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折射出中國在衛生健康領域的治理體系尚有巨大的提升空間。可以預計,經此一役,中國政府必將痛定思痛,采取措施,加大投入。衛生健康領域的治理體系完善,離不開該領域企業的發展、技術的進步,行業發展迎來進一步的系統性利好。
與此同時,在新媒體等多種因素的作用下,新冠疫情對于社會公眾帶來的心理影響遠遠勝過SARS。我們相信,消費者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對于衛生健康的重視和支出,也將遠遠勝過以前。
基于這樣的趨勢判斷,松禾醫療健康投資團隊對疫情之下的行業表現進行了深入調研分析,試圖找出未來的一些投資機會。
核心觀點:
以自主創新與國產替代實現控費與提質,是我國醫療行業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發展主旋律。
疫情帶來的短期市場波動較多,我們認為,有能力去辨別熱點真偽、具備前瞻洞見和長期視角的投資人,才能挖掘到更有成長價值的投資機會。
精準醫療時代的市場機會貫穿“防、診、治、付”四個環節。
本次新冠疫情將會極大提高疫苗市場的滲透率和新型疫苗投資關注度。
不斷自我迭代的創新型、平臺型IVD公司在未來五年具有更多的增長動能。
傳染性疾病的創新藥物及創新療法開發有望吸引更多投資人目光。
新冠疫情將一定程度加速醫療產業鏈各個環節的數字化轉型,但互聯網醫療商業化變現難的困境是否能在短期內得到解決仍是一個問題。
醫療健康行業是松禾資本重點戰略布局的領域。此次疫情形勢下,我們看到醫療各細分賽道百舸爭流,豎起馳援疫情的旗幟,盡己所能逆流而上。松禾醫健團隊作為華大集團牽頭的“抗疫滅毒聯盟”的共同發起人,與眾多行業從業者一起為抗擊疫情貢獻綿薄之力。過程中,我們用心傾聽一線抗疫先鋒的聲音,用心觀察整個醫療產業鏈不同環節的通力合作,整理出以下幾點思考與大家分享。
從抗擊疫情行動看醫療行業國產替代大勢所趨
隨著全球先進制造業產能轉移以及國內高端醫療設備制造能力的提升,中國已經成為醫療器械的重要出口國。與此同時,為推進國產醫療器械行業的發展,監管層出臺了多項措施鼓勵采購國產品牌,進一步加速了國產醫療器械的進口替代進程。
在疫情防控進入攻堅階段之際,以華大、圣湘、普門、邁瑞等一批優秀民族品牌,第一時間投入戰“疫”;同時,大健康產業鏈上每個環節的企業都積極采取各種措施為打贏抗疫阻擊戰保駕護航。以自主創新與國產替代實現控費與提質,是我國醫療行業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發展主旋律。我們期待在檢驗、影像、心血管、普外科、骨科等眾多科室看到更多高質量民族品牌的崛起。
疫情防控的市場機會貫穿“防、診、治、付”四個環節
這次疫情充分暴露我國在防疫、醫護、醫院等醫療衛生領域投入不足。對于投資機構而言,疫情促使醫療投資人更加理性謹慎地正視大健康行業的投資節奏、估值體系、賽道偏好等基本面。我們總結起來,疫情形勢下的細分市場機會眾多,貫穿整個患者醫療流程的“防、診、治、付”四個環節。
作為以長期主義價值投資為理念的創投機構,我們需要強調,一二級市場對醫療行業的細分投資機會有著不一樣的關注重點。比如,一次性醫護物資在二級市場得到大力關注,而這顯然不是創投機構會選擇重點挖掘的前沿領域與價值洼地。疫情帶來的短期市場波動較多,我們認為,有能力去辨別熱點真偽、具備前瞻洞見和長期視角的投資人,才能挖掘到更有成長價值的投資機會。
在“防、診、治、付”四個環節,我們與多位戰斗在防控疫情一線的成熟公司企業家、創業者以及投資人進行了深度交流,梳理出我們認為更具增長動能和長期價值的細分賽道。
疫情防控下,新型疫苗技術備受關注
新冠病毒的預防除了佩戴口罩、避免聚集接觸、勤洗手等物理預防方式以外,最重要的預防方式就是抗病毒新型疫苗的使用。從功能角度,疫苗分為預防性疫苗和治療性疫苗。從制備角度,疫苗分為含活微生物體的疫苗和不含活微生物體的疫苗。
傳統疫苗研發周期長、壁壘高等因素導致疫苗產業發展較慢,在本次新冠病毒爆發后,新型mRNA疫苗顯得格外耀眼。該類新型疫苗較傳統疫苗有如下幾個優勢:
安全性高。mRNA疫苗在細胞質起作用,不會整合進入靶細胞基因組,幾乎無致癌風險。同時由于mRNA會自然降解,安全性顯著提高。
