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完全被打亂了,元宵后也不一定能回去,現在老家全面限制機動車上路行駛,什么交通方式都不好使。”
2月3日,原本是孫峰離家返京的日子,受到疫情影響,考慮再三,孫峰決定退票,延遲返京。
家住廣州的王晴搶到了10號飛往北京的機票,但令她苦惱的是,這天恰好錯過了廣州春節不限行的日期,原本計劃開車前往機場的她,現在不得不考慮更換其他交通方式。
“首選肯定是出租車或者網約車,更安全放心,但擔心的是叫車會比較難。”
不只是王晴,身處鄭州的李勇亦有同樣的感受,他告訴創業邦記者,這兩天打車時間比平時增加了3倍不止,以往即便高峰期,半個小時左右也能打上車,現在鄭州解除機動車尾號限行,路上也不擁堵,出行時間反而比以往增加許多。
有出租車司機告訴記者,他們目前的處境是兩頭為難:既害怕感染,不敢跑;但不跑租金照收,壓力很大。而一旦出車還是虧損,這樣一來,
“跑也是虧本,不跑也是虧”。
“我們屬于易感人群,基本上不清楚乘客的情況,而一些感冒發燒的乘客,一般都會先選擇乘坐出租車。”該司機稱,現在絕大多數人不敢出車,就是擔心自身的安全問題。
2月4日全國熱門城市遷入遷出地比例(來源:百度遷徙)
打車難問題凸顯。今年春節的特殊節點以及肺炎疫情,也給網約車出行造成了不小的安全隱患。
據滴滴的公開數據,2019年在滴滴平臺獲得收入的網約車司機達到了1166萬人,其中51.5%是進城務工人員。與之前滴滴2600萬注冊司機數量對比,足足少了1500萬名左右。
而受到疫情影響,在繼暫停了武漢市內的網約車及網約出租車運營之后,1月27日,滴滴出行在滴滴車主App中發布了《滴滴出行暫停部分地區部分業務運營》的通知,其中涉及到信陽市、徐州市等26個城市部分運營服務。
百度地圖遷徙大數據平臺顯示,1月30日(大年初六)春運返程潮如期而至,重慶、成都、南充、邵陽、鹽城等勞動力輸出區域成為熱門遷出城市,北上廣深、東莞、蘇州等工業發達地方成為熱門遷入城市。
一邊是疫情防控,一邊是春運返程,重重矛盾之下,出行情況正變得越來越復雜。
最慘春運誕生
超市和醫院是高頻目的地
疫情對出行的影響,仍在持續,但由于臨近國家適當延長春節假期截止日,全國多座城市還是迎來一波節后返程客流的小高峰。
根據攜程機票數據顯示,近期前往北上廣深四座城市的旅客發送量,占到全國36%以上,但相比去年春節后旅客集中在農歷初六初七兩天出行,今年的高峰從1月29日持續到2月2日,延長了5天。其中,農歷初九是前后兩周內的客流最高峰,出行總數已與2019年農歷初六相當。
但由于國內各地區都出臺了嚴格的人口流動限制,并大量推遲復工,延遲開學,相較往年,客流高峰仍然下滑了不少。
根據交通運輸部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月3日,民航春運期間累計旅客運輸量3516.55萬人次,同比減少22.4%。
其中,隨著春節假期結束,2月3日旅客運輸量再次下滑,單日僅運輸34.4萬人次,比去年春運同期大幅減少81.6%,單日旅客運輸量再創今年春運以來新低,延續了除夕以來的旅客運輸量呈持續下滑。
春運前二十五日(1月10日-2月3日),全國鐵路、道路、水路、民航共累計發送旅客12.96億人次,比去年同期下降30.3%。
其中鐵路發送旅客1.94億人次,下降21.2%;道路發送旅客10.51億人次,下降31.8%;水路發送旅客1609.4萬人次,下降41.6%;民航發送旅客3516.0萬人次,下降22.5%。
在此次春運必然慘淡收場的情況下,航空公司開始大量取消航班,僅國內航班的單日取消數量最高時就超過9000個班次。
例如,根據攜程機票數據顯示,僅2月1日當天,國航、南航、東航、海航“四大航”的航班取消數量就已占原計劃航班數的50%~60%。
受影響的不止航空企業,包括機場、鐵路以及旅游等行業均受到嚴重的沖擊。
根據12306提供的數據顯示,12306平時退票量只占到售票量的10%-15%,也就是200萬張左右。自退票措施推出以后,退票量出現大幅增長。
自1月21日到截至2月4日,12306已累計辦理退票近8500萬張。
來自攜程的數據也顯示,截止1月30日,攜程已取消數百萬的訂單,承擔游客損失至2月29日前。相較去年春節,增幅達到405%,最高峰值時增幅達到650%。
根據攜程此前發布的《2020春節“中國人旅游過年”預測報告》顯示,春節或將有4.5億人次出游,2019年這個數據是4.22億,其中出境游的人數大約為722萬人次,整個春節七天,中國人一共消費了1萬億元,全國旅游收入5139 億元,相當于2018年旅游收入的8%。
但受到疫情影響,2020一個春節(按照法定節假日7天計算),據行業人士統計,中國旅游市場春節期間至少凍結了5000億。
來源:百度地圖
以北上廣深為例,據百度地圖數據顯示,從初一至初五,相較2019年,八達嶺長城熱度降低92.28%,天安門熱度降低60.9%;外灘熱度降低71%,東方明珠熱度降低77.95%;小梅沙熱度降低89.63%,世界之窗熱度降低91.4%;蓮花山的熱度降幅甚至達到了93%。
相反,作為滿足民生需求的生活超市熱度大幅提升,和醫院一并成為了2020年春節期間全國Top30的高頻目的地。不少居民都已做好長期“宅”在家的準備,儲備充足的生活必需品來減少出門。
私家車消費
提前迎來春天?
