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監管認可的健康碼和釘釘,疫情期間迅速在數字化公務管理和在線教育領域攻城略地。當然,機會只垂青有準備的人。
2020年初,無數的中國人都在經歷一場“數字化生存”。
春節期間,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席卷中國,企業復工、學校復學、城鄉小區出入管控的難題紛紛冒了出來。
“上班、下班釘釘打卡,出入小區掃健康碼”,這是最近一段時間很多杭州上班族正在經歷的生活,也是全國其他地區越來越多的人正在或者即將經歷的體驗。
當大多數中小企業因疫情面臨生死挑戰時,糧草充足的阿里系已經有多個項目陸續爆紅。獲得監管認可的健康碼和釘釘,迅速在疫情數字化管理和在線教育領域攻城略地。當然,最關鍵的,“機會只垂青有準備的人”。
從阿里巴巴的角度出發,其力推的釘釘、健康碼走紅的背后,除了短期內流量的暴增可能還有更加長遠的數字經濟、數字化社會布局。
若多年以后再回顧歷史,2020年的春節或許將被視為中國進入數字化社會的開端,而阿里已經早早入局。
釘釘爆紅
“此生無悔入釘釘,五星求一次付清”,2月16日一則名為“釘釘本釘,在線求饒”的視頻在微博上火了。
詼諧的歌詞、洗腦的旋律也讓該視頻在B站爆紅,截至2月19日,該視頻在B站拿下了837萬次播放率以及10.4萬個彈幕,高居網站日排行第一。
這則視頻走紅是釘釘春節流量爆發的一個縮影。在蘋果應用商店AppStore中,釘釘已經連續多日霸榜,盤踞免費軟件排行榜第一名。
按照個推大數據的統計,在春節之后,遠程辦公類APP日活同比增長85.53%;尤其是釘釘的下載量,暴增幅度超過其他競爭對手。
數據顯示,與2019年的春節期間相比,今年春節釘釘的平均日活增幅為169.11%,新增用戶增幅更是達到了703.11%。而同期企業微信的新增用戶增幅僅為299.40%。
釘釘“霸榜”的背后是其對于企業復工、學校復學需求的精準把控。
春節后,由于疫情的影響,上班族們“線上辦公”,學生因“停課不停學”在家上課的需求爆發。
面對獲客良機,釘釘趁機宣布了多個免費政策:免費開放百人視頻會議功能;向1000萬家企業免費開放全套的“在家辦公”系統;免費開放302人不限時視頻會議。
在免費蛋糕的刺激下,2月3日,釘釘迎來了全國上千萬企業、近兩億人涌入——量級“跟雙11之于平時差不多,暴漲十幾倍”。
由于很多企業同時開啟“視頻晨會”,釘釘視頻會議功能也迎來了歷史最高的流量洪峰。釘釘不得不在當天和第二天共通過阿里云緊急擴2萬臺服務器。
而即便是在企業員工回到辦公室復工之后,也一時半會離開不釘釘。2月8日,釘釘上線企業復工平臺,系統打通了員工健康打卡和企業復工申請,能幫助企業管理者一站式完成員工健康情況每日收集和復工申請。
為了幫助各地政府和企業快速部署健康碼復工平臺,釘釘組織和培訓2000名小二進行服務,到目前,使用釘釘的復工企業已覆蓋19個省份。
以杭州為例,按照杭州市政府發布的企業復工申報指南,企業復工需要在釘釘上申報,在審核通過之后,企業員工每天也需要在釘釘上進行健康打卡。
除了企業辦公,釘釘在教育領域同樣彪悍。
此前,釘釘在各地學校主要是作為校務管理工具,今年疫情期間,他們緊急上線了網絡直播教學的功能。
早在去年12月,釘釘獲得教育部認可,成為教育部官網公布首批通過備案的教育類移動APP,并在此次疫情中獲得了全國各地幾百個教育局的發文推薦,多所學校開始使用釘釘在線上課。
按照釘釘的數據,截至2月10日,廣東、江蘇、河南、山西、山東、湖北、河北、陜西、黑龍江、遼寧、吉林等30多個省份、300多個城市的學校,60萬名教師在通過釘釘在線課堂的方式開展教學工作,覆蓋全國5000萬學生。
由于在線辦公和教學的雙重需求的刺激,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兼CEO張勇表示,釘釘在疫情爆發期間出現了爆發性的增長。
健康碼爆發
最近一段時間,很多人發現,在杭州,若沒有認證結果為綠碼的“杭州健康碼”將寸步難行,無論是小區、餐廳、地鐵、公交都需要憑碼放行。
按照杭州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的通知,自2月17日起,杭州在全市公共場所及公共交通工具上啟用“杭州健康碼”掃碼認證功能。杭州健康碼上線以來,每日訪問量超過千萬。
健康碼的誕生是支付寶抓住了防疫工作的需求。據了解,“杭州健康碼”最早是支付寶、阿里云和釘釘團隊應余杭區的需求研發出來的。
2月3日,余杭區實施了小區封閉管理、每戶家庭兩天可指派一人外出采購等“最嚴禁令”。與此同時,余杭區還希望建設一套數字化方案,目標是免去證件檢查、紙質登記等手段,實現最小范圍降低接觸,并且做到數據實時更新。
基于這一需求,支付寶團隊在2月4日晚上對這一項目開始開發,次日,健康碼第一個版本誕生。
隨后經過多次迭代,2月9日,健康碼正式登陸支付寶。“最后產品經理們已經記不清楚,這個產品迭代優化了多少次。”一位支付寶人士表示。
該人士透露,健康碼的前身是”疫情登記“,相當于電子健康卡。隨著有序復工復產需求的增加,各地都面臨疫情防控的壓力。一開始,各地高速路站卡都是通過人工登記健康信息。為了更加高效地應對這個問題,于是,依托支付寶的技術能力啟動了“疫情登記”。隨后,又在疫情登記基礎上拓展了其它功能。
