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族的擔憂:我的工作,可能比疫情結束的更快
健康之外,更多的打工族開始關心疫情對經濟的影響,袁圓就是其中之一。
袁圓在一家創業期的互聯網公司工作了兩年多,2月3日開始,跟同事們一起在家遠程辦公。
下午,同事扔過來一條鏈接,內容是北京市政府剛出臺的19項重磅措施,其中一條是“企業因受疫情影響導致生產經營困難的,可以通過與職工協商一致采取調整薪酬、輪崗輪休、縮短工時、待崗等方式穩定工作崗位,盡量不裁員或者少裁員。符合條件的企業,可按規定給予失業保險費返還。
就在3天前,北京市還發布了一條措施:每戶家庭可有一名職工在家看護未成年子女,視為政府實施隔離措施或采取其他緊急措施導致不能提供正常勞動的情形,期間的工資待遇由職工所屬企業按出勤照發。職工看護未成年子女期間,企業不得解除勞動合同;勞動合同到期的,順延至政府隔離措施或采取其他緊急措施結束。
條條都在為普通員工謀福利,但袁圓知道公司的日子也不好過。2月1日,“西貝董事長賈國龍公開稱疫情致2萬多員工待業,貸款發工資也只能撐3月”的消息在袁圓朋友圈刷屏,她就做好了公司可能會裁員的心理準備。
特殊時期,能保住飯碗已是不易。此次疫情的沖擊,吃穿住用行,無一幸免。旅游、餐飲、交通、酒店、商場,會最先迎來一場殘酷的淘汰。
袁圓已經看到附近的兩家小餐館貼上了“轉租”的白條了。反倒線上買菜企業忙到缺人手,袁圓看到盒馬鮮生的同學轉發了一條朋友圈:盒馬鮮生和叮咚買菜在大量招人,還聯合了暫停營業的云海肴、青年餐廳,接收其部分員工。2月1日已與青年餐廳實施對接,目前已有近30名員工于北京盒馬店上崗。
非常時期,企業之間互幫互助的轉軸已經開始運轉,但還有更多的公司沒有這么幸運。
袁圓告訴新芽Newseed(微信ID:pelink),雖然公司并不在“重災區”行業里,但也并不樂觀。在2019年,受資本寒冬的影響,公司已經裁員了近1/5,如今再在疫情里滾一滾,恐怕支撐不多久。
她的工作,可能比疫情結束的更快。
互聯網醫療創業者:春節幾乎無休,目前不擔心生存問題
“焦慮”,左手醫生CEO張超總結他的春節假期。
作為醫療行業的創業者,又與醫院有業務掛鉤,他早在元旦前后就知道了新型冠狀病毒的消息,當時武漢的銷售同事提到了這個病毒,但所有人都沒有想到事情后來會變得如此嚴重。
1月20日,鐘南山院士確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存在有人傳人的現象,疫情嚴重程度升級,幾位同事立刻在左手醫生小程序端基于智能自診做了一款新冠肺炎自我篩查的小功能,并很快于1月21號下午3點上線發布。
3天后,1月24日,團隊發現事態開始出現明顯變化。“晚上5點多,我們在湖北各大醫院的導診產品流量出現爆發式增長,并且大部分搜索詞都是“發熱”、“咳嗽”、“胸悶”等等“。
一般的搜索高峰是在上午,夜間流量出現不同尋常的暴增還是第一次。
團隊迅速聯系相關醫院,結果武漢醫院告知,已經人滿為患,這不但不利于患者就診,還會增加交叉感染的風險。
在和幾個醫院的領導確認后,張超迅速把前面的新冠肺炎篩查功能修改升級成醫院版本的智能導診,從而幫助醫院維穩。
研發的同事也于正月初二開始加班加點,當時一個工作群一天能刷出1000多條消息,張超的休息時間從晚上12點拖到2點以后,手機屏幕一天使用時間從4、5個小時延長到8、9個小時甚至更多。
經過近十日的加班加點,目前左手醫生的肺炎篩查程序已經用在約30家三甲醫院,還不斷有醫院在對接中,其中不少醫院是作為醫生線上接診患者的前置模塊。
