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之前在《疫情結束之后的5個商業趨勢》一文中提到過:“非典結束之后又來了新冠,新冠之后呢?所以一個根本性的問題是,如何防止這些對人類危害性極大的“黑天鵝”?有沒有可能出現身體芯片,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隨時追蹤?”
其實早在一年多前,互聯網圈就已經有人“身體力行”了。2018年10月22日,YY創始人李學凌發朋友圈稱,自己已經在身體里植入了一個芯片。據說這種芯片僅用于觀察身體和檢測血液狀況等,而且還需要大量外部鏈接設備。
截止到2018年底,已有超過4000名瑞典人在自己的身體植入了芯片,用于監測健康狀況、解鎖手機和門、乘坐地鐵公交、控制智能設備等等。
顯然,人體芯片目前還處于小眾階段,可能更像20年前剛剛起步的互聯網,還需要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人體芯片的本質是對個人健康信息的隨時監測。現在對新冠疫情防控的最大挑戰,是復工復產帶來的人員流動——如何及時準確獲悉個人防疫信息。
2019年,中國春運總規模是34億人次,如果說回鄉與返程各占一半的話,返程人次應該在17億左右。今年春節由于新冠肺炎的爆發,很多人臨時取消了返鄉或者旅行計劃,但保守估計返程規模也會超過10億人次。
當然,今年的返程肯定是分批次完成的,可能會持續較長時間,但每個人的“來路”必須說清楚,是大勢所趨,而且在疫情無法得到徹底消除的情況下,很有可能會形成一套常規的公共衛生制度。
接下來無論是返程工作、上學,還是出差、旅游,亮明身份、出示完整合格的個人信息將會成為常態。
在剛剛過去的2月份,三家互聯網公司相繼出手:騰訊和阿里推出了“健康碼”,而美團也與大型國企合作,推廣基于國家相關部委的權威大數據的“暢行碼”。
這三家公司有一個共同特點:各自手握至少一款國民級的超級App,覆蓋地區、覆蓋人群足夠廣,滿足的是真正的高頻剛需。
三家公司的“三個碼”各具優勢,它的初衷是特殊時期數字化動態防疫認證方式,但目前正以極快的速度在更大范圍推廣使用,是一次以電子證件替代紙質證件的應用創新。前兩天北京天通苑部分小區出現人員持假冒臨時出入證進入社區的案例,就暴露出線下防控機制的天然漏洞。
阿里打通數據,騰訊回籠數據
阿里健康碼最早是受杭州市政府委托,由杭州市民和返杭人員在支付寶平臺上自行申報并填寫健康信息,領取綠碼的人員憑碼通行,領到紅碼和黃碼的人員則需要按規定隔離并健康打卡,滿足條件后可轉為綠碼。需要挨個與各個地方合作,進而進行數據打通,是阿里健康碼的一個特點。
在阿里健康碼發布一天之后,騰訊推出了自己的健康碼。騰訊健康碼是民眾通過微信小程序填報個人信息(比如健康、行程等),然后生成一個二維碼供社區工作人員、執法部門、公司或學校進行數據采集,數據管理方(比如相關政府部門)可以實時看到匯總信息,并對數據采集員、采集監控點進行管理。說白了,騰訊其實扮演了數據收集的角色。
所以說,阿里健康碼側重打通、融合各地數據,騰訊健康碼側重收集、回籠數據。本質上都是個人自主填報上傳。
美團結盟“國家隊”
美團推廣的暢行碼呢?美團也需要用戶在美團App上填報個人信息,但是三家公司填報信息最少的,省時省力。為什么呢?
因為美團既不需要整合地方數據,也不需要自己生產數據,而是充分利用了“國家隊”資源:暢行碼基于國家相關部委權威大數據,由中國電子科技集團聯合國家部委共同研制的一網暢行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大數據系統生成。
中國電科是何方神圣?這么說吧,這家央企旗下現有二級成員單位50家,上市公司10家。擁有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8個,國家級研究中心和創新中心10個,北京、天津、重慶等地高科技園區和產業基地10余個。2018年,中國電科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203億元,實現利潤226.3億元。
關鍵是,中國電科擁有的海量大數據可能是眾多互聯網巨頭望塵莫及的。之所以被稱作大數據領域的“國家隊”,就在于它的數據庫不存在地域分割,真正能夠做到全國數據的一盤棋,都是現成的,與美團的流量資源正好各取所需。
前幾天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科研攻關組信息化專班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吳曼青表示,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目前建立了風險人群感知大數據平臺,依托這一平臺的權威數據,中國電科聯合國家部委共同研制上線了“暢行碼”,準確告知你究竟是不是密切接觸者。
不同于阿里健康碼的三種顏色,暢行碼一共有紅、橙、黃、綠四種顏色,安全等級更加細分。其中紅色代表了“確診、疑似或密切接觸者”。
用戶在美團App填報完信息之后,會與后方系統(國家隊)的大數據資源池進行碰撞和比對,就會與來自衛生健康系統確認、疑似病例的信息和行動路徑進行比對,同時交通、鐵路、民航的數據還能具體某個人某一天從哪里出發到了哪里,乘坐什么班次的或者航班,前后三排是否有疑似或者確診病例。
在復工復產大背景下,暢行碼全國跨省市通用,解決了當前許多產品僅接入地方數據、不同省市因為疫情防控健康標準不一而給跨行政區域管控帶來的問題。
以往大數據在具體的應用層面總是面臨一個悖論:有流量的沒有數據,有數據的沒有流量。暢行碼則是把互聯網公司的流量與“國家隊”的數據對接起來了,可以說是一次“里程碑式的資源整合”。
過去一個月,中央關于疫情防控的幾次重要會議,都反復提到了一件事情: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可以看出不管這次疫情何時結束,中國的公共衛生管理體制都會迎來重大的變革,所以,對于有流量優勢的互聯網公司來說,是不是風口不重要,參與這種變革本身就意義重大。
本文轉載于微信公眾號:接招(ID:itakethat),未經作者授權,禁止轉載。
【轉載說明】?? 若上述素材出現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付費及進行處理:shanliqiang@aiyingl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