆襲
Zoom是一家視頻會議公司,由來自中國山東的小伙子袁征創辦,并于2019年4月在納斯達克敲鐘上市,跟微軟的視頻服務直接競爭。
值得一提的是,Zoom在上市之前已經實現盈利。2019年1月31日結束的財年里,Zoom財報顯示,其實現了760萬美元的凈利潤。這在全球的視頻會議SaaS都屬罕見,即使有微軟做靠山Skype也在為商業化發愁。
中國疫情期間,原先小眾的辦公應用Zoom 則憑借多人視頻會議的流暢性脫穎而出,被更多人所熟知。
據投行員工王悅透露,他們公司在遠程辦公第一天先是用了釘釘開會,但因為當天的用戶量訪問量激增,導致釘釘服務器一時間崩潰。為了會議能夠正常進行,公司便推薦員工們下載使用Zoom。
據伯恩斯坦(Bernstein Research)分析師報告,今年以來的兩個月內,Zoom吸引了比2019年全年更多的活躍用戶。“Zoom今年迄今止增加了222萬MAU,而在2019年則增加了199萬。”報告稱。
從以下Drift提供的數據可以看出,Zoom的增長曲線在最近的幾年表現增勢喜人。
最近的用戶增長依然讓袁征興奮不已,他透露其實從上個月起,Zoom的用戶數幾乎每天都是一個新記錄。
在美股動蕩的背景下,Zoom股價自開年來一路上漲,漲幅達50%,市值一度超過百度,達400多億美金。受新冠肺炎影響,這家去年上市的遠程視頻會議公司新秀,如今一躍成為了投資人眼中的大熱門。
殺出重圍,Zoom做對了什么?
Zoom并不是在空白的市場上出來的創新產品,相反,這個市場原來就有很多玩家,例如微軟的Skype、Cisco的Webex、Google的Hangouts、GoToMeeting等等,這些產品原本已經占據了很大的企業服務市場。
所以,當袁征離開了供職多年的Cisco,準備開一家公司做一個與之競爭的產品時,所有人都說他瘋了。理由是“這個市場太擁擠了“。
“但是你不要站在其他人的角度看問題,我花了很多時間跟客戶打交道,客戶會使用其他的公司,但是他們一談到視頻使用體驗的話,他們不開心。”袁征要做一款能讓用戶用得開心的產品。
即使在一個巨頭環伺、遍地對手的紅海市場,袁征依然相信,“這個市場確實競爭特別激烈。但是潛力很大。如果我們的產品比其它的都要好,我們就能活下來。”
“如果我聽其他投資人的話就不會做Zoom了,因為沒有一個投資人會做Zoom。”
相比于競品,GGV紀源資本管理合伙人童士豪曾問袁征,“你認為Zoom產品的優勢是什么?”
袁征的回答是,“從外觀來講差不多,都是會議,但內部的架構非常不一樣。比如說你開福特和開特斯拉都是一樣的車,但是里面的引擎完全不一樣。我們核心的架構主要以視頻為主,如果用戶用視頻的話,我們做到最最簡單的,效果最好的。比如說十年前的畫質不好,但是現在你可以看清楚我,可以聽客戶的反饋,比如說我現在用的是虛擬背景,有很關鍵的會議背景的話還有水印。用戶喜歡你,然后你就會活下去,這個市場很大。”
在功能設計上,袁征堅持“簡潔”的理念,讓用戶在任何情況下都不需要思考,任何情況下,一個新功能能夠一上來就馬上使用,這是最關鍵的。
很快,Zoom用無法比擬的速度攻占了越來越多的企業客戶。
Gartner在2019年9月在發布的企業級會議解決方案魔力象限報告(《Magic Quadrant for
Meeting Solutions》)中,認為Zoom是領先者之一,報告認為Zoom主要有兩大優勢:1、豐富的功能組合、快速擴展的合作伙伴社區及與第三方應用的集成;2、多樣的訂閱及部署方式為客戶提供了高度靈活性。
同時,Zoom尤其重視用戶的反饋。A16Z的投資人Andrew Chen(前Uber的增長官)分享了這么一個小細節:“有一天Eric給我打電話,讓我咨詢一下我所投的公司當中屬于Zoom的客戶,他讓我幫忙收集所有對Zoom的不滿。Eric要拿去專門安排一個PM去都改掉。”
因此在Zoom,收集和響應用戶反饋是他們做行業第一產品的關鍵。而且很多時候,Zoom的團隊通過自己的產品會議里去收集反饋。
Zoom的營利模式是免費至增值模型,也就是一般用戶可以免費使用,但也提供專業版和企業版,付費版本有更多功能和個性化的需求。而免費使用的版本,最長的視訊時長是40分鐘(一般到了35分鐘的時候會提示:40分鐘后會議會斷開,付費用戶可以免除此限制)。據統計,截至2019年1月31日,Zoom 55%的客戶在免費體驗后選擇付費訂閱,用戶轉化率非常高。
最后一輪領投的Sequoia(紅杉資本)在接受TechCrunch專訪時說:
“我們一直在關注視訊會議這一塊。但我們一直沒有找到客戶喜歡的產品。直到有一天,我們所投的公司在向我們瘋狂推薦和贊美Zoom。”
遠程辦公,請回答2020
2020開年,持續的疫情打亂了整個社會的節奏,也給緩慢發展的遠程辦公行業按下了快進鍵。
但如果說遠程辦公的時代已經到來也有些言之過早,其實遠程辦公在國內一直都是一個小眾領域。根據IDC在2018預測,2020年國內以云視頻會議為代表的軟件會議市場規模僅為2.74億美元。
袁征也引用了IDC的預測數據,看好視頻會議行業將在2023年成為一個價值430億美元的潛在市場。而到那時,國內的同一市場才僅為5.4億美元,看來國人還是喜歡線下見面搞定一切。
當然,2020年經歷過這次2億多人的集體遠程辦公之后,這個市場或許能夠得到更快的增長。長期來看,此刻也許是企業數字化進程的關鍵點。
正如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在《黑天鵝》一書中所說,正常發展狀態下,新商業模式往往受制于用戶習慣和消費慣性、基礎設施不完善等因素,獲客和開展業務門檻較高;而危機的出現和應對所帶來的新政策以及極端環境下用戶行為習慣的變化,則可能打破這些門檻,孕育突破性機會。
國內電商平臺在2003年SARS疫情期間獲得用戶認可,但仍歷經多年才鑄就龐大產業一樣,遠程辦公此次爆發的意義主要是給了大眾知曉產品的機會,這極大壓縮了協同辦公獲得廣泛公眾認知的時間,突破小眾走向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