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國餐飲行業飛速發展,資本寒冬下,餐飲的行業的洗牌也在加劇,伴隨著消費升級不斷進行產業升級,餐飲行業市場需求不斷擴大。根據中國飯店協會發布《2019中國餐飲業年度報告》全國餐飲收入4271.6萬億元,同比增長9.5%,GDP貢獻900309萬億元,同比增長6.6%。同時2019年關店率為91%,餐飲行業目前處于加速洗牌和前仆后繼并行。預計到2020年底,我國餐飲市場到全國餐飲收入將超5萬億元。
不難看出,2019年仍有大量的網紅(明星)餐廳陸續倒閉,不可否認明星(網紅)自帶的流量在短時間內提升了品牌知名度,粉絲們也是前期的主要客源之一。但是再好的營銷,再好的創意,再好的地段如果脫離了餐飲的本質,在食品安全,口味,供應鏈,服務等方面出了問題,一樣會被市場教育。泡泡屋般的STAR the DAY當紅之時可以說是一座難求,但消費者對其菜品對評價則是一般,并且服務質量差則更為致命,關門只是時間的問題。
高食材成本,高物價以及高房租在不斷地壓縮利潤空間,據調查顯示,多家餐飲企業的包括原材料在內的營業成本、人工費用、房租費用、水電燃料等能源費用增幅均高于總營收的增幅,其中增速最快的是房租。在2019年上半年,多家餐廳租約到期房租上漲關店。
食品衛生安全是餐飲企業不可觸碰的紅線。一旦越界對品牌的打擊將是毀滅性的,味千拉面就因食品安全問題一蹶不振。比如2019年上半年24小時內完成登上熱搜和倒閉的南京日料品牌柒本味。
供應鏈對食品行業來說重要,目前多數供應鏈市場企業規模較小且較分散,供應鏈模式和管理水平滯后有關。
隨著餐企對供應鏈的探索進入深水期,大型餐飲企業不僅傾向于自己掌握供應鏈,還有一部分像金百萬、嘉和一品、真功夫這樣,也已經在賣“供應鏈”。促使供應鏈企業也在不斷升級。
尤其當前在新零售形勢下,供應鏈必須主動地參與到更加前端的服務消費者的工作中去。
資金對于餐飲門店來說是最基礎的保障,從菜品、裝修到人員配備都需要資金的支持,資金鏈斷裂對經營者來說無疑是滅頂之災。有些經營者在不了解餐飲行業形勢的前提下貿然投資,導致門店資金鏈斷裂,最終只能關店,資金虧損再無回轉余地。
合肥一家千葉鐵板燒,看似正常營業,實際老板拖欠工資跑路,員工為挽回損失自己掏錢經營,自行分配利潤。
BO shanghai在2019年被評為米其林一星餐廳,人均消費2000,即便如此,最終以拖欠房屋租金和物業管理費長達2年,承租方給出了合同解除通知函,關店收場。
美國知名中餐連鎖華館p.f.chang,s在進入中國一年后便以關店收場,美式的經營模式和中式的裝修風格。且不論發展趨勢合口味,中國人在中國吃“美式”的中餐似乎已經預示了結局。
1999年美式唐納滋入駐上海,作為甜品烘焙界的老網紅也曾和各IP的限定款甜甜圈、推出甜甜圈飯盒周邊等等。但中國的餐飲市場也在激烈的變化,產品和品牌知名度越來越平庸,終于在2019年3月退出中國。
結語:隨著消費者餐飲需求的多元化,以及互聯網、資本浪潮、技術革命、共享經濟的不斷賦能,我國餐飲消費場景呈現出餐飲零售化、零售餐飲化、餐飲食品化、食品餐飲化、快餐正餐化、正餐快餐化等多種新的特點,餐飲行業已經進入下半場的競爭。任何品牌想要成為餐飲行業頭部品牌,在品牌、產品、渠道、供應鏈等各方面的掌控能力缺一不可,其中一個環節脫節就有可能滿盤皆輸。
注:文/聯商網,本文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億邦動力網立場。