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十倍
揭開特斯拉的這個答案,得從蘋果說起。
10年前,如果有人花3000美元買了一手蘋果股票并持有至今,他將擁有一筆價值30000美元的財富。十年十倍,名副其實。
市值暴漲只是蘋果神話的冰山一角。
2017年12月6日,富士康創始人郭臺銘在一場財富論壇的對話環節上說:“我到現在還非常懷念喬布斯?!?/p>
與其說郭臺銘懷念的是與喬布斯自1995年相識以來的商業友誼,不如說他懷念的是那個跌宕起伏的大時代。
2007年,第一代iPhone手機面世。富士康成為蘋果公司的代工廠,郭臺銘開始見證智能手機界的霸權更替:摩托羅拉與諾基亞相繼隕落,安卓宇宙在百機大戰的廝殺中兩極分化,唯有iPhone的版圖持續擴張,直至掌控行業的半壁江山。
也是自2007年起,富士康在《財富》全球500強中的排名從200名開外,逐漸殺入了TOP30。
喬布斯對產品的極致追求,在某種意義上造就了富士康這個首屈一指的高品質代工廠,助其實現了財富與影響力在全球范圍的躍升。于是,以富士康為代表的企業有了一個新身份:
蘋果產業鏈公司。
不光是富士康,蘋果公司在聲學元器件領域的主要供應商歌爾股份,10年以來股價漲幅八倍有余。蘋果公司的玻璃蓋板供應商藍思科技,2015年登陸創業板后股價也曾如日中天;同年,藍思科技掌門人周群飛以500億的個人財富成為內地“女首富”。
2019年最具代表性的妖股之一立訊精密,是蘋果無線耳機AirPod的核心組裝供應商。受益于TWS無線耳機市場的需求井噴,以及AirPod的爆款效應,立訊精密股價在2019年走出翻倍行情,最新市值已高達2311億(2月10日數據)。
換言之,一臺iPhone有多少個零部件,背后就有多少個等比例放大的造富神話。而十年來投資蘋果產業鏈的大小股東們,大多也已在笑看人生。
很多錯過了蘋果產業鏈黃金十年的投資者們,最近的心情開始無比激動起來。
這源于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一年時間聚沙成塔的奇跡。
福耀創始人、董事長曹德旺在紐約接受第一財經專訪時說:“特斯拉在上海建廠的速度,在任何國家都做不出來。”
理解了曹德旺的話外音,也就理解了馬斯克在今年1月8日中國制造Model 3交付現場突如其來的獨舞——
隨著上海工廠全年產能預期大幅提升,特斯拉搖擺不定的股價開始一騎絕塵,其市值開始對一千億美元大關發起沖擊。
截至美國東部時間2月10日收盤,特斯拉市值已達1390.19億美元。
馬斯克終于可以在做空者面前揚眉吐氣了。
大眾樂見馬斯克的成功。硅谷鋼鐵俠馬斯克在中國有不少鐵粉,對他在商業史上孤島一般的存在心生崇敬之情。但比起這種精神崇拜,更多人在對馬斯克的國產特斯拉摩拳擦掌,同時渴望著特斯拉帶動下的特斯拉產業鏈,能夠重新復制蘋果產業鏈的高光時刻。
也許馬斯克壓根兒沒想過成為喬布斯,但這絲毫不妨礙投資者們在特斯拉身上圓一個蘋果夢。
故事在繼續
情緒是對的,方向也是對的。
特斯拉股價創出歷史新高的10個交易日里,特斯拉產業鏈上的公司也在跟著喝湯。近一個月來,A股新能源主題基金最高漲幅達23.38%。
1月8日,特斯拉在汽車模塑領域的供應商永利股份連續三個交易日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超過20%。公司發布了股票異常波動公告,重申與特斯拉合作伙伴關系的同時,提示了投資風險。
無獨有偶,為特斯拉提供電機殼體的旭升股份,為特斯拉提供安全帶、安全氣囊和方向盤的均勝電子,同樣因為股價異常波動發布了相似公告。
相比之下,山煤國際的公告就有些讓人啼笑皆非了。在連續漲停三個交易日后,山煤國際連發風險提示公告和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重申公司未開展電池領域相關業務,算是主動與特斯拉劃清了界限。
這不免讓人想起了那個流傳已久的段子——
山煤國際:我不是特斯拉概念股。
股民:閉嘴,你是!
