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身體的一陣顫抖,站在抖抖減肥機上的馬迪覺得這個世界索然無味。
前幾天,馬迪在電視上看到了這款叫作“抖抖減肥機”的產品,號稱能“輕松甩掉小肚腩、大象腿,甩出好身材”,相當符合馬迪“輕松減肥”的訴求。?
于是,馬迪果斷選擇了下單付款。
但在使用后,馬迪覺得這款機器不僅沒抖掉他的肉,反而把他的智商抖落一地。
在DT君身邊,像馬迪這樣的慈善型買家其實不在少數(shù)。勤勞的一部分人選擇退貨,另一部分人含著淚繼續(xù)使用,還有一部分人將其視作“智商稅”——假裝自己沒買過這件商品,并告誡自己下不為例。?
但馬迪的經(jīng)歷仍然讓常年出沒于2元店的DT君感到好奇。9012年了,還能有人被智商稅,到底還有哪些產品能被稱作智商稅,智商稅都有哪些套路?
為了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我們在微博、小紅書兩款軟件上找到了眾多網(wǎng)友的回答,并作出了相應的總結。
【注意】此處智商稅高發(fā)!
想要集中的找到智商稅的商品名單,我們首先要找到智商集散地。在千萬粉絲的微博博主@神店通緝令 的微博“買哪些東西相當于交智商稅”下,我們仿佛聽到了來自于互聯(lián)網(wǎng)另一端的嘶吼。
通過觀察這條微博下的2675條回復,以及每條回復的點贊數(shù),我們發(fā)現(xiàn)女性向產品是智商稅的重災區(qū)。
美容儀、增高精油、景點紀念品、失戀博物館門票……感嘆于智商稅種類繁多的同時,DT君也感覺自己的生活被人偷窺了。
除了這些讓人一頭問號的答案,我們還注意到了另一條高贊回答——“小紅書所有”。
作為互聯(lián)網(wǎng)上的種、拔草先鋒,小紅書用戶總是像神農一樣“嘗百草”,只為給網(wǎng)友“試毒”。所以我們決定去小紅書這個神奇的App上探個究竟,想從網(wǎng)友們的分享中探探草,看看互聯(lián)網(wǎng)上有哪些最新的智商稅套路。
我們首先統(tǒng)計了小紅書全部帶有“智商稅”關鍵詞的筆記中,點贊數(shù)最多的1000條發(fā)文。結果顯示,人們在小紅書上曬出的智商稅,主要集中在美妝、家裝、寵物等幾大類別。
細分來看,美妝是小紅書上最高效的“智商收割機”,相關發(fā)帖占總量的52.3%。而在美妝產品當中最能收割智商的,是護膚品。有關美妝的發(fā)帖當中,有68%的用戶陷入了護膚品的甜蜜陷阱。
“××對皮膚好。”在金句的指導下,珍珠粉等一系列你聽過和沒聽過的名詞和配方都冒了出來。在品牌方、KOL提供的“過來人的經(jīng)驗”指導下,急于戰(zhàn)勝年齡的消費者,莫名其妙地就掏出了錢。
排在美妝產品之后的是醫(yī)療健康類(9.2%)。在小紅書,這個專區(qū)可以被稱為“吃什么能變美”&“你用哪些保健品”專區(qū)。膠原蛋白是這個專區(qū)智商稅的最新代名詞。
接下來是家居家裝類,有7.2%的用戶在發(fā)言里吐槽了該類產品。這一部分的重點集中在家裝和小家電方面。
在這上面,人們吐槽比較多的點在于很多東西屬于“華而不實,貴而雞肋”,那些本是為了讓生活更方便的東西,到最后反而成了日常生活的一種負擔。
讓人意外的是,寵物產品也成為智商稅的高發(fā)地。在我們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中,有大量的貓狗主人吐槽部分寵物用品是智商稅,而且其中有57%的發(fā)帖在吐槽某件貓產品無用。包括化毛膏、離乳膏和劣質貓糧都成了寵物專區(qū)的聲討對象。
既然找到了智商稅集中爆發(fā)的產品線,我們也應該好好地反省一下——在消費的過程中,到底是哪些關鍵詞讓你乖乖地掃了碼?
智商稅是怎么從你手里拿到錢的?
我們仍然以美妝、醫(yī)療健康、家居家裝三大智商稅來源為例,看看普通人都在哪些詞匯上踩了雷。
首先是美妝。一款成功的美妝產品最必要的是什么?一句足夠讓人上頭的廣告文案。從“400-820-8820”“油皮親媽”再到“凍顏逆齡”,一款優(yōu)秀的產品總能夠敏感地偵查到當前周期里消費者的痛點。
從統(tǒng)計結果來看,皮膚問題仍然是現(xiàn)在最能降低大家智商水平的關鍵詞。
讓我們換個角度來看,在皮膚護理的過程中,哪個環(huán)節(jié)相對容易踩雷?