張超告訴新芽Newseed,“希望疫情早點結束,它對各個行業的打擊都很大,另外我也很擔心會影響到將要回京的員工們的健康。”投資人剛打來電話,表達了對公司的關心,同時也希望他看看此時公司是否有機會可以把握。
張超認為,疫情給互聯網醫療行業帶來兩個機遇:第一,原來的在線咨詢主要還是利用醫生零散時間給患者提供便利,在醫院端無法形成較強影響力,現在全國各地政府、醫療服務機構都在搭建在線咨詢平臺,疫情起到了教育作用;第二,“醫生直接跟我說,我們現在實在沒人了,你們的系統能不能幫我們更好的對接上人工”,疫情讓醫院更加深刻認識到AI在效率提升上能起到很大作用。
張超告訴新芽Newseed,希望政府能多了解企業需求,多出一些刺激政策,對互聯網醫療行業給予更寬松的政策環境。
復工后,張超計劃做一些業務優先級的調整,比如把腫瘤、心腦血管、痛風等專病管理,轉到新型肺炎的管理,做患者的居家隔離管理和指導。
目前,公司已有將近一半的員工已回京,開始遠程辦公,張超決定觀察疫情的傳播擴散情況,再決定第二周是否將繼續遠程辦公。
好消息是,“我們賬面上的資金還相對充裕”,張超透露。不同于受疫情影響很大的消費、旅游業,醫療行業被認為在疫情中迎來了利好,對于大多數公司擔心的財務問題,張超目前并不擔心。
投資人勸告:保持6個月的現金,最好有12個月
危險中往往蘊育著種種機遇,突發的疫情讓一些潛在的趨勢機會提前迸發出來。
正如17年前,非典時期成就了電商、社交、網游的進化,徹底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京東商城、騰訊游戲、阿里巴巴等巨頭由此一躍而起;17年后,再到這次新型冠狀病毒時期,商業世界也正悄然在消費、學習、健康、辦公等領域孕育一些新的變革。
但當下疫情帶來的震蕩正考驗著創業者們的生存能力。除了作為企業要履行社會責任努力馳援之外,還要辛苦維持運營系統的正常運轉。
身為創業企業的背后投資方,VC/PE也根據自身觀察,就資金管理、疫情應對等問題向被投資企業提出了一些頗具參考價值的提議。
金沙江創投朱嘯虎給創業者打預防針:2003年非典的時候,我還在創業,那一年管理費都只能拿基本生活費,到年底結余后才補發工資。今年比非典還嚴峻,對很多創業企業是生死關,一定要嚴控成本,死卡現金。最少要保持假設沒有任何收入的情況下,6個月的現金,最好有12個月,根據這個來倒算成本。跪著也要活下去,熬過去就是春天。
紅杉資本給項目方善意提醒:保持對現金流變動的關注,做好企業自身發展和社會責任的統一。要測算現金流在銷售短期遞減,而租金、人力費用等固定的運營成本與管理費用不變的情況下,可能對公司業務產生的影響。
九合創投也提醒創業者提前做好準備:第一,現金為王,時刻保持對現金流的關注;第二,關注供應鏈條運轉;第三,重視員工的身體和心理健康。
易凱資本王冉公開發表了一篇文章,他認為,除非年前已經基本談定了SPA(至少要完成了全部投資人盡調),否則當前疫情對創投企業上半年融資的影響就是......幾乎肯定會把上半年的事拖到下半年。
如果疫情防控非常不順利的話,那影響的就不只是上半年而是全年了,一些投資機構全年開天窗也是很有可能的。“要知道,投資機構在疫情沒有得到充分控制之前暫停投資是沒有太大壓力的。”
王冉同時表示,今天的形勢其實也蘊藏著很多的特殊機會。意思是,以往的過高估值,會恢復到理性水平。
他感慨:如果我們在去年年底展望2020的時候會說“明年會很難”,那么現在只能說,當時的說法還是有些樂觀了。
最后,衷心希望,未來十天,北京能夠頂住返程壓力,控制住疫情,企業早日恢復正常生產,人們都有工可做,有錢可賺,一切春暖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