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時代的結束,往往伴隨著另一個時代的崛起!
今天(2月17日)百度手機助手發布了“關于91和安卓市場渠道的下線通知”,宣告了91助手的退場。無獨有偶,日前PP助手也宣布iOS版將于28日正式下架。兩個曾經叱咤應用分發市場的渠道接連倒下,那個由第三方應用商店統治流量的時代已經離我們遠去。
但即便如此,如今渠道競爭的激烈程度,只增不減。
一、91助手宣布不再支持產品包上傳,曾經的19億美金倒下
百度手機助手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公告稱,“將不再支持91和安卓市場渠道的渠道包上傳和管理等功能;同時,您的百度/手助渠道包將代替這兩個渠道包并被分發至各產品場景。”
對于最早一批接觸觸屏智能手機的用戶來說,91助手是智能手機應用江湖中的“百曉生”。彼時國內的觸屏智能手機市場尚處于開荒階段,各種不同功能的應用成為了用戶了解和體驗新手機的最佳選擇,91助手就是在這時候開始突入第三方應用商店市場并躋身市場前列的。
在當時的市場環境中,網羅了大量應用資源的第三方應用商店就廣受用戶青睞。因此盡管早在多年前91便關閉了官方網站,但是它的渠道資源卻一直保留至今。
現在百度選擇下線91和安卓市場渠道,實際上就是要將原本的91、安卓市場以及百度手機助手(百度應用商店)三端分發整合為百度手機助手(百度應用商店)單渠道分發,實行“報團取暖”。
當時間回到2013年,百度以19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91無線。91無線最重要的資產就是91助手,這個第三方應用商店的價值可見一斑。而19億美元在當時也創下了互聯網公司收購價格新高。
但是7年之后的今日,在第三方應用市場被硬件廠商以及新興的信息流以及內容渠道的“圍剿”大勢下,最終91助手也未能逃脫被整合的命運。這背后更是直接反映出在當年叱咤風云、欣欣向榮的第三方分發渠道如今就真的只剩下鳳毛麟角了。
盡管官方并未公布91助手與安卓市場渠道的業務線是否會隨著渠道下架而徹底關閉,但是在和百度手機助手合并之后,91助手和安卓市場已經在事實上正式退出歷史舞臺了。
二、PP助手宣布iOS版產品全面下線,iOS越獄市場徹底退出江湖
無獨有偶,“助手類渠道大撤退”這一幕在iOS端也同樣上演。在91助手宣布不再支持產品上傳之前,在上周五(2月14號)PP助手也正式宣布:將于2月28號下線iOS版產品(包括PP助手iOS版、PP助手iOS PC版等)。
相信對于老果粉來說,PP助手是再熟悉不過的一個應用,愛好刷機、越獄的用戶肯定會知道它的存在。
由于早期的iOS系統有著不少在如今看來十分“反人類”的設計,例如:不能換鈴聲,不能修改壁紙,不能安裝AppStore以外的軟件...因此iOS系統的設備進入了“大越獄時代”。
(曾經隨處可見的“刷機越獄”小店)
作為“大越獄時代”的典型工具,2015年10月14日,PP助手全球首發iOS 9完美越獄工具,為全球數億蘋果用戶玩轉iPhone開啟了一條新路,這也是PP助手生涯中的“歷史時刻”。PP助手也借此機會成功躋身國內最大的第三方獨立應用商店的行列。
在2016年,PP助手正式接入了阿里系的資源,與當時國內最大的第三方應用商店豌豆莢一起組成了阿里系的渠道分發雙端。但之后沒過多久,曾經風靡一時的“越獄”就走到了命運的十字路口。
在“越獄”已經失去了開發者以及用戶的支持之后,PP助手也最終選擇在這個月底正式下線相應的iOS版產品,從15年iOS 9越獄全球首發到下線產品相隔不過5年時間,同時這也意味著“越獄”終于要徹底退出江湖了。
三、分發市場趨勢不可逆,“內容渠道”或成為最終的王者
1.工具類分發渠道,被移動互聯網變遷所打敗
實際上,在PP助手、91助手關閉之前,已經有很多曾經叱咤一時的第三方應用商店相繼倒下。2009年9月,Android 1.6系統正式發布,同年12月,豌豆莢誕生并迅速橫掃市場,在之后的兩年,便有一大波的“手機助手”出現在市場上,拇指玩、卓易市場、安智市場、機鋒市場、應用匯、木螞蟻等等。