免疫原性低。mRNA疫苗可以誘導T細胞和B細胞免疫應答,引起免疫記憶,實現“一次表達,多次傳遞”的效果。
制備時間短。標準化生產條件下,10天即可完成制備。
當前Moderna的mRNA疫苗已經完成臨床樣品生產,從確認mRNA疫苗序列到臨床樣品制備,僅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該品種有望短期內進入臨床研究階段。深圳源興基因作為國內領先的病毒制劑CDMO企業,曾在03年“非典”爆發后開發SARS病毒疫苗,并在本次新冠爆發后率先與國內兩家研發機構合作申報COVID-19疫苗的開發工作。我們認為,本次新冠疫情將會極大提高疫苗市場的滲透率和新型疫苗投資關注度。
疫情防控再次強調疾病診療關口前移,對體外診斷(IVD)行業是重大利好
新冠狀病毒檢測當前只有熒光定量PCR方法和測序方法兩種被認可的方法,目前獲批通過的試劑盒多是基于熒光定量PCR方法。面對來勢洶洶的病毒,IVD行業以自豪的中國速度、眾志成城的決心從免疫診斷和PCR檢測產品的研發、基因組測序、第三方醫檢所等維度加入了國家抗疫保衛戰。
與此同時,診療關口前移的概念在此次抗疫中深入人心,對各類疾病如何通過先進技術實現“早篩”是社會對整個醫療行業提出的問題。
從前瞻性視角出發,我們認為,最受IVD創業者及醫療投資人關注的核心技術在以下幾個方面:
全自動樣本處理設備,可以將檢測所必須的樣本核酸提取時間和人工操作顯著縮短,大大提升實驗室的樣本處理能力;
“樣本進、結果出”的全自動、低成本分子POCT產品;
基因測序(NGS)用于病原微生物的診斷,也在實踐中顯示了在檢測敏感性、樣本通量以及病毒變異監控等方面的優勢,是針對行業痛點的補充性技術,大大填補了行業空白。
一方面,我們看到眾多IVD廠商爭相研發報證,另一方面在診斷實踐中,我們也看到依然存在如檢測能力受限、假陰性偏高等種種挑戰。
事實上,經歷了近十年的普漲后,我們看到整個體外診斷行業已經從野蠻生長漸漸過渡到精細運作。醫保“通縮”控費背景下,市場和公司都在分化。過往“銷售為王”的成長模式將慢慢向“產品為王”轉化。能夠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將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優勢。
在本次“火眼”實驗室的規劃、建設和運營過程中,華大基因表現出的全流程管控能力以及醫學實驗室運營經驗,令人敬仰。我們認為,不斷自我迭代的創新型、平臺型IVD公司在未來五年具有更多的增長動能。
疫情阻擊戰打響,創新療法進入快車道
面對新冠疫情的突發,治療性藥物的研發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通過對新冠病毒全基因組序列進行解析,進而對其編碼的非機構蛋白、結構蛋白和輔助蛋白的結構確證,獲得開發抗病毒藥物的重要靶點。主要包括兩類創新技術:
采用“老藥新用”的方法:篩選已上市和在研的核苷類似物藥物,如利巴韋林、法匹拉韋和瑞德西韋等,靶向宿主的藥物,如聚乙二醇化干擾素α-2a和-2b,以及免疫調節劑,如氯喹及其衍生物等;
采用干細胞治療方法:通過免疫調節的方式,降低細胞因子風暴對機體損傷,分泌細胞營養因子改善肺部微循環,同時避免激素的過度使用產生的人體副作用。
本次新冠疫情屬于突發性事件,一方面國家將持續加大公衛預防的投入,另一方面國內的VC、PE機構也將增大醫療領域的投資。醫療投資的邏輯仍未發生根本性的改變。我們認為除了臨床上尚未滿足的需求依然是醫療投資人重點關注的賽道以外,傳染性疾病的創新藥物開發將成為未來投資的又一熱點。
對于創新藥物的投資,我們認為應在如下幾個方面進行深度思考:
病理及機制的理解:病理及藥物作用機制是否明確;
有效靶點的篩選:藥物作用靶點是否為已知的成熟靶點,相同靶點的競品是否競爭激烈;
藥物研發工具的選擇:虛擬篩選平臺、DNA甄別技術及人工智能工具等研發工具是否應用;
劑型及給藥方式的權衡:是否考慮工業藥劑學和治療目的的合理性;
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考量:是否考慮臨床方案設計的關鍵點;
工業化生產的評估:是否考慮生產成本、生產周期及生產設備的匹配性。
醫療服務迎來歷史性機遇?
