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份疫情爆出的時候,恐怕沒人想到它竟會引起這么大的變化。各大企業不僅被疫情打亂了運營節奏,甚至還面臨著生死存亡的巨大考驗,相信每個人都能真切地感受到疫情對當下商業環境、生活環境的影響。
但危中自然有機,所謂商業競爭往往只是“剩者為王”。廢話不多說,下面都是純屬推測,沒有數據支撐,也可能都錯了。
1、線上消費并不會大爆發?
很多人把今年的疫情和03年非典做對比,當年非典的出現大大促進了阿里為代表的中國電商發展,有人也認為今年將再次促進線上商業,甚至認為會推動某些線上品類爆發。但我們認為不太可能,原因主要有兩點:
第一,今天中國電商滲透率、成熟度已經非常高了,能線上交易的產品大多都已經電商化了,沒有被完全電商化的也意味著有各個方面的難題沒有被解決,會因為疫情而從線下轉移到線上的產品不會太多。
第二,我們始終認為對品牌的選擇是一種用戶的社交行為,今年的疫情讓許多人自我隔離并遠離人群場景,因此對于非剛需的品牌商品,用戶會壓抑自己的需求減少消費(包括美妝),也不會有所謂的口紅效應出現,線上商業不會爆發而會明顯萎縮。
因此,不僅是線下商業面臨巨大挑戰,走線上、走互聯網模式的消費升級產品、品牌,可能日子也并不好過。
?
2、Q2成為今年最大機會點
?有人買東西是為了逛,有人逛東西是為了買,不可否認,兩者都大有人在。在需要自我隔離的情況下,疫情一方面壓制了人們線下逛街的需求,一方面壓制了消費非剛需品牌的購物需求,當然同時也催生了人們更多“殺時間”的需求。
這就就意味著,游戲、視頻、直播、在線小說等線上娛樂產品會在疫情期間爆發,但做非剛需實物的內容電商(直播短視頻之類的)轉化率可能在平均線以下;而等到疫情尾聲時,人們被積壓的消費需求會集中釋放,那時將會成為企業今年最大的商業機會點。?
就目前信息看,疫情可能要到二季度才能褪去。按通常情況來說,一年里Q3是競爭最激烈的時機,因為有暑假,今年還有東京奧運會。但今年不同,Q1因為疫情壓抑的消費需求會在Q2釋放,造成Q2可能成為決定今年營收的關鍵時期,企業現在不如好好憋一下Q2的大招。
?
3、模式競爭失靈,現金流為上
由于疫情,許多企業的營銷活動都取消了,特別是各種2B公司的會銷,不少人想得是如何通過線上把原有的線下預算花出去。但我們認為,對中小型企業而言,疫情期間生存下來最為重要。
在“黑天鵝”事件面前,行業中的模式競爭會暫時失靈,考驗的是資金儲備及過冬能力,這也是每一個行業在集體陣痛期的共性,因此資本、現金的比拼會更加關鍵。?
疫情到底何時結束依舊具有較大不確定性因素,特別是對于創業公司而言,需要做最壞的打算。03年非典持續了8個月,若簡單估算的話,今年疫情有可能會持續至Q3,這意味著企業手上需要預留小半年的現金。?
除了縮減營銷費用、優化企業運營成本外,回款也應成為企業重點關注事項,總而言之不要做太多不必要的營銷動作,也不要進入太多高風險項目,除非你自身底子厚、家大業大。另外,疫情對金融市場有不小影響,貸款成本和人民幣匯率變動也是相關企業需時刻關注的問題。
?
4、協同辦公不成熟,在線教育有看點
?幾乎所有跟線下有關的行業都在面臨巨大現金考驗,比如交通、旅游、地產、餐飲、電影院線等等,我們也可以明顯從疫情期間的股票市場中感受到。前幾天媒體采訪的西貝莜面村副總裁“求救”被刷屏,西貝稱一個月工資支出需要1.56億,目前現金及貸款也只夠維持三個月。
而在利好方面,自然有醫藥、冷鏈物流、互聯網、電子商務、在線娛樂,此外還有這兩天炒的火熱的在線辦公。
由于2月3日開始,不少企業開始實行在線辦公,又有人開始說這是企業協同SAAS的春天到了。我們顯然認為所謂在線辦公的風口并沒來,2B的產品相對麻煩,每個企業的流程管理都不同,定制化需求太多,但如果只是打卡、開會之類的基礎需求,目前的微信、飛書、企信、釘釘、YY等產品都能滿足。事實上至少在五年前就有大量媒體說辦公SAAS春天來了,但今天整個SAAS市場也不溫不火。
我們認為,2B的行業都不會因疫情而突然變成風口,而2C有可能借助疫情進一步爆發。因此相比于在線辦公,我更關注在線教育的變化。前兩年在線教育已經進行了相當程度的用戶教育及習慣培養,教育是剛需且線下場景受阻,線上可能會迎來新的爆發。此外,服務于搭建“數字政府”的云服務也值得關注。
?
結語
或許一個企業的組織及決策能力,只有當它面臨黑天鵝事件的時候才能看出來,疫情像是一場大考,拷問我們著每個人、每個組織以及整個人類。寫到這里的時候,突然想起了幾年前NewBalance的一句廣告文案吶:
“青春的考場,在你想逃開的每一個地方。”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傳播體操(ID:chuanboticao),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轉載說明】?? 若上述素材出現侵權,請及時聯系我們付費及進行處理:shanliqiang@aiyingl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