與2003年的“非典”相似,此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也在年底出現、春季爆發。因此不少人將車市此次受到的影響與2003年相提并論。
相似的是,在非典肆虐期間,汽車行業受了一定的沖擊。但出乎人們意料的是:2003年4月份之后局部車市高歌猛進。汽車如同口罩和消毒液一樣,突然變成了緊俏商品。
來源:網絡
根據上圖可發現,2003年汽車銷量增長率高達34%,比2001年高出2-3倍。
其中,5萬元至6萬元的夏利、奧拓,10萬元左右的桑塔納、捷達、愛麗舍都有較好的銷售業績,而商務用車、高檔車、進口車則受到一定程度的沖擊,尤其是一些客貨兩用的商務車受到的影響最大。
此外,原本應該在當年5月到來的銷量小高峰被提前釋放了。當年第一季度銷量同比增長106%,二季度銷量同比增長66%。
在此次肺炎疫情下,私家車消費是否會同2003年一樣,迎來一個小高峰?對出行會有怎樣的影響?對此,業內持有不同的態度。
浙商證券首席汽車分析師黃細里近日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認為,因需求普及初期、突擊購車和車企紛紛降價促銷等多重因素疊加,2003年非典疫情對汽車需求影響有限。
但現在的需求已處于低增長時代,且正值景氣復蘇關鍵年份,加之疫情擴散速度快且多地封城措施,而且處在疫情中心區的武漢亦是需求大省,本次新型肺炎疫情對2020年汽車需求影響大于2003年的可能性更大。
“從長期來看更多的人會放棄公共出行而考慮私家車,這樣的效應可能會持續1-2年時間。”
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汽車經銷商商會會長李金勇認為,車市的拐點應該出現在2月底或者3月初,隨著疫情得到控制,車市也會逐漸回暖。“從細分市場來看,十萬元以下市場增長空間較大。”
與李金勇的判斷相似,汽車評價研究院院長李慶文也認為疫情會刺激私家車的需求,但不同點是,他認為,20萬以上的中高端車型將進一步走強。
“疫情對以新購為主的三、四線城市和農村影響不大,反而富裕階層的購買欲望表現會更強烈,會選擇更安全的車型。”
但也有業內人士給出了截然不同的態度。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在接受創業邦采訪時表示,2003年非典時,國內處于入世后的經濟高增長期和私家車普及爆發期,因此車市受影響不大。在2019年中國乘用車市場困難的背景下,這次肺炎疫情的沖擊對車市屬于雪上加霜,導致剛剛回暖的車市又有一定影響。因此前期判斷的2020年總體增速1%的判斷有一定壓力。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助理許海東認為,疫情會對未來用車有影響,但消毒免疫要求更高,把私家車裝備成一種像醫用級別的車,這種可能性不太大。
加之,當下90后作為購車主力,其購車需求更加理性,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青也表示,私家車的銷量,不會因為疫情而出現猛增。
來源:微博
而為了降低疫情對公司造成的損失,車企和經銷商們花樣百出,在直播間里帶車、微信群里賣車,小鵬、蔚來等新勢力品牌還提供免費上門試駕服務。
據蔚來汽車相關負責人介紹,線上直播的效果不錯。有的直接在線上聯系試駕,還有的甚至在線上直接下訂。
而通過網絡方式與客戶互動售車的不止蔚來一家。新勢力造車品牌小鵬汽車、特斯拉,甚至豐田、大眾、雪弗萊、長城等傳統品牌都在采取類似動作。
正如2003年的非典催生了互聯網企業的崛起一樣,這是否也能給汽車銷售行業帶來新的啟發,或許會開啟汽車銷售行業的新模式。
寫在最后
2020的春節,武漢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而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幾乎相當于一場戰爭,而且不是局部戰爭,是全面戰爭,席卷了各行各業。
就車市而言,雖然當下的疫情勢必會給一季度車市帶來一定影響,但汽車行業不斷練就的抵御市場波動的能力,能夠最大限度地降低疫情給汽車行業經營帶來的影響。
“放眼到長期和宏觀層面,困難是暫時的,過度驚慌和盲目樂觀都不可取。”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稱,在頑強抗擊疫情的同時,保持企業戰略定力,及時調整經營策略,在全行業已經行動起來。
注:文中孫峰、王晴、李勇均為化名
2022-07-13 投資界發布了 《粉絲社區服務提供商「花果山傳媒」獲B站投資》的文章
2022-04-20 投資界發布了 《深圳市政府引導基金又要投5家GP》的文章
2022-04-19 投資界發布了 《廣西兩支新基金成立,總規模40億》的文章
2022-04-19 投資界發布了 《石家莊擬設立20億元數字經濟子基金》的文章
2022-04-14 投資界發布了 《西安市創新投資基金首批子基金申報指南正式發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