然而從2014年開始,它們便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
2014年,豌豆莢的裝機量及分發能力雙雙下滑,主要原因有三,第一是受到了360手機助手等渠道的猛烈沖擊,第二是以應用寶為代表的應用商店沖擊,第三是受到了手機廠商助手及應用商店的沖擊。
這些工具類分發渠道的退場可以說是顯而易見的,其用戶來源主要依賴越獄、電腦安裝軟件、應用集合等,當用戶在移動互聯網上的行為習慣發生變遷時,其所收到的沖擊便是致命的。沒有強大流量靠山,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
2.手機渠道靠“扼住入口”崛起,成功給用戶節省了時間
這個時候,OPPO、vivo、華為、小米等手機廠商入局渠道市場的意圖和優勢就非常明顯了。
與第三方應用商店占據“應用層”不同,手機廠商占據的是“硬件入口層”,單從這個方面來講,其更靠近用戶,而且所具備的話語權也更強。在上游扼住用戶入口,這也正是“硬核聯盟”能夠崛起的核心原因。
手機廠商應用商店在不斷強化自己的應用量、界面設置、商店邏輯、開發者生態等等,并且成功取代了第三方應用商店在市場中的地位。如今回過頭來看,硬核聯盟便也因此成為了眾多游戲廠商的“大腿”。
在手游那點事看來,手機助手從“出現”到“定局”可以理解為“工具型的分發渠道”正式洗牌完成,而手機應用商店的格局確立則反映了人口紅利逐漸消失。
但應用分發格局仍然在不斷變化,曾經以為最接近用戶的手機廠商會是最終的強者,直到TapTap等社區渠道的出現,讓渠道之爭又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對用戶來說,在“線上娛樂消費”升級過程中,部分剛需的應用、大眾化的應用,可以直接在傳統應用商店上獲得,而如果有更加深入或細分的娛樂需求,則要在類似“TapTap”等平臺上尋得最有趣的最適合自己的娛樂應用。
“入口”的意義在這個時候被大大削弱了。
3.信息流廣告、內容渠道或成為最后的王者!
手游市場的流量格局向來難以被顛覆,應用寶是背靠騰訊;手機應用商店則是扼住硬件流量源頭;TapTap、好游快爆等則是另辟蹊徑地走了社區化的路線,才以驚人般的速度和力量完成突圍。
TapTap代表的是內容型渠道、社區型渠道,在TapTap上,盡管以游戲展示為核心,但與傳統的應用商店相比,則是以玩家內容為重點。平臺上更多是由玩家提供的游戲評分、評價,甚至是對游戲的建議,而其他玩家則根據已有的評價來判斷“游戲值不值得下載”、“游戲適不適合自己”,利用玩家評價系統將平臺上游戲的好壞高下判別出來。
與傳統的以“分發”為目的的渠道相比,TapTap更像是一個游戲社區。以往的應用商店是以分發為驅動的,引導用戶下載是其重要目標,而隨著游戲目標用戶市場的升級,下載已經不再有核心競爭力,用戶對應用商店也有了更高的要求。
用戶希望在渠道上看到更多有趣的游戲,而不是一味氪金拼流水的產品;用戶希望看到玩家群體的活躍評價,而不是生硬的榜單;用戶希望看到適合自己的游戲,而不是渠道強推的主流游戲。
TapTap等社區平臺正好滿足了他們的新需求,其平臺的核心價值在內容,內容為主、分發為輔。同時這一模式以用戶為中心,可以持續產生內容、持續發展和良性循環,不像傳統渠道是以控制入口為其核心競爭力。
TapTap的出現及興起可以理解為“娛樂性的分發渠道”正式崛起,反應了市場上人口紅利消失之后產生了“消費升級紅利”的出現。另一方面,線上分發也正式邁入了“內容引流”的時代。甚至我們常見的信息流廣告、買量等實際上也是一種靠內容分發的模式。
從電商的角度來看,淘寶、小紅書等早已成為“內容電商”的陣地,游戲也會是如此,“內容”才是完成分發的核心,才是真正吸引玩家的“必殺技”。
本文轉載于微信公眾號:手游那點事(ID:sykong_com),未經作者授權,禁止轉載。
【轉載說明】?? 若上述素材出現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付費及進行處理:shanliqiang@aiyingl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