山煤國際:……
除了上述幾家公司外,與特斯拉產業鏈相關的有色金屬、鋰電池、電機、汽車電子、內飾、汽車玻璃、車聯網、汽車軟件等概念股也都集體高潮。
其中,本身就技術過硬的新能源科技公司寧德時代,在與特斯拉簽署鋰離子動力電池采購合同后,股價一飛沖天總市值已經高達3649.6億人民幣(2月10日收盤數據)。
市場在用資本為特斯拉造夢。而特斯拉也的確具備足夠的想象空間。
行業大勢與國家能源戰略是想象空間之一。
工信部發表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中描述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愿景:力爭經過十五年的努力,讓我國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讓我國純電動車成為主流。
這是中國逐漸擺脫對石油能源單一依賴的必經之路,也是地緣政治博弈下的戰略選擇。而站在新舊能源的十字路口,特斯拉產業鏈擁有龐大的替代市場和政策紅利支持。
新技術驅動下的用戶自發選擇是想象空間之二。
在2019年雪球嘉年華現場,雪球創始人方三文提出一個概念,他認為最能打動用戶的汽車體驗是“百公里加速度”。在這一維度,以特斯拉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優勢明顯。
同時,隨著電動車在續航和充電樁方面的成長,以及政策傾斜,新能源汽車的生存環境還將進一步改善。
此情此景,與iPhone智能手機普及之路何其相似?昔日,蘋果手機也因為系統封閉性、電池機身一體等設計理念被外界詬病,直到市場份額說明一切。
產業鏈足夠縱深是想象空間之三。
據粗略統計,一部智能手機大概有200—300個零件組成;一輛汽車獨立部件卻可以達到2萬個之多。這其中涉及動力總成系統、電驅系統、充電、底盤、車身、中控、內飾等多個板塊。
除了整車概念之外,以汽車后市場、車聯網、自動駕駛為代表的衍生產業鏈,都是不容小覷的千億級別賽道。
由此可見,特斯拉產業鏈的深度和廣度,影響力都將比智能手機行業更為深遠,難怪投資者們對特斯拉產業鏈情有獨鐘。畢竟與蘋果1.36萬億美元的市值相比,特斯拉還只是個零頭。
站好隊等風來,光是想想就已經讓人熱血沸騰。
有人注定失望
馬斯克與喬布斯都有著世界級的創造力,但特斯拉和蘋果在商業領域的處境卻天差地別。
2019年1月2日,蒂姆·庫克在致投資者信中下調了財年第一季度的營收預期,原本疲軟的股價遭到雷霆一擊,較歷史峰值累計下跌了40%,約2.88萬億人民幣。
然后就有了“蘋果跌沒一個騰訊”的所謂“至暗時刻”的說法。
可是再看看特斯拉的至暗時刻,怕是有人對“至暗時刻”存在什么誤解。
2018年8月,馬斯克接受了《紐約時報》的采訪。他坦言自己每周工作120小時,僅有的睡眠時間也需要依靠安眠藥來實現。采訪中他的情緒非常不穩定,時而微笑時而痛哭。
這與特斯拉充滿爭議性的股價和未來息息相關。
一路走來,特斯拉不斷遭遇重創。從公司開始控制衛生紙用量,到高管離職、裁員風波、破產、私有化等一系列傳聞,再加上新能源汽車賽道自身的巨大不確定性,讓特斯拉成為史上被做空最多的股票之一。
對此,馬斯克本人備受煎熬,還在直播采訪中一邊吸食大麻,一邊自嘲“讓一家汽車公司活下去非常艱難”。
讓動輒擁有2000多億美元現金儲備、獨享全球智能手機70%利潤的蘋果公司,理解特斯拉和馬斯克的“艱難”,才是真的艱難。
跟在蘋果后面吃香喝辣的產業鏈公司們,也是同理。因為擁有超高的市場利潤和議價權,蘋果公司在嚴苛要求供應商的同時,也可以為合作企業帶來可觀的營收。這是始終處于虧損泥沼中的特斯拉所不具備的“財能”。
更可怕的在于,特斯拉自身仍然渴望用價格換空間。1月3日《北京商報》報道顯示,特斯拉對國產版Model 3車型售價進行下調。官網顯示國產版Model 3價格為29.9萬元,首付可低至4.5萬元。
在國產替代趨勢下,特斯拉的價格戰可能打得更加猛烈。全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分析認為,“隨著特斯拉國產化率提升和產能爬坡,未來特斯拉國產車型的價格下探空間還是很大的”。
特斯拉的價格戰對國產造車勢力們形成降維打擊。蔚來汽車創始人李斌直言,蔚來現在處于負毛利,沒有辦法跟隨降價。
當整個行業的生存空間沒有因為特斯拉的進入而放大時,特斯拉產業鏈的利潤空間也會相對有限。