可以看到,像“補水”“護膚”“保濕”這些最基礎的皮膚護理階段的智商稅相對較少,在統(tǒng)計中的排名也比較靠后。
往上看,“精華”“面膜”“美白”這樣的進階需求,踩雷的概率要更高一些。
在另一方面,我們得從產品價格來理解這個現(xiàn)象。像補水這樣的基礎護理環(huán)節(jié),產品的價格也不會太貴(除非是SK-II、海藍之謎和萊伯妮這類貴婦級產品)。哪怕效果一般,價格帶來的痛感也不會太明顯。為此在小紅書上拍照發(fā)帖,時間成本有點太高了。
但如果你花高價買了煥膚精華、前男友面膜、美白丸等產品卻效果不明顯,那在社交網(wǎng)絡上提醒姐妹避坑,就是一次人道主義關懷了。
再看醫(yī)療健康類產品。
我們仍然在排名靠前的醫(yī)療健康類產品高頻詞當中,仍然有數(shù)個與護膚相關的詞匯——“膠原蛋白”“皮膚”和“美白”。
除了最近被群嘲的“膠原蛋白”,包括“糖化”“葡萄籽”“燕窩”這些新老概念都成了吐槽醫(yī)療健康類智商稅帖子中的高頻詞。
最后是家居家裝品類。排名最靠前的是“裝修”“體脂秤”“衣服”三個關鍵詞。從具體的筆記內容來看,可以分成兩撥不同的消費群體。
第一撥人是在實體店中被忽悠買了價格較高的裝潢材料和家裝產品的消費者。比如部分號稱“零甲醛”的材料并非嚴格意義上的零甲醛,和符合安全標準的產品相差不大。
第二撥人則是為了省錢買了些便宜卻質量不好的產品,這些人常常是小家電的消費者。他們吐槽則更加直接——“買了,用過一次就不用了,最后積灰。”
其實護膚品、保健品和小家電都沒錯,但消費者本身卻因為缺少專業(yè)知識、沒能正確認識生活場景以及自己懶惰程度,最終被品牌方具有較強針對性的廣告(語)所誘惑。
所以當消費者在網(wǎng)上吐槽智商稅的時候,其實是在吐槽商家的忽悠、自身知識的缺失以及對于自身真正需求的判斷失誤。
交了智商稅怎么辦?
當然是原諒它啊!
找到了智商稅的高發(fā)區(qū),分析了智商稅的產生原因,接下來我們繼續(xù)探尋深陷智力陷阱之后的眾生相。
我們重新回到微博,對大家在智商稅微博下的回復作了語義分析。結果顯示,正面情感的留言條數(shù)占比達62.2%;負面情感的留言條數(shù)占比則為42.2%。
雖然交了智商稅,但從回復與吐槽上來看,大家并沒有太多負面的情緒,更像是抱著“人生處處交學費”的心態(tài)在生活。雖然這種生活方式比較積極樂觀,但總感覺有些費錢。
我們也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觀察大家交了智商稅后的表現(xiàn)——表情。
所有的表情統(tǒng)計中,的數(shù)量最多,大家都是帶著一股自嘲的心態(tài)和對金錢白白流失的痛苦訴說著自己買東西上繳智商稅的悲(gǎo)傷(xiào)經(jīng)歷和自我反省。
在自我反省中,又以對自己懶惰行為的反思(但并不改正)。比如一位網(wǎng)友寫到:“懶人支架,因為懶,不想用。”這宛如“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一般的帶著哲學色彩的回答,收獲了網(wǎng)友們超過1000個贊。
排在之后的是。作為互聯(lián)網(wǎng)上最難猜測的表情之一,按照我們上面總結出來的智商稅邏輯,可以理解成對智商的自嘲或者是看透商家套路之后的氣到內傷——但多少都有點啞巴吃黃連的意思。
與此同時,我們還發(fā)現(xiàn)了另外一些小眾表情。比如,大家明明知道某些商品是智商稅的情況下,卻依然會購買——燕窩就是一個典型例子。
作為燕子的唾液,燕窩的營養(yǎng)價值其實比起一個雞蛋來說高不了多少。但“燕窩對女生好,尤其對于孕婦是好東西”的概念已經(jīng)深入人心。
所以對于消費者來說,燕窩已經(jīng)不再只是個商品,而是一種“疼愛的象征”。在小紅書上,就有這樣一位媽媽寫道:“燕窩,孩他爹買了三大盒,智商稅該交還得交。”
這點也可推導到許多男生花錢給女生買奢侈品當禮物、子女給父母買一些昂貴的保健品。他們明明知道很多東西都沒有什么特別的,但就是愿意買。與其說這是“智商稅”,不如說這是“愛心稅”。
所以面對智商稅,很多情況下品牌方和消費者其實是一個愿打一個愿挨。面對消費上的智商稅,只要不觸及底線,做好了預期管理的消費者其實也都不會太過敏感。
該交的智商稅總是會交,開心就好。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DT財經(jīng)(ID:DTcaijing),未經(jīng)許可,禁止轉載。
【轉載說明】?? 若上述素材出現(xiàn)侵權,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付費及進行處理:shanliqiang@aiyingl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