最終上線的支付寶健康碼實現了“綠碼、紅碼、黃碼”三色動態管理。領取綠碼的人員憑碼通行,領取紅碼和黃碼的人員需按規定隔離并健康打卡,滿足條件后將轉為綠碼。
在杭州健康碼問世后,四川省也積極聯系支付寶開發健康碼,由于毗鄰湖北,加上流動人口超過1400萬,四川省政府希望通過健康碼為1400萬人的流動遷移提供管理依據。
另外,浙江、海南、重慶等地也上線了各自的健康碼。根據支付寶公布的數據,僅僅7天,支付寶健康碼就落地了超過100座城市,總訪問量超4.7億次。
2月15日,支付寶表示,國務院辦公廳電子政務辦指導支付寶、阿里云加速研發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疫情防控健康碼系統,預計將在本周上線。
如果人人都需要一個健康碼,意味著人人都需要先成為支付寶用戶。支付寶健康碼在滿足各地監管需求的同時,順便把自己帶飛。
阿里在數字時代的“埋伏”
“計算不再只和計算機有關,它決定我們的生存。”
1996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尼葛洛龐帝出版了一本名為《數字化生存》的書。該書被譽為“二十世紀信息技術及理念發展的圣經”,當年曾高居《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
這本書引起了中國讀者的注意,被迅速翻譯到國內之后也掀起了一股暢銷的熱潮。最終,它在中國賣出了 60 萬冊。
中國諸多互聯網大佬都受到過這本書的啟發,其中就包括美團創始人王興。王興回憶,正是這本書,讓其堅信——“凡是還沒有被互聯網所改變的行業,都即將被互聯網所改變”。
20多年后的今天,再看這本書的內容,人們會發現,它描繪的場景正在變成現實——人類生存于一個虛擬的、數字化的生存活動空間,在這個空間里人們應用數字、信息等技術從事信息傳播、交流、學習、工作等活動。
《數字化生存》一書問世24年后,數字化生存的概念又一次被提起,這一次的布道者是阿里巴巴創始人馬云。
2月17日,馬云對湖畔大學學員表示,要迅速學習數字化辦公、數字化生存。“未來的企業,只分使用互聯網技術的實體經濟和不使用互聯網技術的實體經濟,使用互聯網技術的實體經濟肯定生存能力更強,生存率更高。”
實際上在近年來,馬云頻繁提及數字經濟、數字時代。他認為,數字經濟本身就是實體經濟,所有的傳統企業必須擁抱技術,必須成為數字化的實體經濟。
按照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預測,2018年中國數字經濟總量達到31.3萬億元,占GDP比重超過三分之一,達到34.8%。剩下三分之二的企業正在面臨數字化轉型。
“數字時代是最大的機遇。這個新時代的最大風險是錯失機會的風險。”在馬云的表態背后,阿里巴巴在數字時代的布局輪廓正逐漸顯現。
如今,阿里巴巴已成為一家橫跨商業、物流、娛樂、云計算、金融等各個領域的數字經濟體,并對外發布了阿里巴巴商業操作系統。
其中,釘釘被視為阿里巴巴商業操作系統的基礎設施之一。
“數字經濟的發展背后靠的是數字化的產業推動,再往下歸根結底還是由數字化的企業組織來推動。”釘釘CEO陳航認為,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分為兩步,一步是管理者的管理思想變革,第二步是組織的溝通協同在線化,實現管理數字化。
陳航稱,企業在實現經營管理的在線化和數字化方面需求巨大,釘釘的目標就是拿下這個這個大市場。
而健康碼對應的則是政務數字化或者數字化社會治理,這也是阿里巴巴希望涉足的領域。
2018年10月,浙江省杭州市召開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動員大會。馬云在會上表示,數字經濟城市除了經濟的發展,還有民生服務和社會治理。
張勇也曾經表示,阿里巴巴希望參與到社會公共服務能力建設中,“讓中小企業、老百姓像逛淘寶一樣,在網上便捷地辦理各種政務、民生服務。”
另外從商業的角度來說,平臺的民生服務越活躍,其帶來的商業價值也越大。在2019年內,支付寶國內人數從7億增長到約9億。
在這樣的增長背后,支付寶已經成為中國百姓民生服務第一入口。按照螞蟻金服總裁胡曉明的說法,“每4個中國人就有1個在支付寶辦事。”
在加拿大西北部,有一條據稱是人類最北的高速公路丹普斯特公路,它是加拿大唯一通往北極的高速公路,路的盡頭有這樣一句話:到這里,已經沒有路了,但你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對于阿里來說,也許故事才剛剛開始?
2022-07-13 投資界發布了 《粉絲社區服務提供商「花果山傳媒」獲B站投資》的文章
2022-04-20 投資界發布了 《深圳市政府引導基金又要投5家GP》的文章
2022-04-19 投資界發布了 《廣西兩支新基金成立,總規模40億》的文章
2022-04-19 投資界發布了 《石家莊擬設立20億元數字經濟子基金》的文章
2022-04-14 投資界發布了 《西安市創新投資基金首批子基金申報指南正式發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