這與蘋果主攻高端市場、留給三千元以下智能手機大片藍海的情況不可同日而語,也更加無法與蘋果產業鏈變相賦能國產手機,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繁榮景象相提并論。
最有殺傷力的是,消費者可以一年換一個蘋果,卻很難一年換一輛特斯拉,尤其是在汽車市場整體陷入增長瓶頸的當下。
汽車作為耐用消費品的周期特性,限制了特斯拉產業鏈的短期錢景。2019年9月,美國汽車研究網站iSeeCars針對主流SUV換車頻率做了一組調研,結果顯示SUV車主平均8.3年才會更換一次座駕。
不難想象,在宏觀經濟周期存在不確定性時,換車會是優先級極為靠后的消費選項。
特斯拉產業鏈十年十倍的“蘋果式”財富夢想,沒那么容易實現。
財富之外的星辰大海
特斯拉的到來也許成就不了股民,但一定可以成就中國制造。
就在特斯拉如洪水猛獸般大舉入侵時,以比亞迪、北汽藍谷為代表的中國新能源整車廠商,股價竟然漲了不少。
其中的邏輯讓不少股民百思不得其解。因為在不少人看來,國產新能源造車勢力會因為特斯拉的到來而一蹶不振。
2019年12月,馬斯克在北京接受采訪時,被問及“如何評價你的中國對手比亞迪”。馬斯克說:“我看了比亞迪電動汽車的照片,看起來沒那么好?!?/p>
兩軍交戰,言語之中含沙射影本無足輕重;然而在特斯拉國產化的降價預期下,中國品牌接下來要面對的一定是苦戰。
但特斯拉產業鏈全面國產化的意義,絕對不是引狼入室。
在這一點上曹德旺看得很透。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曹德旺坦言:“2019年因為關稅問題損失了千萬美金,但其中三分之二的成本由福耀合作伙伴承擔?!?/p>
字里行間,透露出福耀在整車企業中的話語權。其實這不難理解:汽車玻璃是一個相對窄眾的領域,整車廠商想找出一個滿足條件的替代廠商,可能需要好幾年的時間成本。
如果特斯拉中國產業鏈誕生出更多的“福耀玻璃”,這對于中國汽車供應鏈加入全球化競爭,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
雖然在此之前,中國的新能源整車廠商一定會面臨巨大的競爭壓力,但希望總要有的,畢竟在家電、消費電子、移動通訊等直面全球化競爭的品類里,成功脫穎而出的中國品牌已不在少數。
陣痛,會有的。星辰大海,也會有的。
相同的戰事,就曾在蘋果產業鏈上真實發生過。
如今,包括京東方A、歐菲光、藍思科技、德賽電池在內的很多蘋果中國產業鏈公司,同時在華為、小米、OPPO等品牌產業鏈上扮演起重要角色,推動這些品牌逐漸擁有與iPhone的一戰之力。
2018年蘋果公布的200大供應商名單中,中國大陸有27家公司上榜。而在特斯拉產業鏈上,國產化的程度將會更加集中。
在1月7日特斯拉國產Model 3的交付儀式上,特斯拉上海工廠制造總監宋鋼透露,今年年底國產特斯拉Model 3將實現全部零部件的國產化替代。
特斯拉能在中國走多遠還不得而知,但可以預判的是,特斯拉產業鏈對中國新能源汽車戰略帶來的人才培養與技術整合賦能,必將留下濃墨重彩的一頁。
這一頁,會成就很多人。
來自農村的王來春,曾親身經歷過變革前夜。她21歲加入富士康,在10年的時間里從平凡的流水線工人一步步干到高級管理者,直至自主創業成立了立訊精密公司。
在郭臺銘的幫助下,立訊精密在最好的時代成為了蘋果的供應鏈企業,成長為連接器領域的領先企業。王來春,也成了身家百億的女企業家。
蘋果產業鏈造就了不少如王來春一般的草根企業家,給予他們想也不敢想的星辰大海。這是凌駕于財富之上的財富,是讓我們從制造大國走向制造強國的腳印。在特斯拉的故事里,中國產業鏈會成為更加強有力的護城河,向方方面面施加自己獨特而深厚的影響力。
特斯拉的蘋果夢能做多大其實無關緊要。重要的是,造夢者在以怎樣的信仰促成這場聲勢浩大的中國夢。
2022-07-13 投資界發布了 《粉絲社區服務提供商「花果山傳媒」獲B站投資》的文章
2022-04-20 投資界發布了 《深圳市政府引導基金又要投5家GP》的文章
2022-04-19 投資界發布了 《廣西兩支新基金成立,總規模40億》的文章
2022-04-19 投資界發布了 《石家莊擬設立20億元數字經濟子基金》的文章
2022-04-14 投資界發布了 《西安市創新投資基金首批子基金申報指南正式發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