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概股跟誰學(NYSE:GSX)發布了一份令很多在線教育同行羨慕又嫉妒的財報。2019年全年營收21.15億,同比增長了4倍多,凈利潤2.27億元,同比增長了10倍多。2019年Q4營收達到9.35億元,同比增長了4倍多;凈利潤從去年同期的0.23億元增至1.75億元,同比增長了近7倍。
有人感慨:這份財報數據好的不像是真的!畢竟放眼整個在線教育行業,大多數公司還在持續燒錢,盈利仿佛只是個夢想,哪怕是龍頭公司好未來和新東方在線的業績也很是平淡。
誰又想到,2月25日做空機構Grizzly Research發布了一份做空報告,稱跟誰學有夸大財務數據、刷單等問題,2018年盈利數據夸大74%,并稱盡管公司上市以來股價已經翻了三倍的,但實際上是教育上市公司中最差的標的。
幾年來,伴隨著亮眼的業績,資本市場已經給予了100多億美金的市值,而伴隨著跟誰學的質疑聲也從未間斷,只有期待更長的時間來檢驗出,到底是玫瑰花,還是肥皂泡。
出乎意料的是,做空報告出來后總體沒有太大殺傷力,跟誰學當天股價跌了不到3%。信披頭條認為,資本市場在乎的是公司的商業模式有沒有問題,盈利是否能持續,而這份做空報告是看不出來的。舉幾個例子:
第一點,O2O刷單問題,跟誰學在2014年起家時是做教育O2O的(對接老師和學生的平臺),刷單行業內很常見,后來因為模式存在缺陷被證偽了,跟誰學從2016年就開始轉行做錄播+雙師大班直播課。因此,Grizzly Research質疑過去刷單和現在的業務關系不大。
第二點,是很多媒體報道的2018年盈利數據夸大74%問題:2018 年,信用報告顯示其凈利潤為1125.2萬元,但向 SEC 提交的數據為1965萬元,夸大了 74.6%。為什么這一點也沒起波瀾,因為基數太小了,總共不到1千萬。如果能對2019年2個多億的利潤提出有力的證據證明涉嫌造假,資本市場和投資者才會重視。
第三點,就是質疑毛利率問題,跟誰學、好未來、網易有道雖然都是在線教育大類,但本質上業務模式很不同,財務統計方法也不一致,毛利率不太好比較。比如,好未來業務中一半線下、一半線上,線下租金和教師成本是非常高的,它整體毛利率按理來說就是低于ALL IN在線的機構。有道雖然沒有那么多老師,但是需要大量的設備、運營人員等等。根據報道,網易有道的客單價900多,跟誰學客單價已到1400多了,有道的毛利率是有可能低的。
當然,還有一些其他問題就不羅列了,總體來說,這份做空報告沒有太大實錘。那么,跟誰學就真的無懈可擊嗎。其實也未必,只是有些問題需要時間去驗證。
其實,跟誰學財報一公布,市場就有質疑聲了。2019年跟誰學業績爆發,主要靠第四季度——2019年Q4貢獻了全年將近一半的營收和現金收款,以及77.2%的凈利潤。四季度的利潤為何拉升如此之快,能不能持續呢?