同時,為新藥開發服務的CRO/CDMO公司及人工智能技術服務平臺再次獲得了醫療投資人的關注,兩者是新藥研發的整條產業鏈上重要環節。此外,醫療信息化、醫藥物資流通和醫藥電商也突破了很多限制,重新進入醫療投資人的視野。
對于醫療服務的投資,我們認為如下幾個方面是需要重點關注:
規模效應:是否具有行業規模效應,其帶來的成本優勢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渠道能力:區域渠道覆蓋情況數量的廣度,多級渠道分布的深度以及渠道體系的建立和執行情況是商業化能力的核心體現;
盈利模式:關注企業的財務指標和盈利的可持續性。
疫情形勢下,互聯網醫療熱度上升,風口真的又來了嗎?
隨著本次疫情的擴散,我們看到“互聯網醫療”再次來到聚光燈下。在過去的五年中,圍繞患者旅程,從疾病診療咨詢、找藥和送藥、患教工作、慢病管理、醫保支付等方面都出現了不少數字化創新舉措。不可否認的是,新冠疫情將一定程度加速醫療產業鏈各個環節的數字化轉型。更多的C端用戶將開始習慣使用互聯網醫療服務,更多的醫療機構、醫生群體及監管部門也將意識到互聯網入口的重要性。加上“分級診療”、“醫藥分家”、“處方外流”勢在必行,互聯網在“診、治、付”一整個生態閉環中的賦能是我們可以預見的。
盡管如此,互聯網醫療商業化變現難的困境是否能在短期內得到解決仍是一個重要問題。我們認為,互聯網能否有效嵌入現有醫療體系仍然存在以下挑戰:
患者用戶的留存與變現
醫療數據的標準化
特定病種診斷及治療流程中的線下屬性
互聯網醫療納入醫保支付范疇的實際程度
互聯網醫療實際仍是一個十分寬泛的領域。每一個項目的商業模式中,創業者需要緊密結合病種的特性、患者的特征、特定處方的可得性以及特定買單模式,深入理解個中未被滿足的需求,從而形成能夠在所選特定場景下真正落地的數字化創新方案。
松禾醫健基金:精準醫療時代的謀篇布局
結尾的話
春暖花會開,否極泰將來。我們堅信,越在不確定的時刻,越要尋找和創造確定性的價值。在危機中尋找機遇,以變革直面挑戰,松禾資本期待助力更多優秀的民族企業,進一步推動國家醫療大健康產業的升級與發展。
向華大致敬!!!
2022-07-13 投資界發布了 《粉絲社區服務提供商「花果山傳媒」獲B站投資》的文章
2022-04-20 投資界發布了 《深圳市政府引導基金又要投5家GP》的文章
2022-04-19 投資界發布了 《廣西兩支新基金成立,總規模40億》的文章
2022-04-19 投資界發布了 《石家莊擬設立20億元數字經濟子基金》的文章
2022-04-14 投資界發布了 《西安市創新投資基金首批子基金申報指南正式發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