梳理跟誰學相關公告可以發現,2019年前三季度營收11.8億元,凈利潤0.52億元,凈利率僅為4.4%,現金收款17.79億元;而2019年第四季度營收達到9.35億元,同比增長412.9%;凈利潤高達1.75億元,凈利率高達18.7%,現金收款15.7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96.3%。可以說,跟誰學用一個季度業績就把全年的凈利率水平從4.4%拉升到了10.71%。
近幾年,由于行業競爭加劇,好未來、新東方等教育龍頭機構凈利率均有所下降,從約15%降到在10%左右,好未來的線上業務凈利潤也遠低于線下。而跟誰學做大班直播僅僅三四年就能達到10%以上的年平均凈利率,且四季度能達超18%的凈利率實在是有些不可思議。
之所以在四季度取得這么強悍的業績,營銷功不可沒。根據財報,2019年四季度,跟誰學銷售費用4.42億元 同比暴增660%;銷售費用率達到47.3%,2018年同期僅為31.9%。跟誰學一直宣稱獲客成本低,但2019年銷售費用率整體約為49.2%,與新東方在線、網易有道、好未來線上業務的銷售費用相比并不低。
在Grizzly Research發布做空報告之前,其實就已經有人質疑跟誰學的拉新轉化能力有被夸大嫌疑。因為無論是百度指數、微信指數,還是跟誰學旗下APP下載總量都遠低于學而思、猿輔導等,且跟誰學又沒有早期積累的自有流量和名氣,業內人士一直好奇,它怎么會有這么多付費學員?
對此,跟誰學曾解釋,公司的拉新轉化主要靠微信生態,以及持續增長的續費率。其CFO沈楠在雪球采訪時表示,目前行業單位獲客成本超過1000元,跟誰學2019年獲客成本僅470元,其中前三季度545元,四季度下降至400元。
微信生態獲客真的這么神奇嗎?為什么別家也這么做了卻沒那么好效果?對此,信披頭條采訪的一位學員表示,跟誰學的微信群營銷做得確實不錯,以在微信平臺做公開課方式拉新為例,學員通過微信廣告等進群后會被要求注冊跟誰學賬號,然后可以獲取幾節免費公開課。為抓住學員的心,公司會派名師上公開課并講一些有吸引力的知識點,同時群里也有助教布置和批改作業,每次公開課都有幾千人在線收看,授課名師和助教會對學員不停地做營銷,上過名師公開課的學生購課意愿確實會加強。這種公開課經常會連著做,總能篩到部分用戶。
除了微信社群裂變,超級明星老師也是跟誰學快速擴張的支點。就像李家琦和薇婭之于淘寶電商直播,前十大名師對跟誰學的擴張功不可沒。2018年、2019年前三個季度,跟誰學排名前10位的講師貢獻了營收的46.6%、和40.5%,盡管2019年Q3明星老師營收貢獻有所下降,但仍高達34.6%。
有意思的是,跟誰學的創始人陳向東就來自于新東方,而早期新東方崛起靠的也是名師講課,只不過隨著公司的壯大,新東方在有意減少超級明星老師出現,尤其是在K12業務板塊。因為只靠幾個名師撐著,其他老師就得不到系統化培養和授課機會,長期來看不利于公司整體師資團隊的打造和規?;瘮U張。另外,一旦超級明星老師跳槽離開,機構對學員的吸引力會大打折扣。就算不離開,名師當久了也會沒有足夠的自我驅動力去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其授課體系、授課理念可能很多年就不會變了,長期來看也容易被淘汰,就像當年的李陽瘋狂英語一樣。
此外,跟誰學目前基本上一個老師用一套課件給全國各地的學員授課,無法滿足學員的個性化需求,也不能保證大多數學生都喜歡這種課程。
業內人士表示,在創業前期依靠名師打天下無可厚非,但如果一直依賴名師,公司的未來反而是令人擔憂的。
事實上,跟誰學也意識到了明星老師依賴問題,并且已經把講師隊伍擴充到了200多名。公司CFO沈楠在雪球采訪時曾坦誠,早期公司 K12的老師只有百人左右,滿負荷上課的只有50多個,其他的老師尚在培訓期和試課期。未來隨著越來越多的老師結束培訓,規?;瘞О嗄芰ψ儚姡麕煚I收占比會持續下降。
通過上述分析,成立不到6年的跟誰學,確實存在著一些令外界琢磨不透的地方。雖然質疑聲不斷,市場還是給了它100多億美金的市值,而對于它的質疑也許只有時間能給出答案。
【投稿人原創】?? 本文由投稿人原創發布于愛盈利,未經投稿人許可,禁止轉載。如有侵權聯系:shanliqiang@aiyingl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